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讲,神农架大山里有“野人”,当地有山民碰到过“野人”。笔者的老家离神龙架不远,两地乡亲的方言几乎相同。神秘的传说很早就在心目中播下了好奇的种子,很久之前就想要去哪儿看一看。时至今日,终于如愿以偿。</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而神农架相传就是上古炎帝神农氏部落,生存和发源之地。</span>现在,人们已经不拿“野人”之迷说事啦,而欣赏和赞美的是神农架的自然生态,高山甸园,华夏文明的起源和传承。神农架已经成为来自五湖四海游客的遊览和避暑胜地。</p><p class="ql-block"> 从北京前往神农架,因高铁的飞速发展,往返也很方便了。2023年6月13日,从高温炎热的北京,乘坐高铁抵达宜昌兴山站,开启清凉的“寻远古祖迹__登神农架、遊大九湖”之旅。</p> <p class="ql-block"> 神农架位于鄂西一片群峰耸立的山地,横亘长江、汉水之间,方圆3250平方公里。相传上古炎帝神农氏率部落在大山中,架木为屋,以避风寒;架木为梯,以助攀援;采尝百草入药,以治民疾。故称“神农架”。</p><p class="ql-block"> 景区主要山峰均在海拔3010米以上,堪称“华中屋脊”。是以秀绿的亚高山自然风光,多样的动植物种群,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题的森林生态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 乘旅游车,沿香溪河上行抵达林区木鱼镇午餐后,前往游客中心换乘景区游览车,进入神农架游览。</p><p class="ql-block"> 神农架主要景点有神农顶、神农谷、板壁岩、瞭望塔、小龙潭、大龙潭、金猴岭、官门山、天生桥、神农坛等。以原始、神秘闻名于世,区内山高谷深,林木茂密,气候复杂多变,四季景色迷人。独特的自然、人文历史,造就了丰富、珍贵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景色宜人、钟灵毓秀的“神农天园”,名符其实……</p> <p class="ql-block"> 6月14日,首先来到金猴岭景点。原来此处是神农架金丝猴的栖息地,后来由于觅食困难,猴群离开了此地,迁徙到远处更深的山林中去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景点内还有一处金丝猴救援保护中心,圈养了两个金丝猴猴群。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被救护的金丝猴沾染了人的味道,回到野生猴群会遭到它们的攻击!😬</span></p><p class="ql-block"> 金猴岭山林茂密,山沟里河水湍流,从山上沿小路慢游,景色优美,如穿行在山水画廊之中。一路上有高低跌落的飞流叠瀑,瀑布沿山沟岩石倾泻,层层叠叠,水落雾腾,声势壮观。</p> <p class="ql-block"> 在金猴飞瀑美景周边,路遇几位写生的画家,十分高兴,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 离开金猴岭,走过太子垭,来到神龙谷。</p> <p class="ql-block"> 登临神农谷景点。沿传说中的“野人大脚印秘谷"所修步道游览,此地山高谷深,杉林茂密,传说多次发生目击"野人"事件,更是传说中炎帝神农氏的行宫。神农谷景点海拔2820米,为神农架白云岩喀斯特地貌的经典景观。经过千万年的风化和溶蚀形成了深达千米的峡谷和石林景观,神农谷也是是观赏石林云海的最佳景点,具有"神农第一景"之称。</p> <p class="ql-block"> 神农顶。神农顶景点与神农谷景点相距不远,海拔3000米以上山峰6座,有“华中屋脊”之称。最高峰神农顶是大巴山东延的余脉,是大巴山脉的最高峰,海拔3106.2米,也为华中地区最高的山峰,号称“华中第一峰”,神农顶景区因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神农顶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存完好的森林自然生态系统为背景,以生态多样性为特点,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主题的自然生态旅游区,是神农架重点风景名胜区。</p> <p class="ql-block"> 神农顶相近的阴峪河大峡谷、瞭望塔</p> <p class="ql-block"> 离开神农顶,来到板壁岩景点,板壁岩离神农顶瞭望塔5公里,素以传说中“野人”出没地和奇异石林倍受游人注目,板壁岩上下竹木杉林漫山遍野。据传这一带是神农架野人经常出没的地方,箭竹林中经常发现野人的遗迹,毛发、粪便和竹窝,野人的毛发无论表皮 ,还是髓质形态,或是细胞结构均优于高等灵长目动物。