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我希望每个人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与方法论,零碎分散的知识越多,越糊涂。在美国的中国学者大抵如此。而林语堂,胡适之的知识结构完整,所以他们讲起话来个个振振有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知识,一定要理解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如此方能成智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在这里要特别声明:学习的方法论,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什么是学习的目的?这一点太难说。为什么目的难说?因为宇宙是无目的。是的,宇宙就是你知道和不知道的宇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伯恩斯坦(Eduatd Betnstein)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觉的任务》说。“运动便是一切,”这句话被批判近百年。伯恩斯坦倒是最浅显道出唯物论真谛。宗教是什么?就因为宇宙无目的,方法论无目的。宗教只是想在无目的的宇宙中,虛构一个目的。此即宗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所谓超人,就是超过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教造大佛,用于视觉;击鼓敲木鱼,用于听觉:焚香,用于嗅觉;素食,用于味觉。人类这般伟大、聪明,为什么不把人类自带智慧和聪明用于人类自己,而去奉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希望大家重视宗教艺术,要把含在宗教里的艺术,含在艺术里的宗教,细细分开来。先明白基督教、佛教等是怎么回事,了解其人格高超,一等,然后再去接触宗教的建筑、服装、礼仪、绘画、雕刻,原来是这样体现人类最高精神、最高智慧,而这等宗教文化,又是如何经过兴衰存亡的过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古人最高情感是 “忠”,而大部分人偏偏错用 了“忠”。忠于国,忠于君,忠手父母谓之孝,忠于夫妻谓之贞,忠于兄长谓之悌,忠于朋友谓之义——往往愚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离骚〉,能和西方交响乐——瓦格纳、勃拉姆斯、西贝柳斯、法朗克媲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楚辞》,起于屈原,绝于屈原。宋玉华美,枚乘,雄辨滔滔,都不能及于屈原。《唐诗》是琳琅满目的文字,屈原全篇是一种心情的起伏,充满辞藻,却总在起伏流动,一种飞翔的感觉。用的手法,其实是古典意识流,时空交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每个大艺术家生前都公正地衡量过自己。有人熬不住,脱口说出来,如但丁、 普希金。还有种人是不说的,如陶渊明,他就是熬住不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神,鬼,都是人性的升华。比希腊神话更优雅,更安静,极端唯美主义。《少司命》有如行书,《山鬼》有如狂草。其余篇幅,如正楷。《九歌》超人间,又笼罩人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文学要拉硬弓,不要拉软弓。所谓拉硬弓,就是要独自暗中拉,不要使人看见。《诗经》、《楚辞》,是中国文学的两张硬亏。你只有找到精华中的精华,那整个精华就是你的。如果辦不出精华中之精华,那整个精华给你都不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中国文化是阴性的,以阴柔达到阳刚——西方是直截了当的阳刚(耶和华、丘比特、宙斯,是西方至高的神,中国人的始祖和保护神,则是女娲、王母娘娘、妈祖、观世音菩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中国古代历史学家文章写得之好,功力奇妙!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莫不如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子精炼奥妙,庄子汪洋恣肆,孟子庄严雄辦,墨子质朴生动(若以墨子治国,中国早已是强国),韩非子犀利明畅,荀子严密透辟,孔子圆融周到——孔子调皮、滑头,把话从不说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们的用字,用比喻,都成专利,别人冒充不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文学遗产(狭义),也是是文化遗产(广义)。养育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直到两千多年后的“五四” 的健将出现:鲁迅、周作人、郭沫若等人为代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2、春秋战国的哲学黄金时代,奇就奇在出了</p><p class="ql-block">一批天才——三百年出十个哲学家,以西方出产天才的概率,不算太多——不幸的是,中国从那时(春秋战国)以后不再出哲学家了,吃老本吃了两千多年,坐吃山空。