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皎村端午节之痛

洋海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大皎村历史与毁前状况</b></p> <p class="ql-block">大皎,即今天皎口水库,位于壮丽秀美的浙东四明山脉东麓,今属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距宁波30公里。700多年前,南宋灭亡前夕,为避战乱始祖选择的,远离政治的福地大皎,地理位置优越,山清水秀,物资丰饶,村民勤劳、勇敢、纯朴、善良。人们丰衣足食。明、清时代,已是物资集散地,辐射当地的传播中心,拉动经贸的枢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元、明时代,大皎有两个同姓不同宗的杨氏家族。相隔200年迁入大皎。</p><p class="ql-block">一族名为“杨家祠堂”,始祖杨仁贵于1225年-1227年从东乡青山迁至大皎村。至1941年巳有716年历史。有大房、二房、三房、四房续继后为新六房、五房、六房,人丁众多。聚居在中部和北部。我父今年91岁,听老父说,我们大房的:我父辈华根、华兴、华定、华明四兄弟、阿炭、大德、厚德、大根、岳兴、岳林……</p> <p class="ql-block">现据光绪二年(1876)大皎崇本堂《杨氏五大房家谱》中《鄞邑青山发祥世次传》记载,</p><p class="ql-block">杨氏之祖辈由华阴而南闽,由南闽而钱塘,由钱塘而姑苏。北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苏州人杨厚为鄞县教官,从此定居于鄞县十八都青山之长河港口。北宋杨厚自苏州执教于鄞始,为在鄞杨氏的一世祖。从第七祖杨仁贵1225年-1227年隐居大皎后称为大皎杨氏始祖。宝庆元年1225年,史浩之子史弥元任丞相,专权乱国,废立皇帝,发生宋霄川之变,外有金、蒙南侵,始祖为避世乱,隐居至大皎。</p> <p class="ql-block">另一族名为“乌典祠堂”,人口较少,聚居在南部下街,叫里明堂、外明堂。据资料记载,乌典杨氏祖先源于鄞东瞻岐(今岐西村),始祖杨福一原姓张,于宋末改姓为杨,其中一支聚居在下严村。</p> <p class="ql-block">大皎座落在一个巨大的山窝窝里,四周碧水绿野,形状似船,呈T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部是巍巍的狮子山、枫家湾山、沙龙山、后山、斗米山、大王山、龙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部是大岩头、祝家岭头、门前山、南山、蟹山、银家山、柴河里、田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部是娘鱼山、宋家峦。山里野鸡、野兔、野猪、野狼出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到大皎,杜鹃花满山开遍,一片通红。喜鹊、燕子、麻雀、鸿雁、乌鸦、老鹰、鹁鸪、雉鸠、夜莺、杜鹃、猫头鹰此起彼伏、自在飞翔,声声悦耳。</p> <p class="ql-block">沿着漫漫的群山峭壁,横贯着一条阔度为300至500米的水、沙滩、岸而成的大皎溪。这是一条祖先逐水而居,凝聚着历史和人文积淀的母親河。水源来自四明山,发源于四明山唐田一带,永不干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台风季大皎溪洪水滔滔,平日里溪水洁净,溪底的沙粒、石块和鱼儿清激可见,满载着山货的竹筏迎着急流悄然驶过。溪里的蜜光鱼、差排鱼、鳌、鳗和青蛳等是倍受乡親们亲睐的特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有四个深水潭,即和尚潭、下洋潭、大岩头潭、夏家潭,也有供儿童们游泳嬉水的浅水地块,还有干燥而辽阔的沙滩和卵石滩。</p><p class="ql-block">从北至南岸边有五个船埠头,即夏家埠头、三房埠头、二房埠头、下洋埠头、李家埠头。</p><p class="ql-block">一个栈屋、二个船坞和二个水力碾坊。溪上有两座木板桥、五条石步阶,供行人过溪。