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变好,从父母戒掉这十种说话语气开始……

王行幼教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父母的嘴里,藏着孩子未来的摸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那些长大后豁达、乐观的孩子,背后都站着擅长沟通的父母,他们知道哪些话不该说,哪些话要换种方式好好说。</b></p><p class="ql-block"><br></p> 你有没有过以下这些困扰?<h3>自己苦口婆心说了半天,孩子却一句也没听进去。</h3></br><h3>有时,孩子难得兴致勃勃想要说些什么,却被我们几句话把天聊死。</h3></br><h3>久而久之,孩子越来越不愿意跟我们沟通,亲子关系也越来越差。</h3></br><h3>其实,就像《父母的语言》一书中写的那样:</h3></br><h3><strong>“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并不能影响孩子未来的好坏,父母与孩子交谈中使用的语言才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strong></h3></br><h3>对此,《人民日报》建议父母,一定要戒掉这十种“有毒”的说话方式。</h3></br><h3>建议家长将以下内容读三遍。 </h3></br><h3> <br></br></h3></br>从今天开始:<h3>我要学着接纳我的孩子,</h3></br><h3>不说拿他和别人比较的话。</h3></br>因为我知道,<h3>每个孩子,</h3></br><h3>都是一颗独一无二的星星。</h3></br>他只需要发掘出自己的闪光点,<h3>并不用样样完美。</h3></br><strong>爱孩子,</strong><h3><strong>就是要懂得欣赏孩子的长处,</strong></h3></br><h3><strong>帮助孩子看到他的独特价值,</strong></h3></br><h3><strong>成就更好的自己。</strong></h3></br>所以,从今往后,<h3>我要每周发现一个孩子的优点,</h3></br><h3>每天都向孩子表达我对他的欣赏。</h3></br>我相信,<h3>只有在认可和肯定中长大的孩子,</h3></br><h3>才能成长为一个自信又快乐的人。</h3></br> 从今天开始:<h3>我不会再说吓唬孩子,</h3></br><h3>让他内心布满恐惧的话。</h3></br>因为我知道,<h3>这是父母缺乏耐心,</h3></br><h3>想走捷径时的做法。</h3></br>这样做,<h3>短期看会有效果,</h3></br><h3>但从长期来看,</h3></br><h3>不仅会失去孩子的信任,</h3></br><h3>还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h3></br><h3>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h3></br><h3>父母是他的全部。</h3></br>他是否安全,<h3>是否稳固,</h3></br><h3>都需要从父母的话语、眼神中得到确认。</h3></br>所以,今后和孩子相处时,<h3>我一定要做到两个心:<strong>耐心和用心</strong>。</h3></br><strong>耐心接纳孩子的情绪,</strong><h3><strong>用心解决他的每一个问题。</strong></h3></br>相信在我温暖的接纳中,<h3>我的孩子一定可以成长得勇敢又独立。</h3></br> 从今天开始:<h3>我不要再把抱怨和不满挂在嘴边,</h3></br><h3>让孩子活在内疚和讨好中。</h3></br>因为我知道,<h3>抱怨是我把孩子当成了情绪垃圾桶,</h3></br><h3>用来发泄我积攒已久的消极情绪。</h3></br>然而,<h3><strong>当父母经常释放悲观、消极的信号,</strong></h3></br><h3><strong>孩子的世界也会阴雨连绵。</strong></h3></br>当他未来遇到人生的沟壑时,<h3>也只会习惯性地悲观、消极面对。</h3></br>所以,我要做好课题分离,<h3>不能让孩子为我的问题买单。</h3></br>我也要时常提醒自己,<h3>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情绪,</h3></br><h3>用主动提需求来代替抱怨。</h3></br>最后,我还必须好好照顾自己。<h3>因为我是一切的根源。</h3></br>当我内心充盈时,<h3>才能给孩子注入积极的能量。</h3></br> 从今天开始:<h3>我不再高高在上,</h3></br><h3>用冰冷的否定打压孩子。</h3></br>因为我知道,<h3>我的每一句贬低都是对孩子的诅咒。</h3></br>我说他不自觉,<h3>他就会更加拖延、磨蹭,迟迟完不成作业;</h3></br>我说他不争气,<h3>他就真的觉得自己浑浑噩噩,样样不如人。</h3></br><strong>我的话里,</strong><h3><strong>藏着孩子的未来,</strong></h3></br><h3><strong>我对孩子的正向期待,</strong></h3></br><h3><strong>才是开启他成长之门的钥匙。</strong></h3></br>所以,<h3>我要学着换个角度看待孩子的问题:</h3></br>孩子做不好的时候,<h3>我会告诉自己,</h3></br><h3>现在正是他获得成长的契机,</h3></br>我要先肯定他的尝试,<h3>再指出他的问题,</h3></br>给他信心也给出指引,<h3>这样才能让孩子更有韧性地成长。</h3></br> 从今天开始,<h3>我不要在孩子快乐、成就感满满时,</h3></br><h3>对他说扫兴的话。</h3></br>因为我知道,<br></br><h3>唯有在积极的情绪中,</h3></br><h3>孩子才能感受到自身能量,</h3></br><h3>过上更有掌控感的人生。</h3></br><strong>明智的父母,</strong><h3><strong>都懂得做孩子的贵人。</strong></h3></br>想方设法帮助孩子获得成功,<h3>体验喜悦,</h3></br><h3>为下一次的出发积蓄能量。