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课程改革 推进课标落地——诸城一中参与“高中语文课标实验研究项目”展示交流活动纪实

诸城一中语文组

<p class="ql-block">  “悠悠夏日长,漫漫亦灿灿。”为全面推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落实,2022年9月,课程教材研究所率先在潍坊市启动实施“高中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研究项目”。经过一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为总结推广经验成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23年6月21日,课程教材研究所在潍坊市举办了面向全国21个课标实验区(基地)的课标实验研究高中语文学科年度展示交流会。</p> <p class="ql-block">  上午8:40,展示交流会正式开始。本次交流会由潍坊教科院徐会吉院长和王纪田老师主持,潍坊各县市区教科院院长、分管副院长,高中语文教研员,16所种子校实验项目分管副校长,各校语文教师代表和全国21个课标实验区的老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会议内容分三部分,一是总结交流高中语文学科课标实验项目年度工作情况,二是交流实验区、学校、教师团队等层面推进课标实验项目的经验,三是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课例展示与专家点评。</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会议,全国21个课标实验区的老师们不辞辛苦,不远千里,汇聚一堂,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推进课程标准的落地、实施,真正地为了孩子的成长……市教育局领导李庆华局长激情洋溢、诙谐幽默的致辞,淋漓尽致地诠释了教育者“人生为一大事来”的博大情怀,掀起了会议的第一个高潮。</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年的实验研究,潍坊市高中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研究项目取得了丰富的阶段性成果,专家组精细指导20多次,特别是在编制课程和规划单元设计方面,提高了教师单元设计和课程规划的规范性,服务了教育教学,在实验区、学校层面建立了关注课标、研究课标、落实课标的体系,在全国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将按照课程研究所的总体规划,在专家组的精心指导和潍坊实验区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和团队合作的作用,为课标落实和课程改革提供更多实践经验……课程研究所领导的致辞高屋建瓴,对课程专家、实验区教师团队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对课标实验区以后的工作做了规划和展望。</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夏至,盛夏已至,从去年8月份这个项目开始筹备、实施,到今天将近300天。10个月、将近300天的日子,能做些什么?我们大家都可以去盘点一下,我们的教学,我们的人生,大概会有哪些目标,哪些行动,哪些收获。实际上,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10个月里一步步走过来的实践研究,更多的是我们课程研究所、潍坊实验区多年致力于语文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经验、智慧的凝练,所以今天的项目分享,既是我们项目的分享,接受检阅,也是课程研究所、我们潍坊实验区多年的成果的检阅。我从三个方面跟诸位分享,首先是我们的任务和我们的行动,这是今天重点分享的内容,其次是凝练了我们多年的探索思考和突破性成果,最后对今年秋天的工作略做展望。郑桂华教授的课标实验研究项目年度工作实践总结,凝聚了专家教授们对这个项目的全身心的投入和付出,“我们不仅是很好的工作伙伴,也是感情连接很深的朋友”,更是体现了专家教授们平易近人的大家风范。</p> <p class="ql-block">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凝聚心力,深入领会课标精神,学习项目理念,以理念达共识;培训引领,课堂积极转型,以课改求提升;项目突破,争做研究型新教师,以深度教研促发展;清单推进,以单元增效益;评价激励,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活动提素养。精准落实,落实力的高低,决定了行动力的高低。”诸城一中刘丽校长的经验介绍,道出了一个学校从流程规范走向品质提升,不断成长、日益强大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  “风送暖语疑惑解,花开一径暗香来。”“高端引领促提升,借势而为促成长,统筹规划明方向,确保实效,团队引领,深度转型,始于反思,终于成长……”安丘一中王为学校长的发言,言简意赅,指导性颇强。</p> <p class="ql-block">  “做这件事情的意义与价值何在?做的过程中,给每一位老师一个好的起点,不管是刚刚步入教师行列的年轻老师,还是工作多年的老教师,都能从中受益,明确自己的教学方向……”“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校育人特色、本学科课程已有经验提出本校课程目标,六个学期结构化思路,将12条学科素养及5个层级的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变为学习目标的方法…”高密一中张岚老师的课程方案的编写经验分享,带给与会老师们满满震撼和诸多启示。</p> <p class="ql-block">  寿光一中元君玲老师的家乡文化活动单元设计的分享,A方案和B方案的权衡取舍,源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习活动真实发生的初心。</p> <p class="ql-block">  安丘实验中学刘北芹老师交流目标叙写和教学设计的重点关注的经验也颇有启示,她明确指出:目标叙写要体现进阶性,每个活动的完成,都要关注学生思维路径的构建并鼓励学生分享,整个活动设计紧扣“进阶性”,力求序列化、层次清晰。</p> <p class="ql-block"> 潍坊中学章娟老师的“再说借助活动评价量规落实革命文化单元典型任务”的经验交流,很有借鉴意义,她指出了团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方案》编写的误区,“突出核心素养的评价维度”和“量规中的量规”的详细解说,更是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代表的高度赞扬和肯定。</p> <p class="ql-block">  潍坊一中杨阳老师和昌乐二中周晓婧老师的实验课例展示,一个是单篇深入研读,同文体比较鉴赏,一个是群文阅读,紧扣单元教学重点“纪实与虚构”的艺术特色展开比较研读,两节课巧妙呈现新课标的精神:语文课是没有固定模式的,美人其美,美美与共。上海中学正高级教师、党委副书记樊新强老师的评课,严谨缜密,直言不讳,他还强调,选择合适的连读对象很重要,不能固化思维,引导学生思考,简文英的《陈情表》是对李密《陈情表》的复刻模拟,比较的意义不大,李密先后两次陈情,第一次为何没有成功,第二次为何陈情被准许,这样的探究更有价值。</p> <p class="ql-block">  会议最后,高翀华教授做总结发言,对潍坊教科院的大力支持和一年来共事的实验校的老师表达了感谢,并提出了自己的3点反思:第一点,实践和时间证明,愿意在教学规划中投入大量精力的团队,就特别容易出成绩;第二点,合作聚力,整体规划,不断反思,积极调整,反思自己面对新课标的知识储备,反思自己已经有的教学经验,对自己已经进行的项目进行反思,才能不断精进;第三点,敢于把自己的教学设计落实到课堂,要明确学生的思维路径,提供学生必要的学习支架和资料,反复思考、推敲。促使课标的真正落地,把重要的理念变为学生的素养,这是专家们对实验校的期待,对在座的一线教师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供稿:李志芳</p><p class="ql-block">审核:王继梅</p>

课标

课程

实验区

老师

实验

潍坊

项目

教学

分享

高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