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被碾碎的城中村——孙蒋巷

周旭莅

<p class="ql-block">  夕阳的余晖里,我漫步孙蒋村中,再看看又一个即将被城市规划建设碾碎的“城中村”。</p> <p class="ql-block">  走进孙蒋巷,每家每户的门牌分别是孙巷、蒋巷和乔巷,显然,过去的几个自然村组成了今天的孙蒋巷。数十年来,原本自然的村落不断被周边的道路、住宅建设和居民无序的建房所蚕食,所以每条巷断断续续、弯弯曲曲。</p> <p class="ql-block">  孙蒋巷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在毗邻孙蒋巷的仙蠡墩以及稍远的锡山南麓,出土过石器和陶器,留下了古代崧泽、良渚文化时期先民活动的遗迹。孙蒋巷北侧的大王基则是战国时期楚国江东都邑春申君黄歇的宅基地,在他死后,建有春申君祠,俗称忠安大王庙。相隔千年之后,武则天认为黄歇此人“淫国”,不值得祭祀,特派狄仁杰将大王庙拆得一干二净。</p> <p class="ql-block">  梁溪河孕育了孙蒋巷。三百年前,这里曾经是梁溪河畔的湿地。经过孙巷浜,惠山头茅峰的山水径直流入梁溪河,在这里形成近似湖泊的水面,是梁溪河河面最开阔的一段。孙蒋巷的先贤垦荒种地、围池养鱼、植桑养蚕,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人欢鱼跃、稻谷飘香的江南水乡。</p> <p class="ql-block">  传说古时候有只凤凰在那宽阔的梁溪河里洗了个澡,于是,河湾菱塘里盛产大孙巷四角菱,它形似馄饨,个大甜糯,远近闻名,因此这里的菱塘被誉为凤凰塘。城市扩张随之的农业、渔业、养殖业的逐渐消失,大孙巷四角菱已经不再,只留下甜美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小学到高中,我有很多同学、校友是孙蒋巷的人。记得那时有个孙蒋的小学同学邀请我到他家去玩,在深宅大院的落雨天井里,我看见一只果盘大小的乌龟,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大的乌龟,他说他的爷爷已经养了五十多年了。现在经常见面的高中同学中,好几个是孙蒋人,有的姓孙,有的姓乔,还有姓冯、姓曹、姓钱,等等。</p><p class="ql-block"> 拆迁了,原住民将搬离祖居的孙蒋巷,告别“巷上人”茶余饭后窜门走走、街头巷尾聚聚坐坐的那种“惬意”生活。</p> <p class="ql-block">  孙蒋巷的原住民已经越来越少,许多新市民举家租住在这里。大部分居民住宅是上个世纪后期以来住户自家建造的;有些老屋则保留着近百年木墙木门的原貌,木椽黑瓦之上长起来青苔和杂草;有的已经人去屋空,顶漏墙塌,破败不堪。虽然经过背街小巷的整修改造,但是,饱经沧桑的孙蒋巷已经与时代格格不入,接受城市建设的拆迁改造也就成了必然和自觉。</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凤凰塘已经是梁溪河风情景观带的一部分,和风拂煦,绿水涟涟,垂柳依依,亭台水榭,拱桥栈道,虽然风情万种,仍然掩不住人们心头的一缕乡愁。</p> <p class="ql-block"> 二O二三年六月二十二日(端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