</p><p class="ql-block"> 板壁岩景点有许多奇异石峰,被人们赋予形象的名称,如:飞来石、美女照镜、会仙门、野人头、雏凤待哺、金鸡报晓等等,石林景观多姿多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吸引游人们纷至沓来!</p> <p class="ql-block"> 进入神农架官门山景点,参观神农架自然博物馆,馆内展示了一些“野人”目击证人的说词,以及很久以来,部分考古人类学家的研究资料,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事实上存在的“野人”及其踪迹。景点内还有一个熊猫馆,邂逅一只吃竹子的大熊猫😄。</p> <p class="ql-block"> 告别“野人”和吃竹子的熊猫😃,来到天生桥。天生桥景区位于神农架老君山下,是一个生态旅游区。天生桥景区海拔1800米,总面积20平方公里。经过亿万年水流侵蚀,形成了一个天生穿洞,山泉穿洞而下,故名“天生桥”。穿洞倾泻的水流,冲刷出清彻深邃的潭水,最大的水潭名为鹰潭。</p> <p class="ql-block"> 在来天生桥的路上,心想凡景点只要说是“天生”,必然风景了得,至于叫桥,那就是“一架水上,通途两岸”而已。但是,身临其境,才发现与想象的景观完全不同😇。</p><p class="ql-block"> 从景区入口进来但见水帘状瀑水自峭壁飞下,形成一条宽6米,高30米的飞瀑,流珠玉溅,轰鸣如雷,风情万种,其下潭水清澈见底,潭中奇石千姿百态,这里也是游客必拍照的网红打卡之地。这座天生桥是天然形成的石拱桥,它实际上是龙头山的一个穿透型的喀斯特溶洞。由于黄岩河水流沿着龙头山内部白云岩岩层中的裂隙产生强烈的溶蚀作用,逐步形成了这个溶洞。此溶洞高逾17米,宽约10米,它的形成使河水改道,不再沿龙头山向下游流去,而是直接穿过溶洞奔腾直泄,景色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 天生桥景区的奇洞、奇桥、奇瀑、奇潭尤其迷人,飞瀑风情万种、天然石桥鬼斧神工、兰花山香飘万里、石壁栈道险峻奇特,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天生桥山岩叠嶂,长满野花绿树,因遍生兰草,幽香四溢,起名为兰花山,从岩石上流下的飞瀑,急奔而下,如花飞溅,如鼓似笋,十分奇特。穿过树林来到天生桥前,河水冲击着岩石,激起阵阵水花,升起蒙蒙白雾,地潭宛若天然浴盆,池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p> <p class="ql-block"> 从天生桥景区出来,来到神农架著名的自然人文景区__神农坛。</p> <p class="ql-block"> 神农坛景区大门,是一对牛角,因为神农氏在传说中是牛首人身,实际上牛角也是古代农耕部落的图腾。</p><p class="ql-block"> 神农架林区流传着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的传说。远古之时“炎帝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神农炎帝“乃味草木之滋,察寒温之性,而知君臣佐使之义。皆口尝而身试之,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或云,神农尝百草之时,一日百死百生,其所得三百六十物,以应周天之数,后世辄传为书,谓之《神农本草》”《通志》。相传当时神农炎帝曾经率众登此山采尝百药,救民疾病。因这里山峦高峻,崖壁陡峭,神农也得搭架而上,神农架因此得名。1997年10月,位于木鱼镇南部209国道旁兴建了神农坛,以纪念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是集中展示神农始祖业绩与功德,并集珍稀古老自然孑遗树种及科研为一体的突出寻根祭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区。四周群峰争奇,纳群山之灵气,容百川之秀丽。景区有特色地分为四个部分:古老植物园、千年杉王、神农祭坛、购物长廊。</p> <p class="ql-block"> 神农坛景区景点包括:祭 坛、广 场、 地 坛、 钟 鼓 亭、 台 阶、 天 坛、 神 农 圣 像、千年古杉和植物(中草药)园等。</p> <p class="ql-block"> 从地坛到天坛要经过243个台阶,计分五级,自下而上,第一级为9步,称“明九”;其余四级依次为72、63、54、45步,皆是九的倍数,称“暗九”。这种“九五至尊”的设计,暗含着神农的至尊地位。登高243级台阶,便来到了天坛神农雕像前的瞻仰台。仰望神农塑像,牛首人身,双目微闭,威武古朴,似在静静地思索宇宙。塑像不设底座,身驱拔地而起,头顶蓝天,身披彩云。神农雕像高21米,宽35米,相加为56米,象征中华56个民族欣欣向荣,子孙繁衍兴旺之意。立于苍翠群山之间的神农祭坛,如今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瞻仰祭祖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之一,是我们的祖先神。