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杖子纪实

留住记忆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不寻常的矿山,这里是为新中国做出特殊贡献的矿山。</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1899年(清光绪25年)开始采硫化铁,炼制硫磺;1912~1931年由私人开办福厚铅矿、兴隆铅矿开采铅锌;1933年,日本侵略者建立“日满矿业株式会社”攫取铅锌的开采“委托权”,1935年改组为“满洲铅锌株式会社”,1936年开始进行大规模修建,1940年从开采铅锌转为以开采钼矿为主;1945年后停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49年12月恢复钼矿生产;1952年进行扩建,增加采选能力;1957年第一期工程建成投产;1958年新建铅锌选厂一座。主要生产钼精矿,兼产铅、锌、硫的精矿和钼酸铵,钼精矿质量优良而稳定。</p> <p class="ql-block">杨家杖子矿务局是国家“一五”时期建立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 隶属于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的大型采选企业,有职工2.3万人,党员2767人。</p> <p class="ql-block">本来可以不修隧道,山谷又不是很高,主要是不想切断这条龙脉,使人们永远记住这里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在偿还苏联外债时,杨家杖子矿物局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有坊间传言,周总理曾经每周都要询问两次钼的产量,我国有三分之一的苏联外债都是靠这里解决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又是一个英雄的矿山。1947年9月中旬的“辽西二次大捷”是秋季攻势中的国共两军厮杀的第一战,地点位于辽西杨家杖子。解放军某独立团配合东北野战军23师将国民党22师困在矿业所大楼,东北野战军24师绕到后方阻击,第二天总攻一开始,国民党22师就垮了。第二天黄昏时战斗结束,国民党22师少将副师长苏景泰及属下2500余人被俘,我军首战大捷震慑辽西。</p> <p class="ql-block">这里山峦起伏,是出家修行的好去处,有圣水寺,龙华寺等。</p> <p class="ql-block">为了维护矿区社会稳定,在原杨家杖子矿务局和杨家杖子镇的基础上组建了葫芦岛市杨家杖子经济技术开发区。2007年8月,杨家杖子开发区正式挂牌。</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