溪水溽湲甬江,直奔东海。</p> <p class="ql-block">村庄的周边,梯田密布,野花蔓生。在草木萋萋的南山和蟹山脚下。是一片辽阔的竹林和栽满了桑树、白果、贝母、麻的旱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端上街,蟹山脚石柱跟的古坟旁;矗立着四棵约8米高、600年树龄的茶花树;东端下街屹立着一棵有600 多年树龄的樟树(美称“风水树”)和一株硕大的桂花树,鲜花盛开时,在无数银杏树的衬托下,把村庄点缀得格外漂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村内曾经古宅遍布,牌坊众多,曾有“大皎人的屋样,小皎人的田样”之说法,数百年的银杏树参天林立,沿溪而植的十里银杏林,蔚为壮观。村里旭日喷薄,鱼塘映月;小鸟啁啾,群犬汪汪;花香飘逸,炊烟袅枭;独特的山村风光,引人入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沿着山边,是一条长达约 1000 多米的古老而朴实的小街,分为上街、中街、下街。设有米店十多家、南北货店、鲜咸货店、肉店、棉布店、中药店、贳器店、理发店、客栈和饭店,以及豆腐坊、酒坊、染坊、茶厂、木行等,应有尽有。集市的顾客主要来自四明山区的村民们,熙熙攘攘,肩挑驮运,诚信买卖,市面红红火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村庄的中部,是一片两层楼木结构石头墙的瓦片屋,屋舍俨然,人烟稠密。下街头,有一族杨姓大宅门,叫“经纬房”。另有一座下严杨氏仁房永林祀“嵩德堂”(地处“瑞茂南北货店”后面)。</p> <p class="ql-block">街道的西端,是一条狭窄崎岖的山路,人们以徒步或坐荡板桥登高,通往四明山区;东端是一条宽阔而平坦的石子路,人们以步行、坐黄包车、骑脚踏车出入山村,通往宁波方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舟船竹筏,可以通至上游的杜岙村,大皎埠头,常有船筏停泊。</p><p class="ql-block">除水路外,陆路有三个出口处,各有一个供行人小憩的凉亭,即:去宁波方向的五岭亭、去四明山方向的惠风亭、去小皎和中村方向的望月亭。</p> <p class="ql-block">村里、村旁有五座佛禅古刹,即:松岸寺、大皎庙(神名屠孟坚,于同治2年、民国2年重修)、岳殿、庵堂、东岳宫(清代改为衙门,民国改为小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宗祠三座,即:乌店祠堂(建筑宏伟,借此办茶厂)、杨家祠堂、夏家祠堂。各房都有自己的小堂前。村民多数信奉佛救,也有的信道教、基督教,礼俗活动频繁。寺庙里馨香祷祝,阵阵的钟声和鼓鸣。</p> <p class="ql-block">20世纪30年代的大皎,社会安定,热气腾腾。小学书声朗朗,田间庄稼青时绿、熟时黄。孩子们采摘野果满筐,最多的是八哥汤果、毛针果、桑葚子…追追扑打好玩的昆虫,像萤火虫、知了、蟋蟀、蜻蜓…更高级的捕捉鱼、虾、鳗、蟹、青蛳…常逗引小鸡、小鸟、小狗的,也玩了快乐无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间传统文化异彩纷呈,京戏、绍兴大班、滴嗒班、文明戏、木偶戏、皮影、说书、评弹、小热晕卖梨膏糖、唱新闻、滩簧、滑稽、相声、变戏法、耍猴子、玩骆驼、杂技…唱马灯调、五更调、四季歌和流行歌曲也很流行。后来,高唱抗日歌曲也风行了。</p><p class="ql-block">我们杨氏有大房、二房、三房、五房、六房。七房未成年夭折,四房断后后,六房过继的叫新六房。每房都有小堂前,唱戏、活动都在小堂前搞。这房唱京戏,那房玩杂技,真好不热闹,四明山、中村的乡村都来捧场欣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晚上,寂静的夜间,传来打更人由远而近的梆子声和铜锣声,也是一种独特的感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村民淳朴,敬鬼神的多,求神拜佛的送灶王菩萨、坐夜守岁“接光”、请揖姑娘(又叫屙缸姑娘)、吃饿餐、摘芹树叶洗发、插地藏香、放太平焰口、请龙王、办庙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逢春节、元宵、清明、端午和中秋等传统节日,大皎更是人欢马叫,充满了和谐欢乐的节庆氛围。