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端午节——华维文澜小学一(6)小蜜蜂中队主题班队课

飞儿

<p class="ql-block">  学习课文《端午粽》时,孩子们已经了解了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来源,通过实际生活经验,交流自己对粽子的样子、味道等方面的记忆,部分孩子结合课本内容和自己亲人包粽子的场景,课堂上用纸做道具给大家演示包粽子的步骤,并引导孩子对端午节的时间、习俗进行拓展延伸,极大增强了孩子们对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和探索。</p><p class="ql-block"> 6月21日,班队活动即端午节前夕,我们华维文澜小学一(6)小蜜蜂中队在张婧、李欣怡两位小主持的带领下,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浓情端午节”主题班队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班队课开始前,每位蜜蜂中队的宝贝们都收到了一份别样的端午礼物——用艾草制作的香草、粽子。收到礼物的那一刻,氛围即可高涨。小边同学说:“我妈妈就在前几天制作艾草香包,听说带了这个香包可以帮我们赶走蚊虫呢!”小泽举着粽子开心地分享:“学习了课文《端午粽,包这样的粽子难不倒我啦!”而洛霖、可馨等小朋友拿着香包凑到我面前说着她们的新发现:“任老师,瞧,我们的香包上还有字,我的是‘金榜题名’!”仔细一看,果真,“一举高粽”、“逢考必过”、“金榜题名”……一个个和学习有关的四字词语出现在香包上,使得大家对这次的班队活动更加充满了期待!</p> <p class="ql-block">  张婧、李欣怡两位小主持在大家的热情呼拥中也开始了有声有色地主持中。一出场就和大家分享了端午节的别称,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听着小主持的讲解,大家都更加认真用心,一本正经的外表下可以看出同学们特别想把这些端午节的其他称呼能够一一牢记内心,这样就可以回家考考爸爸妈妈啦!</p> <p class="ql-block">  班队课中,我们主要从四大板块“端午节起源→端午节风俗→端午节诗词→端午粽的包法”进行一一叙述。</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起源中,原来除了里面爱国诗人屈原之外,民间还有着其他传说,纪念伍子胥和曹娥。加入了两个传说,让大家对端午节的起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印象。</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风俗中,两位主持人在课文《端午粽》中同学们已经有了基础的了解下,又介绍了除此之外的风俗,比如:《大戴礼》记载的古俗洗沐兰汤,《燕京岁时记》记载的画额,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端午节时的打米糕等等,都让听的津津有味。</p> <p class="ql-block">  瞧,在端午节诗词中,大家都在认真学习关于端午的诗词呢!</p> <p class="ql-block">  雨泽小朋友在主持人的讲解后,自告奋勇地分享如何包粽子的步骤,小小脑袋里藏着惊人的知识量,每个步骤说的面面俱到,让同学们都刮目相看!</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主持人为了考验同学们是否认真听讲,抛出问题让大家回答——端午节的时间?</p><p class="ql-block">端午节的习俗?</p><p class="ql-block">端午节的来源?</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积极举手发言,课堂上你抢我答,令这次的“浓情端午粽”主题班会意义深长。</p> <p class="ql-block">  闻着清香萦绕的香包,收获妈妈们精心准备的端午礼物,小脑瓜里亦装载着新的传统节日知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p>

端午节

端午

班队

香包

粽子

同学

课文

大家

浓情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