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淡淡艾叶香,浓浓端午情。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等,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据传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中国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大臣,他忠于国家,为了保护楚国的疆土和人民,不惜流放,最终在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为了纪念他的忠诚和爱国精神,人们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p><p class="ql-block"> 为了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沂水县第四实验中学举行了端午节系列活动。孩子们纷纷献出了自己最拿手的才艺。</p> 编五彩绳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系五彩绳的习俗起源于汉代,至今不衰,民间把五彩绳看成“五彩龙”,端午系“五彩绳”有保护家人、驱妖避邪、带来好运之意。一年级的孩子们心灵手巧,五颜六色的五彩绳不仅传递着他们对亲人的美好祝福,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p> 巧手制香囊/蒲团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的同学们用一双双灵巧的小手,制作了各式各样的香囊和蒲团。值此佳节,对于自己亲手制作的手工,都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p> 端午糖果棕 <p class="ql-block"> 你见过这样的粽子吗?三年级的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材料和小工具,制作自己心仪的端午节小手工,有象征着端午安康的糖果粽,分享生活的甜蜜;有龙舟粽,寓意祈求福佑、风调雨顺;还有顽皮可爱的福袋粽,福气满满,其乐融融。各式各样的粽子承载着节日欢乐的氛围。</p> 端午粽我展示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一大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四年级的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纷纷动起手来,捋粽叶、折漏斗、填米、压实、封口、扎捆。一次次尝试后,各式各样的粽子惊艳亮相。捧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劳动的喜悦挂在每个孩子的脸上。</p><p class="ql-block"><br></p> 端午手抄报 <p class="ql-block"> 五六年级的同学们在做手抄报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端午节,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得以提升。希望同学们能够争做中华文化的传播使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端午节主题系列活动,学生们在感知、操作、思考的过程中,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体验到过端午节的乐趣,展现了我校秉承传统文化育人的理念,也将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融入到学习与生活中,使其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更加弘扬和培养了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文字:周琰</p><p class="ql-block">图片:各级部</p><p class="ql-block">审核:赵英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