</p> <p class="ql-block">“小热昏”开场先敲起小锣,吸引四面八方的听众,然后说个唱段或小调。待说到要紧关头,突然煞车,卖个关子,从箱子里取出糖来,说了梨膏糖的种种好处,花色糖又是多么名贵,说完一种糖就继续唱下去。待人们听到要紧关头,又开始卖糖,说快点让他卖完糖好接着唱。如身上不便或不想买糖,也无妨,只要你不拆他的台,捧捧人场也欢迎。唱唱卖卖,直至生意做完,各位明日请早,才背起箱子开路回去了。</p> <p class="ql-block">网友“李兄”,老家也在原来的大皎村,因为修建皎口水库而移民,“李兄”回忆说:</p><p class="ql-block">“大皎银杏林,可惜全被淹没在水库底下了。最大的银杏树,两人都抱不过,小的也足够一人抱,上百亩银杏林,一望平川,非常壮观。</p><p class="ql-block">每年秋季银杏果收获的时节,地上黄叶有两三厘米厚,村民们忙于收获银杏果,当时我们还小,乐坏了,从这棵树爬到那棵树,多么快乐的童年时光。</p><p class="ql-block">那么壮观漂亮的银杏林,这么多年我在国内和国外都没见过。如果当时的银杏树能保存下来,每年深秋,一定是宁波游人最多的地方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日本侵略苦难开始</b></p> <p class="ql-block">1941年4月20日宁波沦陷,宁波国民党的党、政、军、警大批人员携眷逃遁至大皎。顿时,临时搭建的草屋星罗棋布,人满为患。大皎被日寇视为眼中钉。小日本进村前一天,宁波府的军警机构及甬属各县衙署都还在大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1年5月30日端午节,早上四点左右,这个八十三年前的凌晨,日本鬼子组织一个旅团兵力分六路进攻大皎村,分别从蜜岩、大皎岭、半坑、茶岭岗、下塘等村突然包围大皎村,原本日本人偷袭肯定得手,但因有二名大皎被抓夫民工,得知消息后,从鄞江钟家谭半夜里逃出来报的讯,六县一府军政人员得以提前知道鬼子进攻大皎,急忙逃亡,办公桌、柜子等其他东西扔了不说、连收发报机这么重要东西也扔了,我爸杨华定时年8岁,与二伯杨华兴时年11岁,第二天在北山第一块梯田里,捡到扔下的收发报机,二人抬着上交给一级级政府,当时说要奖励斗米,后来当然一粒米也没见着。落荒而逃时老百姓还在睡梦之中,也不组织撤离,日本鬼子打火轮(喷火枪),打到哪里,哪里就着火,这么大一个山村,守军都跑精光,眼睁睁看着五百多人家全部家破人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民党腐败如散沙,军警也溃不成军,祸国央民,大皎人反对他们进入,警告、反对无用,组织起来掀了县府的瓦片,县府漏水搬到庙里,俞济民把带头的杨良瓒抓了拷打,关了一天一夜。对百姓狠,对日军却无能。日军入侵了不抵抗,弃百姓于不顾,逃之夭夭,反而还抓伕挑担,往周公宅、仗锡而逃。</p> <p class="ql-block">大皎杨姓占80%、夏姓10%,李、陈、傅、龚、戴、应、徐等约 10%,716年多少代人建设的家园,端午节被日寇烧了只剩下一个瑞茂堂屋、一个李家祠堂、一只夏杨凉亭,街上龚姓杀猪的三间二层楼房。其余五百多户人家,1600多间房屋全部烧光。</p> <p class="ql-block">所以大皎人对端午节还有这一份血海深仇,是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日军六路围攻,国民党县政府主要人员均已逃离大皎,部分灵通的村民也已逃到附近的山上。然而,逃避不及的村民就此遭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鬼子进村后碰见当地两个农民,日军残酷地先将他们杀害,一路上枪杀来不及逃的国民党士兵和文职人员三十多人,并进行抢杀掳夺,然后放火烧村。</p><p class="ql-block">在烧村的同时,日军上山抓到二十多名女子,其中还有两人是未成年的女孩,日军将她们全部拖到一座坟墓平台前蹂躏,顿时惨叫声和哭叫声响成一片。</p> <p class="ql-block">俞济民(1902—1957),奉化人,毕业于北京高等警官学校,俞济民,其兄弟俞济时长期担任蒋介石的侍卫长,俞氏是奉化城内的一个大族。