他出生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据神话传说和《易经》、《周易》等古籍记载,神农(公元前3245年 — 公元前3080年),即炎帝,踞今5500年至6000年前,是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由于他善于用火和发明了原始农业,所以被称为炎帝神农氏。炎帝神农氏是华夏最早发明家之一,他的许多创造发明,在中华文明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中,至今还沐浴着这位人文始祖的恩泽。概括来讲,他有八大发明创造:</p><p class="ql-block"> 一是培育粟谷。人工载培粟谷,中国在世界上公认是最早的。《管子·轻重》篇里说:“神农氏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淮南子·修务训》也说,神农“始教民播种五谷。”</p><p class="ql-block"> 二是制作耒耜(古代一种像犁的翻土农具。也用作农具的统称),生产工具的发明与改进,被认为是生产力进步的标志。对原始农业是最具意义的农具耒耜,相传也是炎帝首先发明制造《逸周书·尝麦》篇说神农为“耒耜钥耨以垦草莽”,《周易·系麦》也说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p><p class="ql-block"> 三是制作陶器。创制陶器是人类首次用火的威力,改变了原物的化学性质,创造出全新物品。相传陶器也是炎帝发明和制作的。《周书》说“神农耕而作陶”,《路史·外记》也说神农“埏埴以为器”。</p><p class="ql-block"> 四是发明了医药。关于炎帝发明医药的记载和传说,特别丰富。《淮南子·修务训》里说“古者民茹草钦水,采树木之实,食嬴龙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帝王本纪》也说炎帝神农“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百姓日用而不知,著《本草》四卷”。这些记述,生动地描绘了炎帝在为先民疗疾、创立医学的过程。相传此地正是炎帝神农氏发明和应用医药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五是相土地,察水泉,建聚落。《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相去停居,令人知怕避趋”。说明炎帝神农氏为代表的先民们在开创定居生活方面也做出贡献。</p><p class="ql-block"> 六是首创集市贸易。相传集制贸易的出现,也始于炎帝。《周易·系辞下》说炎帝“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p><p class="ql-block"> 七是发明五弦琴。东汉醒谭《新论》说炎帝“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于是始削桐为琴,练丝为弦”。《世本·下篇》里更是详细说明了“神农琴”的规格音调,说“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分五弦,日宫、商角、徵、羽”。</p><p class="ql-block"> 八是创立了蜡祭和傩舞。蜡祭和傩舞是炎帝时代祭祀活动重要组成部分。《三皇补》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传说炎帝还写了一首有名的《蜡祭歌》,歌词曰:“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表达了希冀得到皇天后土的庇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 神农,又称神农氏,汉族神话人物,有文字记载的出现时代在战国以后。被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农大帝”、“地皇”等,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传说神农氏的样貌很奇特,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龙颜大唇,身材瘦削,身体除四肢和脑袋外,都是透明的。传说神农氏尝尽百草,只要药草是有毒的,服下后他的内脏就会呈现黑色,因此什么药草对于人体哪一个部位有影响就可以轻易地知道了。后来,由于神农氏服太多种,积毒太深,不幸身亡。</p> <p class="ql-block"> 千年杉王位于神农坛景区,是神农架茫茫林海中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一株铁坚杉,四周的栅栏上披满鲜红绸带,缀满各色许愿牌。“千年杉王”栽于唐代,据今以有1100多年历史。树高近50米,胸径2.45米,树杆覆盖面积达450平方米,6人合抱还围不过来。