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湖.《抗洪组歌》五十年

庐山牯

<p class="ql-block">  1973年是令人难忘的一年,也是记忆中刻骨铭心的一年。</p> <p class="ql-block">  这年6月20日开始,暴雨先在修水一带肆虐,后扩大到抚河、信江、锦河中下游。这几条河的水位迅速上涨,入湖流量猛增,鄱阳湖受长江洪水顶托影响,下泄缓慢,水位急剧上涨,全省沿江沿湖地段进入了紧张的防洪排涝时期。自21日开始,南昌地区连下暴雨,当天降雨量达到155毫米(全省最大),22、23日暴雨区在原地徘徊,强度加大,到24日,四天累计降雨量已经达到560毫米。这次暴雨强度之大、历时之长、分布之广,是新中国成立24年来所罕见。南昌地区溃决的大小圩堤达221座,受淹受涝农田达116.54万亩,相当一部分农田颗粒无收。</p> <p class="ql-block">  时值初夏,鄱阳湖的水位超过警戒线,赣江洪峰仍在汹涌而下,鄱阳湖畔的恒湖靣临着巨大洪水的威胁。恒湖垦殖场创建于1961年9月,地处南昌市北郊赣江下游、鄱阳湖畔,距南昌市50公里,全场总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1万余人。1969年12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组建了福州军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1971年改称为江西省軍区农建师)。兵团第十团就设立在江西省恒湖垦殖场。这年兵团十团恒湖经历了巨大洪水的严峻考验。英勇的抗洪战士们与洪水搏斗,他们日日夜夜守卫在堤岸上。保护了大堤,保护了农田,大灾之年获得了粮食的丰收。在取得了胜利之后,江西生产建设兵团十团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重点创作了抗洪组歌。由张家鉴撰稿,周开佈作曲,陈修亮导演,宣传队全体人员参与创作演出。当年创作的抗洪组歌沒有留下任何影像剧照,只有开佈先生保存了完整的乐谱。翻开五十年前的乐谱,音符乐章、字里行间虽然留有太多的时代痕跡和口号式的豪言壮语,但饱含着对恒湖大地的热爱和兵团战士的豪迈情怀。</p> <p class="ql-block">  江西生产建设兵团十团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最初是由原垦殖场宣传队和分配到垦殖场劳动锻炼的大学生文艺骨干组成。70年4月,又从上海挑选了十余名有文艺才干的知青,在南昌十一中、二十一中、洪都中学、共大下放知青中吸收部分文艺骨干充实了宣传队。从此,这支充滿朝气的文艺队伍活跃在恒湖大地上。作品《抗洪组歌》凝聚着全队人员的心血,在南昌市工人文化宮参加汇演时获得极大荣誉,以致后来省农垦文工团重组演出时吸纳了这个节目。组歌演出时的造型呈金字塔型,有朗诵、合唱、独唱、重唱等;前面有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相结合的乐队,还配备了用铁皮焊接自制的贝大提琴;舞台声光则用了白铁皮、黄豆沙盘和电极棒等,模拟雷雨电效果。整个组歌气势恢宏,形式新颖,一气呵成,震动全场,至今令人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  创作抗洪组歌之前,兵团领导安排我们创作组去了大堤体验抗洪战斗的生活。大堤上兵团战士抗击洪水的英雄场面震撼了我们的心灵。站在堤内田里,能看到堤外湖面船上的白帆从头上掠过。抗洪抢险突击队都坚守在堤上,每个人都面临着生死考验。为了保护大堤的危险堤段,不让护堤石被浪涛冲走,年轻的战士们手挽手下水,用身体阻挡浪涛。有经验的老同志则在堤内手挽着手拨开草丛向前巡查,发现泡泉就立即报告处置。泡泉是大堤最危险的隐患,它会引起管涌。一旦形成管涌,就可能击溃大堤。处置管涌更是危险,要选择有经验的同志,将沙石袋塞进堤外湖中的管涌口。这是极其危险的工作。英勇的抗洪战士们与洪水搏斗十多天,他们日日夜夜守卫在堤岸上。无情的洪水不甘向抗洪战士示弱,水位仍急剧上升!十九米,二十米,二十点五米,二十一米!八百米险段危急!钱家湾堤坡危急!东江堤段危急!恒湖大堤危急!面对这危险的考验,抗洪战士的誓言是:抗洪抗到水低头!水不低头不罢休!</p>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英雄场景,可歌可泣。如何在舞台上表现?我们选择了组歌这样的表演形式。既能多角度表现抗洪战斗场景,又能充分刻画出兵团战士的英雄气概。撰写这个组歌的文字稿时,我参考了《长征组歌》以及《老房东查铺》等典范作品的模式,几经修改,终成文稿。周开佈先生为组歌谱曲。他为此沥尽心血。可以说这个组歌是他人生中的最大作品。开佈先生是一个自学成才的恒湖音乐家。他精通二胡和大提琴。在音乐上他有很高的造诣。他为人忠厚,年岁比我们长,却和我们亦师亦友。不幸的是,今年春节刚过,他永远离开了我们。我们怀念开佈先生,怀念我们在恒湖结下的珍贵友谊,怀念我们的共同作品。</p> <p class="ql-block">  《老政委巡堤》和《抗洪歌》可以说是这部作品的精华。〝风猛浪急夜茫茫, 我警惕地守卫在堤岸上。 浪花在脚下飞溅, 涛声在耳边轰响。 远处传来一阵阵脚步声, 一点点灯光闪闪亮。 灯光到处笑声朗, 老政委巡逻大堤上。〞〝抗洪!抗洪!抗洪水,保大堤。 抗洪!抗洪!向洪水夺粮食。 抗洪!抗洪!万人一条心,拧成一股绳。 洪水何所惧,众志能成城。 抗洪!抗洪!……〞</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是漫长的,是半个世纪。而今我们都已经年迈。恒湖舞台给我们的人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凝视乐谱,宣传队战友们的形象历历在目,我的老同学洪定协伏案在钢板上刻写那一串串音符,导演陈修亮苦思冥想如何提高整个舞台效果,周开佈老师总是不厌其烦的修改校正乐谱,胡泉源老师镇定自若的坐在乐队中间挥舞扬琴弹片指挥合唱,管绍基、韓泾华声情并茂的朗诵恒湖贊歌,连波用他的高音把老政委巡堤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战友们气势恢宏的演唱震撼了时空……恒湖舞台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增强了勇于战胜困难的信心,让我们的青春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示。</p>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战友,梦幻中你还会闪现抗洪的英雄场面吗?闲暇时你还会哼唱组歌的某个乐章吗?聚会时你还记得我们排练和演出这个作品的精彩场面吗?让我们把这些永远留在记忆中。</p><p class="ql-block">(本文献给参加这次抗洪斗争的勇士和宣传队的战友,缅怀抗洪组歌主要创作者周开佈先生 。作者:张家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