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印象中,小时候爸爸几乎不在家,他一年四季在外面跑…</p><p class="ql-block">前天晚上,和妈妈一起逛超市路上,和妈妈聊到这个话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问妈妈:妈,我记得小时候我爸总也不在家,出去玩,那你生气不?</p><p class="ql-block">妈妈说:不生气。生气有什么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继续问:那你也需要陪伴,是不是?那时候你是不是也希望爸爸多陪陪你。</p><p class="ql-block">妈妈:嗯。你希望他陪,人家陪你算啊…我也管不了啊…他喜欢出去,就出去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问:那你需要陪伴的时候怎么办呢?</p><p class="ql-block">妈妈说:有一次,你爸爸不在家,我在你二姨呆到半夜。最后,你二姨把我撵回来了,她说“你不睡觉,我可要睡觉了!”[捂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听出来,那时候妈妈有些无奈,可能是生活所迫,也可能是她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需要,同时她可能也有固有的信念“说了,人家也不会陪。还不如不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在思考:那时候爸爸妈妈的核心需要是不是不同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似乎爸爸对家庭负有更大的责任,核心需要可能是安全稳定。爸爸更崇尚自由,独立自主。爸爸可能也需要爱,支持,认可…被听见,被看见,陪伴…但表现并不明显。[调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妈妈呢?我猜她的核心需要是:稳定,陪伴,爱,体贴,温暖亲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爸爸妈妈的事件中,我现在能感觉到的是:</p><p class="ql-block">在陪伴的这个需要上,令妈妈最满意的策略很唯一:希望爱人的陪伴。爸爸最满意的策略呢?似乎也很唯一:希望朋友的陪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想这可能是很多家庭产生矛盾的一个原因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策略的唯一性,也是我在学习非暴力沟通之初,很困扰我的点:我需要某个人的陪伴和我有陪伴的需要是两回事?[偷笑]现在偶尔也会被“唯一”困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都在说:</p><p class="ql-block">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爱心]</p><p class="ql-block">相守是最温暖的承诺[拥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很好奇,大家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呢?[呲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