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端午放假通知

兴林大火

<p class="ql-block">各位家长:根据国务院通知,今年端午节休息三天(6月22、23、24日),25日(星期日)上班。</p> <font color="#39b54a">端午节的由来</font><br><br>“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端午”(端五),“中正”也,这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端午由来的众多说法中,最广为流传的是纪念屈原一说。相传古时楚国人不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为避免屈原肉身葬身鱼腹,人们自发荡舟江河以驱散鱼群,或投米团入江中,以求得屈原肉身的保全。后来每年五月初五,这个风俗也随之流传下来,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和吃粽子的习俗。<br><br><br> <font color="#39b54a">赛龙舟</font><br><br>赛龙舟,是端午节传统的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其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人们划龙舟以纪念之。 <font color="#39b54a"> 挂艾叶菖蒲</font><br><br>挂艾叶菖蒲是中国民间节日习俗,在端午节以艾叶悬于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戴之,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榻, 有驱魔怯鬼之神效。 <font color="#39b54a">食粽子</font><br><br>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甚远。 <font color="#39b54a">佩香囊</font><br><br>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端阳以四色线系臂,并佩戴香囊,小巧玲珑精致可观。 <h1><font color="#ed2308">安全注意事项</font><br><br><b>一.谨防溺水</b><br><br>1.谨防溺水天气炎热,很多泳池和水上游乐设施开始启用,放假期间请您履行家长监护职责,不要让孩子单独玩水、游泳,同时做好孩子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家长要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br><br>1、不私自下水游泳;<br><br>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br><br>3、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br><br>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br><br>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br><br>6、不盲目下水施救。若发现有人落水,立即向周边大人呼救并及时报警,坚决防止溺水事故发生。<br><br><b>二、预防传染病</b><br><br>夏季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流感高发期,请您教育、督促幼儿多喝水;饭前、便后、户外活动后用正确的方法洗手;不吃生冷食物,通过多种形式向幼儿讲解卫生防病知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尽量避免带幼儿到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活动。<br><br><b>三、食品安全</b><br><br>食品安全科学吃粽:粽子要趁热吃,尤其是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粽子不宜多吃,孩子更不能多吃,易引起消化不良;蘸着白糖吃可以保护胃粘膜。<br><br>夏季炎热,不少小朋友贪凉喜冷,喜食生冷瓜果,各类冷饮,容易引起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因此尽量不要吃刚从冰箱取出的水果,冷饮也不要一次大量进食,避免刺激肠胃。<br><br><b>四.外出安全</b><br><br>外出活动时,请看护好孩子,并确保孩子在您的视线范围内,以防走失或发生意外事故。教育孩子不在马路上玩耍,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并看清红绿灯标志、危险标志、禁止标志,注意上下车时的交通安全。<br><br>夏初是蛇类等爬行动物活动的旺季,一定要多加注意防范蛇虫出没,如遇被咬伤情况及时报备就医。<br><br>五、用火用电安全<br><br>教育孩子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玩插座、开关,不玩火,不玩电和燃气,远离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同时,教给孩子自我防范与自护自救的方法,杜绝一切触电、火灾事故的发生。<br><br><div align="center">端午节承载了千百年来,<br><br>中国人特殊的情感,<br><br>炎炎夏日,艾草衔香,<br><br>杨店小学提前祝愿大家<br><br>端午节安康!<br></div><div align="right"><br>宜阳县锦屏镇杨店小学</div><div align="right"><br></div><div align="right">2023年6月21日</div><strong></strong></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