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后的第一天是摘掉口罩后的第一个端午也是我退休后的第一个端午

木易杨仙森

<p class="ql-block">2021、2022连续两年的端午我都写了点文字还配了些图来记录端午。今年本想犯懒不写了,但不写的话心里多少有点遗憾,便简单的划拉几下吧。</p> <p class="ql-block">今年是摘掉戴了三年的口罩、做了三年的核酸、用了三年的这“码”那“码”后第一个轻松愉快的端午节,更是我退休后的第一个端午节。</p><p class="ql-block">回想这三年的点点滴滴……,回想这四十多年的职业经历……,今年这个端午恰遇夏至后的第一天,艳阳高照、风和日丽、呼吸通畅……,就是有点热,就连我这个从小在武汉长大的“捂汗”人都觉得<span style="font-size: 18px;">酷暑难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去年夏天担心在武汉的亲人,可今年夏天哦嚯。</span></p> <p class="ql-block">无髪冲冠,凭窗边,炎炎烈日。抬望眼,仰天长叹,酷暑难耐。……。莫担忧,没了少年髪,更省心!🤣🤣🤣</p> <p class="ql-block">(以下图片、视频均来自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吃惊不吃惊😲</p> <p class="ql-block">昨天在家熏了艾条,今天早餐又刚刚吃了粽子,算是一个没有仪式的仪式感了吧?!😆😆😆南方特别是湖北人过端午节的仪式感那是很强的。</p> <p class="ql-block">感觉现在过端午节精神和文化层面的东西少了,纪念屈原的爱国情怀、不屈信念以及衍生出来的如艾叶、划龙舟、喝雄黄酒(据说当年法海就是诱骗白娘子喝了雄黄酒而现出了蛇🐍身的),此消彼长,而物质和金钱层面的东西渐渐多了起来,特别是国人在“吃”上面的创新能力确是一流的,粽子还叫粽子,但肉馅、火腿等各种豪华粽子层出不穷创新不止,那种纯糯米透着粽叶清香的粽子已很难觅踪了。难怪棒子国说端午节是他们的呐!借用苏洵的《六国论》一文中的“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u>如弃草芥</u>。”</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好在南方一些省份如广东呀福建呀湖北湖南的龙竞渡活动还搞的有声有色、热闹非凡而且特色明显👍</p> <p class="ql-block">有时候迷信与崇拜不是太好区分的,糟粕和精华也不是人人都分得清的,可这都应该是文化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划拉几笔以敬我的老老乡屈子先生🙏,也祝看到此文我的亲朋好友们福寿安康🙏!</p><p class="ql-block">悠悠艾草香,山水诗意长,端午祈安康,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p><p class="ql-block">有些事但愿我是杞人忧天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