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老沛

<p class="ql-block">  把根留住。2023年6月2日,15岁的孙子李久安、12岁的孙女李昕亚第一次从遥远的新加坡回到了利洋老家,在爷爷的引领下,朝拜了祠堂,走访了族亲,祭奠了列祖列宗,老沛心中一件大事总算落地了!</p> <p class="ql-block">  老沛故乡利洋村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大家公认的风水宝地。村庄背倚的主山,巍峨雄壮,形如端坐的真武大帝,山顶被村民俗称为“玄帝头”,主山的左右还有两条顺延的山脉,形如龟蛇,环抱村庄。位于主山半山麓的主村,坐西朝东,视野开阔,放眼远眺,四周群山拱卫,万峰朝宗。除此之外,利洋村良田环绕,土地肥沃,山野广阔,树大林密,野兽珍禽时常出没,除了缺少一条较大河流之外,老沛家乡应该称的上是古田县杉洋镇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乡村。</p> <p class="ql-block">  因为时间的原因,加上族亲众多,所以儿孙们这次回乡省亲,就采用集中餐叙的方式进行。为此,老沛邀请了在家的八十多位族亲好友,在祖屋欢聚一堂,共叙亲情。</p> <p class="ql-block">  利洋村尾的砌石古廊桥,俗称“桥亭头”,是我们祖先在明代永乐年间,为构筑乡村风水,方便乡民出行而修建的民俗建筑。该廊桥是三百多里宁古古官道上,一座始终保留着明清时期建筑原貌的珍贵古迹;也是古田县杉洋镇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重要文物之一;此外,该廊桥的照片还登上清华大学张小军教授乡土丛书《蓝田》的封底。这些都足以体现我们家乡古廊桥的历史文化价值。该古廊桥于2018年12月被列入古田县人民政府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凤林祠,又称李氏宗祠,是李氏奉祀入闽始祖李诲的祠堂,位于古田县杉洋镇夏庄村西南。创建于唐天祐二年(905),周广顺元年(951)扩建,后又经多次修建扩建成现在规模。祠堂坐北朝南,木构建筑,内有朱熹手迹楹联:雪堂养浩凝清气,月窟观空静我神;还有著名书画家李若初壁画两幅;大厅主柱还保留有古代伏竹楹联趣对30余副。祠堂前原有直径0.6米,高4至7米的巨型石柱13根,现存9根;还有高0.8米,宽1.2米,长7米巨型石槽两条;以上两处石器都是北宋崇宁间(约1105年)古凤林寺的遗物。这些古迹文物,对于研究北宋建筑艺术以及闽东李氏入闽1200多年来的发展与壮大,都有很高的历史价值。1986年,凤林祠被古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为了领略闽东的秀丽山水,6月4日我们专程到屏南县的大山里,游览“天下绝景,宇宙之谜”的白水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