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碱粽是福建,广东一带的地方传统名小吃。</p><p class="ql-block">从我记事起,每年的六月初二,妈妈总会包一些肉粽和一些碱粽。小的时候,我以为六月初二这一天,全中国的家庭都是包这两样粽子。直到长大之后,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才知道包粽子的习俗是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更让人惊奇的是越往北的人家,他们并不吃咸粽,更不会包碱粽,他们喜欢包一种叫蜜枣的甜粽子。原来这就是所谓的“同城不同俗”吧。</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年端午至,这是爸爸离开的第一年。在乡下,如果某家有亲人故去,那么前三年,本家是不兴包粽子的,邻居或者近亲会送来粽子,以寄对故人的哀思。独身一人的妈妈在端午之前从家乡来到了我的城市。她随身带来了一把老家才有的新鲜竹粽叶和粽绳。她说,趁我现在还能动,给你包点碱粽吧。能多吃一年是一年。”“嗯”,闻着粽叶的自然清香,我的心隐隐抽痛着。</p> <p class="ql-block">为了包碱粽。妈妈前一天晚上就开始做准备工作。首先她把圆糯米洗净,然后加上一勺子食用碱,用勺子把碱和米拌匀,盛上刚好没过糯米的凉水,盖上盖子放置一边。然后把粽叶散开泡在水里,用海绵,把粽叶的正面和背面刷洗干净。再用剪刀,把粽叶的叶尖和叶头剪平。收拾好粽叶之后。她又把成捆的粽绳放在锅里煮软。老家习惯用的粽绳是自家栽种的棕榈叶子,把叶子中间的细骨撕掉就变成两个宽窄一样的细条,然后把细条捆成捆放盐水里煮软,就可以使用。当年用不完的绳子可以晒干,来年再用。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是跟着爸爸一起去砍棕榈叶,小孩们一人拿一扇带柄的叶子,张开的大叶子像一把绿色的大扇子。小孩们有的把绿扇子扛在肩上模仿铁扇公主,有的把扇子绑在后背自创一些稀奇苦怪的角色,然后模仿电视剧里面的打妖降魔的情节,在山野田间玩闹嘻戏。如果说粽子的味道是味蕾上温情的记忆,那这些因为包粽子而引发的童年趣味就是人生无法重拾的幸福印记。</p> <p class="ql-block">城市的早晨总显得更早一些。还未熄灭的路灯映照着惨白的上空。妈妈已经开始起床准备包粽子了。她把昨天泡好的糯米虑干水份,把粽绳分成十个或者二十个一把,让绳的顶端对齐并打个结。然后挂在挂钩上,一切就绪,可以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妈妈熟练的拿起两个粽叶,一长一短叠放着,叶头朝左,叶尾朝右。左手托在粽叶三分之一处,右手捏住棕叶的二分之一处,只见右手往左边一转,粽叶就成了一个立体的三角,然后用勺子把米放到三角形粽叶里面,放到八分满,用勺子把米轻轻压一下,不需要太用力,然后把上面的粽叶往前面一盖,绑上粽绳,一个不规则四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妈妈像一个魔术师一样,不一会儿功夫就把粽子包好了。粽绳串下面那一个个鲜绿清新的粽子,那一个个饱满母爱的绿铃铛撞响了内心深处的那口钝钟,发出沉闷、深远、疼痛的回响。</p><p class="ql-block">妈妈把粽子放到高压锅里,按上时间,显示屏上显示“55分钟”。“月,我记得碱粽要压两次55分钟,对吧,上次我跟你爸在这,是这样做的。“是的,要压两次55分钟。”粽子的清香,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溢出锅盖,溢出厨房,溢满整个房间,我不知道另外一个世界的爸爸能不能闻到。他是否会如往年一样笑眯眯的点评道:“今天的粽子包得好,又黄又糯,绝对合格。”</p> <p class="ql-block">粽子出锅后,妈妈把粽子放到藤篮上,让它自然凉凉。待到粽子完全冷却,妈妈用剪刀剪了四个粽子。把粽子放到盆里,盛满没过粽子的凉水。让粽子自然放上五到十分钟。记得以前每一次吃碱粽,爸爸总是要反复叮咛,一定要浸过凉水才能吃,不然碱太浓,吃多了对肚子不好。妈妈剥开浸好的碱粽。黄澄澄、软糯糯的粽子窝在盘子中央,妈妈拿出白糖撒在粽子上面,亮黄色糯粽映衬着闪着碎光的白糖,中国的美食总在不经意见显现着自然山水的立意。迫不及待的用勺子舀起一角,还未入口,仿佛已有古人的“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的清凉感。</p><p class="ql-block">碱粽,在百科里面只是生硬的记载着,一道闽南传统名小吃。但是对我来说,它承载着何止是味蕾上的浅薄记忆。它诠释着父母对儿女博大深厚的爱、寄托着生人对故者的哀思与思念、是生命里珍贵而独特记忆。</p> <p class="ql-block">碱粽的做法</p><p class="ql-block">1、将圆糯米洗净加适量食用碱,加水至盖过米,浸4~8小时。</p><p class="ql-block">2、粽叶泡水约30分钟后洗净,沥干备用。</p><p class="ql-block">3、圆糯米至少泡8个小时后再将水分沥干,观察米粒呈微黄色即可开始包。</p><p class="ql-block">4、取粽叶并将其折成三角袋口状,再加入2.5大匙的米粒,包成粽子状后用绳绑好,注意别绑太紧。</p><p class="ql-block">5、碱粽用高压锅压1个小时左右,剥开粽叶检查,米粒完全融合成黄黄的稞就做成QQ的碱粽了。</p><p class="ql-block">6、碱粽要放凉之后食用,吃之前把整个粽子(带粽叶)放到凉水里浸泡3--5分钟,然后洒上白糖或者蘸蜂蜜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