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奔赴 共育花开——乌鲁木齐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第一届“明德杯”器乐展演暨家长大会(一年级组)

一年级(3)班家委会

<p class="ql-block">  翩翩少年初长成,鲜衣怒马正芳华。为进一步增强家校联系,促进家校双向交流,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6月18日上午,乌鲁木齐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组织召开第一届“明德杯”器乐展演暨家长大会。</p> <p class="ql-block">  家长会分三个环节举行,第一个环节是由校乐团的师生为大家展示乐器演奏。第二个环节是由校领导为“最美家长”颁发奖状。第三个环节是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主持总结各班具体情况,帮助家长更详细地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共同促进孩子的学业发展。</p> <p class="ql-block">  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党支部书记朱永校书记为大家带来精彩的讲座,朱校长就“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如何走出模糊地带,画好“同心圆”,达到“1+1&gt;2”的效果作了深刻的讲解,获得参会家长的一致认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朱校长强调,教育是一个整体,离不开学校和家庭共同作用。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家校共育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双减”政策的出台旨在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归其位,真正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同配合。这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重新建构教育生态,将孩子们从课后繁重的学业压力中解放出来,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各班班主任对班级建设进行全方位的介绍,并就本学期同学们的在校表现、学习情况、取得的进步、期末分析、假期计划和安全提醒进行详细解说。</p><p class="ql-block"> 班主任们表示,作为低年级的家长,一定要切实担负起引导孩子爱学习,愿学习,会学习的责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帮助孩子提高成绩。</p><p class="ql-block"> 好的阅读习惯就是爸爸妈妈没有要求读书的时候,孩子也想读书。阅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三年级后的语文阅读理解和作文,都和平时积累息息相关;数学越来越长的题目,如果关键信息提取不出来,题也不可能做对。所以就要从一二年级就要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高年级不用父母催,孩子就能自觉读书,这样才是养成了好的阅读习惯。</p><p class="ql-block"> 如何帮孩子养成阅读习惯?</p><p class="ql-block"> <b>一是养成晨诵晚读的习惯。</b>阅读就是熟悉文字的过程、是体会结构的过程、是语感培养的过程、是加深记忆的过程,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因此晨诵晚读至关重要。晨读可以选择课本、古诗文、现代文。晚诵可选择故事情节丰富的故事进行亲子共读。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研究适合孩子的朗读记忆法,每天定时、定量、定点阅读,经过2-3年左右的培养,阅读会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吃饭喝水玩耍一样自然。</p><p class="ql-block"> <b>二是培养高效的听课习惯。</b>听课习惯不好,低年级也许对成绩影响不大,但是进入高年级学习就会吃力。听课是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要想学得好,就要会听课。完整的学习顺序是:预习-听课-笔记-复习-作业-总结。从一二年级开始,家长就要带着孩子踏踏实实执行,让孩子知道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是怎样的,把这些学习顺序坚持下来,学习成绩的提升是一方面,由此形成的学习态度、学习效率也是更加重要的一方面。</p><p class="ql-block"> <b>三是养成复盘总结、查漏补缺的习惯。</b>学习要及时复习和总结,要遵循学习规律,当天任务当天清,先复习后作业。学完一堂课、 一个单元,就要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把错题进行总结归纳。知识不是一学就能学会的,要不断总结、归纳、巩固,温故而知新不是不无道理的。低年级的学习就是从基础知识抓起,基础知识一定要打牢。</p> <p class="ql-block">  各班数学老师就学好数学需要注意的事项与各位家长做了深入交流。数学老师表示,一二年级是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阶段,由于孩子们年龄比较小,数学学习应该以培养兴趣为主,我们只有在低年级时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兴趣及思维习惯,孩子们之后才能轻松学习。这个阶段孩子需要积累的是简单而扎实的运算知识和规律、简单图形的认识和分析能力、让孩子学会一种尝试的方法,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p><p class="ql-block"> 一二年级数学有些题是联系实际生活的。比如超市购物,识别人民币,认识钟表、重量、角度、线段,数列等。如果孩子有生活经验,类似这样的题不是问题。</p><p class="ql-block"> 数学计算一定要做到非常熟练,加减法、九九乘法表能脱口而出是最好的,每天五分钟100道计算题的训练不间断,不但夯实了基础,也能培养数感。</p><p class="ql-block"> 想要学好数学,首先要过计算这一关,计算与速算是各种后续问题学习的基础。一年级的计算关一定要过,掌握算理,化繁为简,提升孩子的信心和兴趣。</p><p class="ql-block"> 二年级就接触乘除法,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的意义和运算方法,是开启数学学习的基石。想给孩子计算提速,就需要大量练习计时做题,同时做计算时要先看运算符号,再把数字读写准确,最后才是运算过程。孩子在读数或者看符号就有问题,练再多的题也是没用的,所以要做的不是单纯的提速,而是发现问题根源,并解决掉。如果总是看错数,可以做视觉训练,比如快速读数字、注意力训练小游戏很多。如果是计算有问题,需要从10以内基础来讲,用实物反复摆,让孩子先练习说,一定要强化正确的结果。乘除法口诀正确熟练就没问题。 </p><p class="ql-block"> 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书写习惯,用连线用尺子的习惯,做题勾画出重点字句的习惯,学会读题分析题意,检查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要会听,会学、会思考。不会倾听是许多低年级学生的通病,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较强,往往一句话还没有来得及听完整,一知半解时便抢着回答,听不进老师的建议和其他同学的发言。学生在读题和做练习中看错数字、写错数字的现象在低年级学生中比较普遍。计算简单的题,学生并非不会,而是马虎、不认真所致。怎样才能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呢?读题时要求学生用手指着字读,看清读懂题目的要求后再做题。书写要经常提醒正确姿势,要求书写字体工整、认真,先动脑再动笔,尽量不依靠橡皮。不在书和作业、练习本上乱涂乱画,保持书面整洁。做题时要求左手指一道,右手写一道,避免看错行,做完要求独立检查。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 </p><p class="ql-block"> 数学语言方面:训练学生读题,分析题意,也是数学语言的一种训练和表达。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题的意思,并能完整地用语言表达出来,离不开多方面的综合习惯的支持,仔细观察情境图、操作的过程,发展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善于联想、猜想和假设的习惯。多角度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不要局限或拘泥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而是从多个角度去探讨问题的答案,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遇到问题,无从下手时,可以大胆去猜想、假设答案,然后再往前推理。尤其是在做那些难度较大的思考题时,可用这种方法。</p><p class="ql-block">  如果学生养成了这几种好的习惯,学生的思维灵活度便会大大提高,理解能力也会跟着上升。</p> <p class="ql-block">  各位家长一致表示,本学期的学习已经落下帷幕,在总结过去的同时,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新思考、新期盼、新规划,我们将不忘初心,和学校砥励共进,携手共赴新的学年。</p>

习惯

学习

孩子

家长

养成

低年级

学生

数学

教育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