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 吃粽子 <p class="ql-block"> 端午食粽,是节日习俗之一。粽,即“粽籺”,俗称“粽子”。“籺”是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籺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籺,粽籺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馅料和箬叶等。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p> 挂香囊 <p class="ql-block">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p> 赛龙舟 <p class="ql-block">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p> 挂艾草 <p class="ql-block"> 挂艾叶菖蒲是中国民间节日习俗,在端午节以艾叶悬于堂中,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榻,有驱魔辟邪之神效。</p> 假期安全提醒 防溺水安全 <p class="ql-block"> 天气炎热,放假期间请您履行家长监护职责,不要让孩子单独玩水、游泳,同时做好孩子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p><p class="ql-block">学生牢记防溺水“六不一会”</p><p class="ql-block"> “六不”</p><p class="ql-block"> 一、不准私自下水游泳;</p><p class="ql-block"> 二、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p><p class="ql-block"> 三、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p><p class="ql-block"> 四、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p><p class="ql-block"> 五、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p><p class="ql-block"> 六、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p><p class="ql-block"> “一会”</p><p class="ql-block"> 学会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p><p class="ql-block"> 家长牢记“四知两必须”</p><p class="ql-block"> “四知”</p><p class="ql-block"> 知道孩子的去向;知道孩子的活动内容和范围;知道孩子的同伴;知道孩子的回家时间。</p><p class="ql-block"> “两必须”</p><p class="ql-block"> 如果孩子想跟小伙伴一起去野外玩水,必须当面坚决制止;如果孩子没有及时回来,必须立即外出寻找。</p> 出行安全 <p class="ql-block"> 外出活动时,请您看护好孩子,并确保孩子在您的视线范围内,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以防走失或发生意外事故。同时教育孩子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随处大小便等。</p> 饮食安全 <p class="ql-block"> 1、科学吃粽:粽子要趁热吃,尤其是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粽子不宜多吃,容易引起消化不良。</p><p class="ql-block"> 2、夏季炎热,小朋友们贪凉喜冷,喜食生冷瓜果、各类冷饮,容易引起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因此尽量不要吃刚从冰箱取出的水果,冷饮也不要一次大量进食,避免刺激肠胃。</p> 交通安全 <p class="ql-block"> 希望家长和孩子在骑乘摩托车、电动车时一定要戴头盔,驾驶其他机动车搭载孩子时,一定要系安全带,严格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共同教育孩子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要乘坐无牌、无证、超载、超速等非法营运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未满十二岁不能骑自行车,未满十六岁不能骑电动车。</p> 防欺凌安全 <p class="ql-block"> 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管教,要向孩子示范如何控制情绪,清楚告诉孩子哪些行为不容许,更不能使用暴力解决问题,避免让孩子玩网络暴力游戏或看暴力影视剧。多鼓励和尊重孩子,从源头上预防孩子欺凌和暴力行为发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b style="color:rgb(1, 1, 1);">最后,祝大家端午安康!</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