我们空就空在:一穷,穷在经济上;二白,白在文化上;三空,空在思想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西方的唯物论之类进来我国,我国的思想界没有“太大”的抵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3、在这个世界上,这个宇宙中,渺小的人都是奴隶,即使当了皇帝(包括教皇),如果人格渺小,一样是奴隶——伟大的人,必是叛逆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自古分上、中、下三等人,都尊“天”为无上的主宰,尤其儒家,以及后来的理学家,说到 “天”,就跪下来了:“获罪于天,无所铸世”,“天人合一”,“天命不可建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独有老子,一上来就拆穿把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叛逆的气势好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奴隶们不服,反问道:“那么圣人呢,圣人是最仁的呀。”老子立即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4、真正的认识论,次序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p><p class="ql-block">现代人的认识论反了:</p><p class="ql-block">方向: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推论,请问人生观哪里来?天上掉下来的?如果不认识宇宙规律,就不了解世界观边界,哪有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5、飞禽走兽不需要 “禽生观、兽生观”,一样地飞,一样地走,这是宇宙自己进化的运气、福气。做人,如不幸成了知识分子、艺术家,不免就要有人生观,它是从世界观中生出來的。那世界观呢,当然溯源于宇宙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6、我再爽爽快快说一遍:宇宙观決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人生观。老子、庄子、尼采、释迦牟尼,都从这样顺序而思考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举个例子,唯物辩证法号称无所畏惧、积极乐观。如果全世界科学家一致预测有一颗星球,半年内将与地球相撞,两球同归于尽(假如这是宇宙规律),请问各位唯物主义者们,你们的理论站得住脚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只有从宇宙观来的世界观、人生观,这才真实恳切,不至于自欺欺人——老子的哲学,特别清醒地把宇宙观放进世界观、人生观。老子看君、看民、香圣人、看大盗、看鸡、看犬,从宇宙的角度、宇宙的眼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此看来孔子确实太“世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7、中国哲学家只有老子一个,庄子半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认为庄子文章如此好,算一个吧。那么中国总共两个哲学家,但性质不同,后人说起来总是 “老庄哲学”、“老庄思想”。魏晋那么多绝顶聪明人,没有人给老子、庄子做“本质定位”,我是说,老子、庄子的气质,确有所不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老子是阿波罗式的,冷静观照,光明澄澈。庄子是狄俄倪素斯式的,放浪形骸,郁勒汪洋。老子是古典的,庄子是浪漫的。老子是苦行的,庄子是享受的。老子内敛克制,以少胜多,以柔克刚,庄子外滥放射,意多繁华,傲慢道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奇妙就奇妙在,其实两者是融为一体的。希腊人崇拜日神和酒神。日神主音乐,酒神主舞蹈。音乐和舞蹈,不是总在一起吗?缩小看,在某个人身上,可以住着老子和庄子的影子,就像家里两室一厅,洗手间是公共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老子生活的时代,是很坏的时代。政治中鄙耀龊,各种治国理沦纷纷出笼,而天下愈弄做乱,原因:一,理论有谬误。二、实践歪曲理论。所以,老子才提出 “无为”、“无治”。可是我总是觉得老子这般说法,是生气,是绝望,是唱反调,是现状逼得他往极端走。所以,老子哲学是伤心人语,看透人性的不可救,索性让大家回到原始状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子的意思是说:原理呢,可以讲的,但不能用一般的方法讲;要给万物定位称呼呢,也可以的,但不能用通俗的既成见解来分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翻译:直通现代艺术,直通现代物理学。人的精神世界,宇宙的物质世界,都是忧恍惚惚。从“人”的角度去观照、去思索,更是恍恍惚惚。 你先要承认 “恍惚”,才能有所领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时想起我父亲给我说过:“先要承认你的不行,无知,之后,你才能行,有知”是一个道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1、你要收获,先埋种子。哲学、文学属于极少数智慧而多情的人,是幸福,是享受,和大多数人没关系。乡下老大娘与莎士比亚有何因缘?地铁上抢劫的黑人,不知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是一个使人心平气和的解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2、全世界读 《道德经》 的人,还真不少。二次大战前,德国大学生读尼采;二次大战后,必读李耳。《道德经》的英译、法译、德译,版本不断更新。最近美国的什么书店又请人重译老子,李老先生就有这魅力,世界忘不了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