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共学新课标,教研赋能促成长——记实小中语组开展新课标学习活动

雨中拾景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了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整体提升全体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23年5月16日下午,实验小学中年级语文组对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学习与交流。</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学习的主题是:《义务教育语 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要内容和变化。主要内容包括语文课程性质、课程理念、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语文学业质量等,全面解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主要的突破和变化,加深老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认识,加强对新教材的熟练运用,以更好地运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p> <p class="ql-block">  王虹老师建议老师们围绕新课标的大框架进行学习,即一个核心和四大板块。 要深刻体会一个核心即语文课程核心素养,这个核心贯穿着课标调整的始终,在学习领会把握课标精神的时候,一定要牢牢的把握住这一个核心。四大板块即五大课程理念、五类课程主题、六个学习任务群、四条教学建议。六个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和建构,是这一次新课标调整的重要特征,也是重大突破。</p> <p class="ql-block">曾月萍老师分享</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明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学工作中努力从以下几方面思考:1.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多积累;2.高度重视识字写字教学;3.营造师生共读整本书氛围。</p> <p class="ql-block">周凤丹老师分享</p><p class="ql-block"> 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能充分感受“文化自信”,强化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绪。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共情能力。在此基础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热爱学习语文知识。</p> <p class="ql-block">  吴雪老师介绍了情境任务式教学,在理论和实践的过程中相结合,让我们看到了新课标下的课堂模样。吴老师认为在当今时代的教育要求下,不应过于追求学科体系自身的纯粹和完备,而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规律。通过新课标学习,强调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p> <p class="ql-block">  郑娇老师分享《新课程语文标准》课程内容的变化带来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在语文学本课堂中寻求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并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方面细致对比新版课标与旧版课标的不同与变化。</p> <p class="ql-block">王铃老师分享</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在明确课程目标,强化育人导向之后,必将变革育人内容,改进育人方式,在新课标行文中,“情境”“梳理”“整合”等几个词语多次出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几个关键词语绝非孤立地存在,多次出现并非偶然。词序如此排列,标示着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即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对语言现象的梳理,实现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在学生言语自主实践活动中动态的整合。在新课标的整体背景和总体结构中,在新课标各组成部分内在联系中探寻其深层含义,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  岑小花老师主要讲解了有关“审美”的表述,在教学中,抓住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进行审美素养的培育,让孩子感受文字之美。王嘉乐老师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p> <p class="ql-block">  林霜老师针对“学习任务群”是什么,谈了她自己的理解和实践做法。特别提到了要以文化人,语文有别的学科不能代替的那种特殊的作用,所以在育人教育人方面,新课标也是提出了一个比较高的站位。</p> <p class="ql-block">  王英容老师表示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必须经历具有语文学科特质的实践活动,才能形成语文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她提倡在朗读教学中丰富语感,让语言经验变得丰富,进而提升语言品质。我们老师觉得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将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p> <p class="ql-block">陈颂花老师分享</p><p class="ql-block"> 读完“教学建议”板块,发现强调学习任务的目的,也是为了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来组织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发展语文素养,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  赵永琼老师阐述了她的想法,要通过把握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感受祖国文化的魅力,产生认同感。“,老师才是“新课标”实施的舵手,在教育教学的路上,我们要任重道远,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p> <p class="ql-block">  朱绵绵老师针对阅读整本书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制订计划”与“运用多种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阅读整本书。读完、读好整本书就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本书阅读的核心任务。从现实意义来说,“如何将书顺利读完”是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p> <p class="ql-block">  王含丹老师提出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有哪些内容?未来,语文课应该怎么上、怎么教?我们老师应结合新课标行文中的“情境”“梳理”“整合”等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读,对课标新增加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p> <p class="ql-block">  蔡姬莉老师表示要以新课标为依据,以学生为本,以发展学生素养为目标,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知行合一深入教学,打造优质生态课堂。</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新课标的学习,老师们对新的课程标准有了更完整而深刻的认识,明确了自己今后的教学方向,教师们在落实新课标要求的过程中也将打开更广阔的教育视野,力争为学生打造高质量的课堂,全面提升学校的语文教学质量。</p>

新课标

老师

语文

学生

学习

教学

素养

语文课程

整本书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