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银屏山散记

我爱小宝

<p class="ql-block">巢湖旅游年卡能参观的景点包括银屏山,这点我早就知道,只是最近工作很忙,以至于直到今天下午才抽出了点空,到位于巢南的银屏山及其附近走了一遭。</p><p class="ql-block">我的老家在巢北的烔炀河,与银屏山正好隔湖相望。</p><p class="ql-block">小时候遇到好天气,站在村口就能看清湖对岸的大片青山时,我曾好奇地问过父亲,那连绵的群山到底是什么地方。</p><p class="ql-block">在湖里捞惯了鱼的父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眼睛凝视着远方说道,那片山叫做银屏山,还说山上有株千年的白牡丹,山脚下的镇子就叫散兵。千年的牡丹!闻听此言,幼小的我内心是多么渴望将来能走出生我养我的小村庄,去见识外面世界的精彩。</p><p class="ql-block">长大后,我听闻了项羽兵败楚歌岭,山下的小镇也因此得名散兵的典故;也知道了银屏山上有一块巨石,因形似花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群山方被唤作银屏山。早些年,还因特殊原因去过一次银屏山,只是那时年轻气盛,心思全不在山水间,那“风景”盖过了这风景。</p> <p class="ql-block">当下,生活的重担,工作的重压,还有家里那件能烧死人的“皮夹克”,那一样不让我心力憔悴?所以偶尔能出门透个气、散个心,对我来说是件比吃大餐还让人高兴的事。</p> <p class="ql-block">从巢城到银屏山景区,公路两侧随处可见千姿百态的“银屏石”,以至于我还在内心暗自窃喜,幸好上次去紫微洞,没有花冤枉钱去看所谓的巢湖奇石;以至于我一路上都懒得停下车,只是在经过时,稍微踩了下刹车,减速后瞅上几眼。就这样,二十几分钟,我就把车从新二中开到了银屏山景区的大门口。</p><p class="ql-block">和在紫微洞一样,车还没停稳,拿着二维码要求扫码交停车费的人就凑了上来。我问既然是不限时停车,那么来的时候就交费和走的时候再交费有什么区别呢,工作人员默不吭声。其实我想,这事不大,但给人的感觉好比下馆子,你还没动筷子就被催着交钱,显得店家气量不够大,抠搜搜的。</p><p class="ql-block">交了五块钱,转身来到售票处,告诉里面的两位小大姐,我这是年票,文旅局搞活动赠送的,问怎么才能进景区参观。</p><p class="ql-block">其中一位问了我的身份证号,捣鼓了一会儿,又对另外一位说,这文旅局的活动,怕是要到你的系统去查,于是跟着这位小大姐来到检票处。重新报了手机号,三下五除二,身份验证成功,小大姐对我说,你进去吧。</p> <p class="ql-block">进了景区,有左右两条道,我也没仔细看指示牌,只是由着心意走了左边的这条。</p><p class="ql-block">不得不说银屏山的环境真的很棒。茂盛的林木把头顶上的天空遮的严严实实,行走在小道上,凉爽的感觉包裹着全身,让人忘记了酷暑的存在。再轻轻吸上一口空气,嗯,那味道是甘甜的,不由得让人沉醉其中。</p><p class="ql-block">路上也遇到了地质馆啥的,要单独买门票才能参观,保持我一贯的作风,头也不回转身就走,直奔牡丹花和花下的仙人洞而去。</p><p class="ql-block">我记得五月份的时候,银屏山景区搞牡丹节,摄协通知可以凭证免费进入拍摄,不过现在的我是真的害怕人多,就像今天我来银屏山而没有去柘皋一样。我想人的岁数大了、压力大了,喜欢独处,怕也是一种减压的方式。</p><p class="ql-block">虽然没能看到牡丹仙子的国色天香,但因为人少,可以把无人机升起,机缘巧合下近距离探看了仙子的真容。</p><p class="ql-block">那是一种对生命锲而不舍的追求。凌空于绝壁之上,扎根在缝隙之中,越千年而不舍,每年的谷雨前后都与世人相约,展示自己的婀娜多姿,这该是怎样的一种无畏精神?像我一样的凡人,站在她的脚下,怕是渺小到连沧海里的一滴水都不是。</p> <p class="ql-block">站在牡丹花下,稍微平复了一下心绪,我随着人群踏入了就在花下的仙人洞。</p><p class="ql-block">据说,仙人洞是石灰岩溶洞,有一亿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记得以前洞里灯光昏暗,道路崎岖不平,这次进洞发现变化很大,最突出的就是路面变平整了,再也不担心扭伤脚了。</p><p class="ql-block">仙人洞全长1200多米,蜿蜒曲折,峰回路转。