查阅书籍,了解端午 <p class="ql-block">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 我们普遍知道端午来源是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其实,中国历史生活文化源远流长,有关传说也是多种多样,但我更偏向纪念楚国诗人屈原这一说法,喜欢他的爱国情怀,不拒于泥,敢怒敢言!</p> <p class="ql-block">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习俗主要有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食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节日气氛浓烈!</p> <p class="ql-block">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过端午。</p> 我的端午:洗“龙水” <p class="ql-block"> 今年我们不包粽子,而是自己准备洗“龙水”的药材。自古传到今洗“龙水”寓意洗去人们身上的晦气,强身健体。尤其是“龙水”洗浴过孩子,在这一年当中身体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通过这种方式,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祈祷万事如意的美好愿景。</p><p class="ql-block">民间谚语有“洗了端午澡,一年身上好”的说法。我们准备的“龙水”,主要药材是菖蒲、艾叶等香草煎水洗浴。</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有的是在集市购买新鲜的药草,有的干脆就地取材:本地同学们家附近都会生长野生艾叶,绿绿的,油亮亮,很漂亮,有一种清香。清洗药材,入锅煮沸,满屋子都是药草的清香,令人精神气爽,再用过滤网过滤药渣子,取干净的药材汁冷却,再加入适量的温水就可以舒舒服服的泡上一个澡儿!</p> 我的端午:绘制“手抄报” <p class="ql-block"> 手抄报是我们了解端午节的来龙去脉必备一项,查阅资料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绘图过程中,我们选择不同的主题和图案,根据自己的独特喜好,将端午节的文化元素用彩笔发挥到极致。通过这一活动,深入地学习和探究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