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 菜 园 之 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家有四块小菜地,两处住宅的楼前各一块,居住小区后面“开心菜园”里有一块,再就是老家的小院子了。一位老同事曾开玩笑说“你现在可以称得上是地主菜农了”。其实,乍一听不少,总共也不过五六十平方米。就是这么几块小菜地,经常弄得人手忙脚乱,疲于奔波。但是,它给人带来的快乐也真的是妙不可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前一个双休日,先是收获了圆葱、大蒜、芹菜和卷心菜,又割了一茬韭菜,接着是开垄、施肥,栽上自育的小葱,种上了几垄黄瓜。拾掇停当,便又回到了老家。推开院门,映入眼帘的是茁壮茂密的紫薇树,偌大的树冠遮掩了大半个院子,每当看到它,就会想起一家人围坐在树下乘凉的情景。去年的一场急风骤雨,把院中的石榴树弄折了,今春新栽植了一棵小石榴,眼下最多也就一米高,好几朵火红欲燃的花儿绽放在枝头,格外耀眼夺目;百合花成串的花蕾,含苞欲放,花开时满院子都被浓郁的香气包围着;栽种了三年的猕猴桃已接近盛果期,结下密密麻麻的果子。早听人说要适时疏果,那样桃子大,也利于它的发育,不影响来年坐果,眼看着枝蔓上累累的果实,无论如何也不忍下手。两个月前为了这几株猕猴桃,专门焊接了一个钢架,在上面绑扎了竹竿,猕猴桃的藤蔓缠绕着向上攀爬,看样子用不了多久就会爬满整个棚架,成为遮阴避阳的乘凉地。芸豆、黄瓜、茄子长势良好,过几天就可以陆续采摘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到达崂山,已是临近中午时分。由于较长时间没有下雨,小菜园里的蔬菜不仅有点儿蔫,还遭受了虫害(俗称迷虫子)。到家后立马开始打药、施肥、浇水,修剪桂花和竹子——大半个月没来,竹子长得二层楼那么高——,也是忙得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所幸的是,从傍晚开始下雨,整个夜晚都没有停,翌日早上醒来步入小院,院子里散发着淡淡的泥草香,被雨水冲洗后的小菜儿们一片清新,树叶上、菜叶上都托着晶莹的水珠,青翠欲滴,甚是可爱。小葱、茴香、辣椒和生菜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刚钻出地面不久的油菜苗相互依偎着,绿绒绒的一片;有的丝瓜须蔓已攀附在竹竿上,有的在努力向上伸展着,让你感受到蓬勃旺盛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曦园菜地里的土,沙石较多。为了改善土壤,曾先后几次从老家带来熟土、松根土和羊粪,改造后的土壤越来越肥沃,当然,种菜的经验也在不断地积累。菜苗有的是自己培育的,有的则是去集市上精挑细选购买的。实践证明,“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缺一不可,用心体悟并恰当运用八字要诀是种好菜的关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看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辈们成年累月、没日没夜的在地里忙活,日子过得还是很紧吧,就曾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远离农村,不跟土地打交道,这一梦想后来倒是实现了,此后若干年在外面奔波劳碌,经历沧桑。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悄然发生着变化。从追求住高楼,到梦想住平房,从厌恶黄土地,到羡慕农家乐,不知不觉中思想和行为都在不断地移位,转了一大圈,似乎又回到了原点,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犹如水自流一般,心之所向,依旧是生我养我的故乡。上小学那会儿曾搜肠刮肚地写家乡巨变,写泥土的芬香,其实当时什么感觉也没有,而现在却实实在在的闻到了泥土的味道,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其实,种菜不仅是为了满足自己吃着放心用着方便,更重要的是享受种菜给人带来的快乐。从翻地整畦、下种栽苗、施肥浇水、疏枝抹茬、拿虫打药(收获前两周停止用药),最终收获成果,这个全过程就如同陪伴着孩子成长,尽管有苦有累,但更多的是收获了欢欣,充满着希望。自己吃不完的疏菜,可以分给亲友,挨畦种菜的邻居,交换着蔬菜,交流着心得,增进了友情。作为我们,最大的受益是生发了退而不废、老有所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每当看到饭桌上自己的劳动成果转化为可口的精美菜肴的时候,自足自乐的心情难以言说。</p><p class="ql-block"> 朋友,一起来种菜吧,你会在收获放心蔬菜的同时,得到不一样的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20日孙克森记于曦园</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