</p><p class="ql-block">1939年7月,俞由宁波警察局长兼任鄞县县长(陈宝麟是其前任宁波鄞县县长),国民党鄞奉游击部队指挥官,其弟俞济时担任蒋介石的侍卫长,他凭借这层关系,后担任浙江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小将保安司令。与日军作战却屡战屡败,一退再退。</p> <p class="ql-block">生于1935年的杨水芳,当时6岁,家住里明堂,后移民布政乡。他回忆听到消息随9岁哥哥往南山上逃,日本人机枪子弹扑扑钻树叶声音在边上响,逃到南山顶上回看,最先烧的是′二房埠头附近,放军需物资的房子先着的火,但见烧起了好大好大的白烟,山上往下看火光也看不见,只见冒白烟,慢慢其他各处房子也烧起来了,大皎最后烧成一片。</p> <p class="ql-block">大皎乡亲跑出来到山上避难,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房子和财产、粮食都被火烧光,说不出的心痛,苦难从这一年的端午节开始。</p> <p class="ql-block">大皎村被火烧光了,日本人也走了,老百姓们只有想办法,搭简易的茅草房暂时度日,有处去的投亲靠友,无处靠的只有等死。</p> <p class="ql-block">据了解,当时日寇烧毁大皎民房一千六百余间,火烧后全村仅存六间房子和半个祠堂。杀害村民十余名,活活烧死三人,四十多名妇女惨遭蹂躏。日军还把被打死的人叠置起来用火烧毁,毁尸灭迹。日军火烧大皎后,许多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无家可归,不得不逃荒到外乞讨流浪。时逢山区干旱,瘟疫流行,日军火烧大皎后又加紧封锁,山货出不去,粮食和其他商品进不来,村民忍饥挨饿,因衣食无着、贫困交加而死亡的村民无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中全家饿死的达十户之多,一时哀鸿遍野,冥纸漫天,一派凄惨景象。原来繁荣富庶的县府驻地大皎乡,自日寇扫荡后顷刻间变为倒塌烧塌的一片废墟场地,令人心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向慈悲为怀的杨良瓒母亲,在家和“杨协兴商号”店面房好几间,加小平房六仓库都烧为灰烬。受灾被烧毁后,却没有摧毁这位坚强的老母。大灾之下想得最多的还是帮助贫病交迫的村民,她拖着病体一拐一拐地到外地去乞讨,将讨来的米饭分送给饿了饥肠辘辘的村民。可有谁能知,此时她的丈夫已饿死在夏家埠头晾亭里,但她还浑然不知。当村民看到后,趴在这位善商杨徐茂的身上嚎淘大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杨母还劝村民不要悲伤,要坚强地活下来,带领大家重建家园。</p> <p class="ql-block">一个美丽乡村被小日本一天就祸害了。</p><p class="ql-block">一片灰烬中,烧掉了祖祖辈辈积累的财富,本来富裕的家庭,一下子上无片瓦,身无分文,乞讨几年饿死几百人,全家饿死的有二十几户。</p> <p class="ql-block">原大皎村人,同样八十多岁的杨秀卿老师,她的外婆家,就在杜岙村,她深情回忆说:</p><p class="ql-block">“当年祖屋被日寇焚烧,到外婆家杜岙村,租房栖身,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十余年间八易其所。我今八旬,做噩梦必是童年时破旧脏乱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杨和丰老人回忆,他当时十五岁,鬼子进村后,他带着伤痛紧张地逃到后山水坑边的茅草柴里,才躲过搜捕。在山上他通过树叶的掩护,亲眼看见自己的亲人被鬼子活活打死。