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来历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天中节等,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最早是为了祭奠含恨死在汨罗江中的屈原。</p> 放假通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温馨提示:请大家留意端午节放假时间,节假日期间注意安全,平安文明过节。</span></p> 端午习俗 <p class="ql-block"> 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彩,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p> 划龙舟 <p class="ql-block"> 划龙舟历史悠久,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如请龙、祭神。在端午前要择吉日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p> 挂艾草与菖蒲 <p class="ql-block">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菖蒲插在门口可以避邪;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p> 佩香囊 <p class="ql-block">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p> 端午食粽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食粽子,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p> 安全教育 <p class="ql-block">1.防溺水安全</p><p class="ql-block"> 请家长们做好孩子的防溺水安全监护工作。教育孩子做到: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儿童不擅自下水施救。</p><p class="ql-block">2.防诈骗安全</p><p class="ql-block"> 预防诈骗要牢记“三不一多”原则,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p><p class="ql-block">3.交通安全</p><p class="ql-block"> 加强安全意识,孩子外出活动一定要有家长陪同,并注意交通安全;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卫生,注意文明礼仪;教育孩子在家中不接触不安全物品及电源,谨防意外事故的发生。</p><p class="ql-block">4.居家安全</p><p class="ql-block"> 不让孩子独自一人在家,以防发生意外事故;教育孩子不攀爬阳台、门窗或其它高处,不玩插座和开关,不玩打火机和点着的蚊香,不玩尖锐或易碎的物品。家长要及时关闭煤气阀门,严防煤气中毒。</p><p class="ql-block">5.饮食安全</p><p class="ql-block"> 节日期间提醒孩子不暴饮暴食,防止急性肠胃炎的发生,避免生、冷、硬的食品,注重绿色健康饮食习惯。</p><p class="ql-block">6.预防疾病</p><p class="ql-block"> 放假期间,提醒孩子保持有规律的作息,不要长时间看电视、电脑;补充足够的水分;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预防病从口入。根据天气的变化带孩子外出适度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端午节,一个承载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特殊情感的节日,夏日炎炎,粽叶飘香,泗张小学全体教职工祝愿大朋友、小朋友:节日快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