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身炸碉堡的英雄——董存瑞

千里雷声

<p class="ql-block">  在隆化县城西北的苔山脚下矗立着一座烈士陵园,陵园坐北面南依次为大门、牌楼、英雄塑像、英雄纪念碑和英雄墓。只见这位英雄塑像身着军装,昂首挺胸,左手高擎炸药包,右手紧握拉开的导火索,他就是舍身炸毁敌人碉堡的英雄——董存瑞。</p> <p class="ql-block">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7岁时上过几天学堂,后因家贫而辍学。董存瑞的父母分别叫董全忠和孙珍,他们为人正直,厚道。董存瑞就是在他们的教导下逐渐成长起来的。</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董存瑞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王平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p> <p class="ql-block">  1945年,董存瑞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队,同年7月参加了八路军。1946年4月初,在察北重镇独石口遭遇战中,他机智地夺下敌人的一挺机枪而被记大功一次,被部队授予勇敢奖章。1946年董存瑞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曾多次立功受奖,在训练中,董存瑞成为全团的投弹能手和爆破能手。1947年初的长安岭狙击战,他在班长牺牲、副班长重伤的情况下,挺身而出自任班长,如期完成了狙击任务,又立大功一次。</p> <p class="ql-block">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董存瑞任爆破组组长。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在前进的道路上,突然遭到敌人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在得到连长的允许后,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他左腿负伤,但他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眼看战士们就要冲锋了。危急关头,董存瑞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用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他自己却光荣的牺牲了,牺牲时年仅19岁。</p> <p class="ql-block">  1948年6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一纵队党委决定:追认董存瑞同志为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董存瑞生前所在的六班为“董存瑞”班。同年7月10日,冀热察行署发布决定,将隆化中学改名为存瑞中学。1950年9月,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追认董存瑞同志为全国战斗英雄。</p> <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23日于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