</p><p class="ql-block">在洞里,有的地方相对狭小,三两个人并排走路,就能碰到旁边的石壁;有的地方宽敞,偌大的空间就像球场一样,头顶的石壁上,则挂满了住家的蝙蝠。</p><p class="ql-block">洞里的石头造型奇特,有的像老者,端坐石桌两端,对弈正酣;有的像佛像,打坐念经,用亿万年书写着虔诚;有的像站立的兵士,手持戈戟,守卫这方洞天福地的宁静……</p><p class="ql-block">我不忍打搅诸位神仙,不敢流连忘返,匆匆瞥上几眼,便退出了他们的家园。</p><p class="ql-block">顺着另一条路,一直走回到景区的大门。路上倒是有亭台楼阁,可惜正在维修,无缘登高望远,一览银屏秀色。哎,人生很多时候也一样,哪有什么十全十美、皆如人意的事?</p> <p class="ql-block">出了景区,对着景区示意图看了一会儿,我把车开到了楚歌岭。</p><p class="ql-block">相传当年项羽兵败,退到此处,被汉军四面包围。深夜,汉军唱起了楚歌,当歌声从四面八方传来,楚军最后的抵抗意志也被彻底击溃,军士开始四散而逃。由此,山下的小镇也因此得名散兵,我想这恐怕是最早、最经典的心理战吧!</p><p class="ql-block">如今,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当年的金戈铁马融入了脚下这片神奇的土地。放眼望去,楚歌岭上绿草如茵,羊儿悠闲地觅着食。山下的散兵古镇,依稀可见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再往远处,八百里巢湖水天一色,一艘艘繁忙的货船穿行于湖面。原来人世间早已换了无数波像项羽、刘邦一样的风云人物,而唯一没变的,就是这日月和山川。</p> <p class="ql-block">还在银屏山景区大门口的时候,善解人意的抖音就给我推荐了张家大村老井和古树的视频,我一查看,原来就在我返程的路边,所以下了楚歌岭,又直奔张家大村而去。</p><p class="ql-block">这是个典型的巢南小山村。村子背靠一座我不知道名字的山丘,村子整体依山势而建,坐北朝南。</p><p class="ql-block">以前,老百姓穷,建房多就地取材,所以巢北的房子多土坯,而这儿的墙壁多以石块垒砌而成。时至今日,村内还保留有大量这样的房屋,只不过多数已是梁倒顶塌,荒草掩映。</p><p class="ql-block">我是冲着抖音上看到的老井、古树而来的,所以一口气开车穿过村子中央。云层掩映的夕阳下,村里的老奶奶们一团团围聚在一起,正闲坐聊天。要是搁往常,我是定要下来和她们聊会天的,风土人情、传说典故,短短几分钟内必有所收获。</p><p class="ql-block">放弃了聊天的想法,来到张家大村的老井面前,我被眼前所见震惊。</p><p class="ql-block">与其说这是一口老井,倒不如说是口山泉更为妥当。泉水从左侧的一处缝隙里溢出,填满了整个井口,随之从底侧的一个小豁口流出。井栏之下,依地势高低建了四个大小不一的水池,看看水池底部的沉积,想来分别用于淘米洗菜、盥洗衣物和其它洗刷用途。比起在一个水池里大呼隆,不得不佩服这设计的科学与精巧。</p><p class="ql-block">看到泉水的清澈,我忍不住用井栏上的水瓢挖了一瓢水一饮而尽,没想到这泉水竟如此甘冽。这时旁边正挑水的大叔对着我呵呵一笑,仿佛在说,小伙子,非往城里挤干嘛?500毫升的矿泉水都卖2块,这儿却一个子也不要。</p><p class="ql-block">望着大叔担水离去的背影,我若有所思,眼光慢慢聚焦到那棵井栏边长出的参天大树上。先有井还是先有树,也许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为什么这银屏山环绕,山清水秀的地方却留不住人,美好乡村的决策者和建设者们不该好好思索一回?</p><p class="ql-block">和一旁端着饭碗吃晚饭的另外一位大叔打了个招呼,启动汽车,一脚油门,就把银屏真实的山山水水一股脑都丢在了身后,其实也是装在了脑海里,因为一路上我不断在内心问自己,银屏山的尽头又该是个什么样子呢!</p> <p class="ql-block">兜兜转转,一个下午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这个半天似乎很长,跨越了从小时候到中年的我,它好像又很短,没注意到日出,便就已经日暮了。每个人,也许都是在这样的兜兜转转中,度完自己的一生的,那么既然一生如此短暂,放过自己,纵情山水,岂不快哉?</p><p class="ql-block">吾手写吾心,是为记。癸卯年五月初六日于湖畔名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