</p> <p class="ql-block">杜岙村老人徐春法先生出生于1934年3月4日,在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年代,度过了艰难的童年和少年时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年事渐高的徐春法先生,对发生在那些年代的事情,刻骨铭心,而其中至为难忘的就是日军入侵杜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1年5月底,日军四百余人分兵六路,进犯大皎,其中一路日军,就是从龙观乡的茶耷村方向,翻山下来,到达杜岙村,再合围大皎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路日军对大皎村形成包抄之势,其目的就是围剿当时的鄞县县长俞济民及其率领的抗日武装力量。俞济民从1939年开始担任鄞县县长,是鄞奉游击部队的指挥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军有精准的军用地图,而且逼迫当地老百姓带路,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罪恶滔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杜岙村当时也有抗日武装人员驻扎,队长姓罗,人称罗队长,杜岙祠堂用作了仓库,日军到杜岙也是为了抓捕罗队长,但是罗队长从下严村翻山,成功突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军焚烧了杜岙祠堂,也焚烧了抗日武装人员存放自行车的房屋和抗日人员的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为惨痛的是,抗日队伍中有一对夫妻,是从外地来的,他们被日军俘获后,绑在树上,浇油活活烧死。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史上,还有多少无名英雄,不知魂归何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年仅七岁的徐春法,家人让他躲在桌子下面,桌子上再盖上棉被,以此躲避祸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军扫荡杜岙之后,六路日军合围大皎村,所犯罪行,正如大皎毋忘亭内的碑文所载,“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继而泼油纵火,焚烧村庄。大火烧毁民房一千六百余间,此四明古村顿成瓦砾废墟。大皎乡民被杀被烧死者二十余人。劫后,村民三百余人,四出流浪求乞,此实为我县之空前浩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造水库大皎连根拨起</b></p> <p class="ql-block">1941年至1971年的三十年间,村民们历尽艰辛,终于简陋地重建了家园。令大皎人极其遗憾的是,1972年浙江省政府水利部门为了蓄水利民,把南线的细岭、大皎、长沙潭,以及北线的小皎、童家、孔家、长里方共七个村庄通统淹没,建造“皎口水库”。政府将大皎360户村民安置在大皎的南山(90户)、北山(30户)和鄞县境内的古林、望春、高桥、石碶、布政、蜃蛟共六个村(240 户)。从此,大皎分崩离析,彻底毁灭,这是一次重大而又十分不幸和苦涩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火烧大皎,受难宁波最大;建造水库,受苦宁波最深。</p> <p class="ql-block">死者已去,生者尚在。</p><p class="ql-block">故去的人最放不下的就是活着的人,活着的人好好活着,就是对死者最好的慰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是因为经历过分别的痛苦,才能更懂得原来只有活着才弥足珍贵。明白了生而为人的脆弱,才更懂得珍惜这一段生命,以及接受生命里所有的历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想,比起哭声与难过,故去的人更想看到的是生者安泰,平安喜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好活着,认真生活,向着阳光,尽情享受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就是你对生死最好的诠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