由于它巨大魁伟,旧有奇闻趣录,说古人为求福免灾,曾在其基部雷伤处修凿树庙,塑炎帝神像供奉,后此树年复一年增粗,竟把塑像包进树身。当地民众认为,杉王虽历经劫难却仍保持着盎然生机,是生命之树,是不老的象征。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p><p class="ql-block"> 离开神农坛景区,结束神农架游程,意犹未尽,惜别神农……</p> <p class="ql-block">《登神农架》</p><p class="ql-block">架木为梯攀岩洞,</p><p class="ql-block">架木为屋避寒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尝草鉴药袪民疾,</span></p><p class="ql-block">华夏始祖起神农。</p><p class="ql-block">先人祖迹寻根遊,</p><p class="ql-block">探渊思源登脊峰。</p><p class="ql-block"> 2023.6.1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晚上,入住木鱼填“别居一方”客栈,与镇上的乡亲们聊聊当地特产、物价,拉拉家常,乡音不改,分外亲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近年来,林区的乡亲们,都集中安置到木鱼镇和大九湖镇上定居了,原来的山民都变成了镇上的居民,这样既可以发展旅游服务业脱贫致富,又能够更好的保护林区的生态环境!</span></p> <p class="ql-block"> 6月15日上午8点多钟,来到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p> <p class="ql-block"> 大九湖,又名九湖坪,属于高山平原。是神农架的核心景区之一。位于国家5A级风景区——神农架林区西北部,海拔1730多米,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典型高山湿地地区。湿地区内,有丰富的高山草甸和湿地蕨类植物,还有鹳、鹤、梅花鹿等珍稀动物,具有极高的科考、旅游价值。</p> <p class="ql-block"> 大九湖最有趣的是扎向平川的山头,看似九座山峰,实则酷似九条苍龙在争饮甘醇,龙头、龙须、龙身、龙尾无不形象逼真活灵活现。</p><p class="ql-block"> 据传九龙争饮源自神农氏采药酿酒时,召来了九条苍龙全喝醉了,整个身子醉卧在这里受日月之精华,化作了“四周山纵横,中间一地坪,绿树满坡生,水接天坑渗”的神妙景观。</p> <p class="ql-block"> 大九湖湿地公园总面积3万亩,海拔1700米,园内共分布有高等植物141科366属964种(含变种及栽培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共5种,国家珍贵树种3种,苔藓植物13科18种。大九湖湿地是我国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第4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是华中地区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山湿地,是迄今湖北省、华中地区最完好的北亚热带亚高山泥炭沼泽湿地,是世界上中纬度地区罕见的亚高山泥炭沼泽湿地。是第一个远离城市的国家湿地公园。湿地面积达5083.5公顷,湿地内有高等植物233种,苔藓植物3科18种。其中有5种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种国家珍贵树种</p> <p class="ql-block"> 天鹅苑里的黑白天鹅,自由自在。</p> <p class="ql-block"> 沿人行步道逐一漫遊1~9号湖,边欣赏高山甸园美景,边拍照摄影留影,融入大九湖山水之间,身心空灵静逸,感觉如梦如幻!</p> <p class="ql-block">《遊大九湖》</p><p class="ql-block">鹅鸟争鸣蕨竹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高山甸园绿意浓。</span></p><p class="ql-block">神溪潜龙云雾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静逸空灵幻如梦。</span></p><p class="ql-block"> 2023.6.15</p> <p class="ql-block"> 暑期来神农架旅遊,在景区遊览要穿长袖,晚上睡觉要盖被子,所以说这里是避暑胜地。</p><p class="ql-block"> 惜别大九湖景区,晚餐后入住镇上栖悦客栈,欣赏小镇特色夜景……,次日返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