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麦收时

风陵渡

<h3>又是一年麦收时<br> 灵动的布谷鸟奏着“快黄快割”的曲子来了;沉甸甸的麦穗低头映衬着田野;收割机机身锃亮轰隆隆收割忙。又是一年麦收时,农家人载着丰收的希望,载着欢声笑语,谈着惠民政策、议论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议论着中国式现代化、智慧农业,忙起来啦!我看在眼里,听在心里,浑身暖洋洋的,忍不住回首眺望,时光匆匆而逝,岁月的惆帐带我回到那童年麦收时节。<br> “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又是一年麦收时,童年的麦季,全家人起早贪黑。凌晨五点不到,父母便早早地拿着镰刀下地了,那时的我便紧跟其后。刚到田间,就见父母每人三行麦垄,挽起袖口,伏腰持镰,低头弯腰向前赶。左手向外侧一搂,镰刀伸向高出地面二十公分麦秸的根部,镰刀一拉,只听“嚓”清脆的声响,一把麦子已整齐地攥在手里,几下就是一捆。母亲割麦很快,被邻居称作“收割机”,她的身躯起伏着往前探着,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随着她那把镰刀的挥舞,一行行金黄的小麦变得特别顺从,慢慢并排倒下。不多久,田地越来越空旷。<br> 儿时的我做不了太多的事,也帮不了太大的忙,只是在地里捡麦穗或者送些茶水、饭菜。我喜欢弯腰去捡那些张着嘴、龇着牙的麦穗;喜欢闻麦子被割倒之后,茎脉发出的淡淡的草香;喜欢听那镰刀割麦时发出的那清脆的声响。有时一手提着暖壶,一手拎着自己喜爱喝的桑叶水穿梭于田间地头。伴随着我一声声“喝水了……吃饭了……”,父母停下手中的活,慢慢挺腰,手支撑着腰部亦步亦趋地前来喝水、吃饭。那时,父母早已汗流浃背,望着金黄的麦子,仍然面带微笑坐在地头吃饭、喝水,顷刻间有了一种无法形容的浪漫……席地而坐在金黄与碧绿的天地之间,阳光明媚,麦香扑鼻,似乎感觉生活有了别样的美!<br>  收完一块地的麦子,接着就是要把麦秧拉到麦场。车子准备好了,先用绳子捆好麦子,见父亲双手紧抓木杈,前腿弓,后腿蹬,双手一用力木杈就进入了麦捆,端起、前行、顺势装到车上。<br>  待到全部的麦子收割完毕,堆积成垛,就准备好脱粒机,开始打麦,俗称“打场”。打场的时候最紧张,父亲会特意请来我的叔伯邻居,准备好茶水与香烟。待一切就绪,一场攻坚战拉开了序幕。脱粒机转动的飞快,声音震耳欲聋。首先,父亲与叔叔爬上高高的麦垛,舞动着木杈往脱粒机口中入麦秧。其他人负责把脱粒机吐出的麦秸归拢在一起,垛成一个圆形的大垛。垛要垛得圆,还要垛得高。还有人躬身用木锨铲着脱好的麦粒。母亲则和妹妹装麦粒。大概一个多小时后,麦子打完了,他们脸上头上全是土,眉毛睫毛都是灰白的,连鼻孔和耳朵眼都几乎堵塞了。我和弟妹满场跑着,笑他们都变了模样。当脱粒机停下的刹那,麦场安静了,只剩下那热闹拥挤的细小麦皮、灰尘随风在空中舞动,似在为这次我们的胜利摇旗呐喊。<br>  等到麦子晒干,入仓。算是这一年的麦收工作基本结束。<br>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那些经过一天劳动的父老乡亲三五成群坐在夕阳里,畅谈着丰收,畅想着农业现代化、智慧农业,畅想着中国梦……笑容又一次爬上他们的眉梢。<br>哦,又是一年麦收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