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6月15日,搭乘海南航空的客机经3个多小时的飞行,安全顺利抵达杭州机场。一直以来都是家人陪同出游的我,这次因为特殊原因,高考结束后自己跟随旅行团“独自”前往,体验“国潮江南”的独特风光🏃🏃🏃</p> <p class="ql-block">16日早餐后,我们乘坐大巴驱车前往</p><p class="ql-block">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拜谒中山陵!</p> <p class="ql-block">中山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据导游介绍,中山陵的墓址是孙中山先生生前选定的,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占地面积8万余平方米,于1926年春动工,1929年夏建成。沿着中山大道,我们进入陵园,正面博爱坊大理石牌匾上刻有“博爱”两个醒目的大字,字体端庄秀丽,寓意着孙中山先生的博爱思想。 但是博爱坊在修建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小“瑕疵”,更体现了先生的这一思想。</p> <p class="ql-block">中山陵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一路沿着主要建筑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拾级而上。从博爱坊到祭堂一共有392级台阶是因为当年孙中山先生逝世时中国的人口是三亿九千两百万人口,为了纪念孙先生,设计者有意而为之。中山陵的设计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32岁的青年才俊、建筑设计师吕彦直由于繁重的工作,积劳成疾,未能等到中山陵竣工就离开了人世。但他的设计风格和理念,使中山陵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p> <p class="ql-block">1929年5月28日孙中山灵柩(jiù)由北平南移抵达南京,公祭三天后,1929年6月1日举行了奉安大典,正午12时,将孙中山先生灵柩葬于墓室下墓穴内。为迎接孙先生灵柩,从南京下关码头至中山陵修建了迎柩大道——“中山大道”。灵柩所过之处都以“中山”、“逸仙”命名,以示纪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为公”是孙中山“民权”的解释,也就是国家政权为民众所共有,与封建社会“家天下”的思想是截然不同的!</p> <p class="ql-block">从中山先生的祭殿出来,抬眼望去漫山碧绿,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高大的树木排列有致,仿佛是先生的卫兵与仪仗,非常壮观。从山下往上走的时候,只见台阶不见平台,说明革命的道路是艰难的坎坷的,要砥砺前行;而从山上往下看的时候,尽见八个平台不见台阶,游人在平台上闲适的观赏美景,正在安享国父中山先生的革命成果。</p> <p class="ql-block">中山陵之旅,带给我不仅仅是饱览美景的喜悦,更多的是深深的思考,对民族的热爱,对领袖的敬意,作为记忆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愿先生的精神永放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