</h3></br>所以,<h3>我要真诚地为孩子的每一次成功庆祝。</h3></br><h3>让孩子描述过程,分享细节,</h3></br><h3>陪他一起享受人生的每一个高光时刻。</h3></br> 从今天开始,<h3>如果我的孩子希望得到我的帮助,</h3></br><h3>我绝不再用冷漠的话语把他推开,</h3></br><h3>让孩子陷入孤立无援中。</h3></br>因为我知道,<h3>这样的情感忽视,不是体罚,</h3></br><h3>却是比体罚更冰冷的惩罚。</h3></br>就像拿一把钝刀子在孩子身上划,<h3>不会流血,但痛感真实。</h3></br><h3><strong>冷漠不会打倒孩子,却会打退孩子。</strong></h3></br>他们会心中筑起一座高墙,<h3>自我保护的同时,</h3></br><h3>也把父母隔离在外。</h3></br>所以,<br></br><h3>我要蹲下来,</h3></br><h3>真实走进孩子的世界,</h3></br><h3>看见他内心深处的不安,</h3></br><h3>用心聆听他每一次的发声。</h3></br>因为我是孩子最重要的人,<h3>当疾风骤雨侵袭孩子小小的世界时,</h3></br><h3>他能依靠的只有我罢了。</h3></br> <h3>从今天开始,</h3></br>和孩子说话时,我要学着有分寸感,注意尊重孩子的隐私。<h3>我相信,</h3></br>我对孩子的态度越是尊重,孩子越乐于亲近我;当我俯下身子和他们平等沟通,孩子才更有可能对我敞开心扉。<h3>而像偷看孩子日记、手机的行为,</h3></br>其实是我打着爱的名义,在行侵犯之事。<h3>它让爱变成了监视和窥探,</h3></br>最后留给父母的,唯有孩子紧闭的心门。<h3>所以,从今天起,</h3></br>我要尊重孩子的隐私,给他空间;尊重他的话语权,平等相待;尊重他的选择,支持帮助。<h3><strong>只有父母懂得适度亲密、彼此独立,</strong></h3></br><strong>孩子才能越来越好。</strong> <h3>从今天起,</h3></br>我不要再说“我是你妈妈,我还能害你不成”这类试图控制孩子的话。<h3>因为我知道,</h3></br>成长需要自主感。<h3>唯有经历过自主选择的孩子,</h3></br>才会体会到主动成长的乐趣,继而被激发出强大的自驱力。<h3>而那些活在父母掌控下的孩子,</h3></br>像被枷锁禁锢,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生机。<h3>我相信,</h3></br>父母后退一步,孩子就能前进十步,放手是所有父母都必须攻克的课题。<h3>所以,</h3></br>我要学着克服自己的控制欲:讲话时多给选择,而不是下指令;多给建议,而不是直接提要求。<h3>无论大事小事,</h3></br>只要是孩子的事,都让他参与其中,和我们一起决策,<strong>因为父母最重要的使命,</strong><strong>就是帮助孩子成为自己国土上的国王。</strong> 从今天起,<h3>如果孩子犯错,</h3></br><h3>我一定拒绝使用</h3></br><h3>不堪入耳的话来刺激、羞辱我的孩子。</h3></br>因为我知道,<h3>再调皮的孩子都有自尊心。</h3></br>父母的咒骂会如一把隐形的尖刀,<h3>搅碎他们幼小的心灵,</h3></br><h3>造成一生的隐痛。</h3></br>每个犯错的孩子,<h3>都是一个等待被救赎的天使。</h3></br>我的包容会化作一缕清风,<h3>吹散孩子心头的愧疚和不安;</h3></br><h3>我的理解会成为孩子成长的底气,</h3></br><h3>帮助他直面错误,快速成长。</h3></br>所以,<h3>如果我的孩子犯了错,</h3></br><h3>我会试着把自己还原成一个孩子,</h3></br><h3>去用他的想法思考问题,</h3></br><h3>分析他错误的原因。</h3></br><h3>最后用温和的语气指出他的问题,</h3></br><h3>并给出有建设性的建议。</h3></br><strong>因为我知道,</strong><h3><strong>我必须时刻和孩子站在一起,</strong></h3></br><h3><strong>打败问题,</strong></h3></br><h3><strong>而不是和问题站在一起,</strong></h3></br><h3><strong>打败孩子。</strong></h3></br> 从今天起,<h3>我一定多注意自己和孩子讲话时的语气,</h3></br><h3>坚决不用挖苦、嘲讽的话语</h3></br><h3>刺激孩子敏感的神经。</h3></br>因为我知道,<h3><strong>对孩子来说,</strong></h3></br><h3><strong>他宁愿被仙人掌刺伤,</strong></h3></br><h3><strong>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strong></h3></br>父母不经意的一句“玩笑话”,<h3>都可能是射向孩子心头的利箭,</h3></br><h3>让他畏缩不前。</h3></br>所以,<h3>面对孩子,</h3></br><h3>我要时刻提醒自己:</h3></br><h3>不能因为他是我的孩子,</h3></br><h3>就肆无忌惮地说话。</h3></br>当孩子犯错、淘气时,<h3>我要把他想象成我的朋友或者同事。</h3></br><h3>用对待朋友的语气,</h3></br><h3>表达我的关切;</h3></br><h3>用对待同事的态度,</h3></br><h3>让他感觉到理解和包容。</h3></br>唯有我充满温度的关怀,<h3>才能帮孩子安顿好内心,</h3></br><h3>获得重新出发的勇气。</h3></br> <p class="ql-block">有句话说得好,每个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舞蹈。生活中,我们难免要面对各种焦虑,面对孩子时,也不免会有口不择言的时候。但我们需要时刻记得:<b>父母好好说话,孩子成长的道路才能光明通畅,亲子关系的桥梁才能顺利搭建。</b>希望未来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能变成一股连绵轻柔的细流,推动孩子无畏向前。点个<b>“在看”</b>,与所有家长共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