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小朋友,你知道二十四节气中哪一个是最早被确定下来的吗?是的,它就是夏至。夏至的地位非常重要,“至”是极的意思。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因此,北半球的各地在这一天的白昼时间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天。</p> 夏至三候 <p class="ql-block">一候 鹿角解</p><p class="ql-block">古人认为鹿的角属阳,而夏至明气生、阳气,鹿角便开始脱落。其实,鹿角有再生能力,每年都会生长、死亡、脱落、再生。夏至前后,正是鹿角自然脱落时。</p> <p class="ql-block">二候 蜩始呜</p><p class="ql-block">是指知了,也就是鲜。夏至后,肆会不停地嗎叫,增添了夏日气息。蝉,一生蛰伏地下,成熟蜕壳后,生命短暂,依然登上枝头,蝉鸣自欢,不默而死,留下蝉蜕清透,良药不凡。</p> <p class="ql-block">三候 半夏生</p><p class="ql-block">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夏重后逐渐生长起来,可以在山坡,溪边、阴湿的草丛或树林里找到。半夏开出的花是黄绿色的。</p> 夏至天象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小朋友,如果你喜欢观察星空,那你可能会发现,在春分、夏至的夜晚,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正好旋转了90度。在黄河流域,晚上10点左右,春分斗柄指向正东,夏至斗柄指向正南。神奇吧!</p> 夏至习俗 <p class="ql-block">食面</p><p class="ql-block">"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时节,很多地方有吃 “过水面”的习俗。过水面就是凉面条,在炎炎夏日吃一碗,别提多凉爽啦!</p> <p class="ql-block">祭神祭天</p><p class="ql-block">在古代,夏至节的隆重程度不亚于端午节。从周代开始,每逢夏至日,朝廷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神仪式,以祈求消灾年丰。每逢夏至日,各地农民则忙着祭祀神灵,名曰“祭天”,以祈求风调雨顺。这祭天也南北有别,北方人多求雨,以防干旱;南方人多求晴,防止涝灾。</p> <p class="ql-block">忌有雷雨</p><p class="ql-block">在民间,尤其对于农民来说,是最忌怕在夏至日这天有雷雨天气。民谚称:“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逢雨,三伏热。”这对于靠天吃饭的农家人来说,无论是干旱还是伏热,都是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的。所以,在旧时,人们希望在夏至里别打雷、别下雨。</p> 夏至花果 <p class="ql-block">石榴花开</p><p class="ql-block">石榴花颜色艳丽,十分夺目,古人以它红色热烈的花朵象征日子红红火火。出于由衷的喜爱,古人还常常把它写到古诗词中。石榴花不仅好看,还能入药,是古代深得人心的一种花。</p><p class="ql-block">杏子熟了</p><p class="ql-block">杏子熟了,黄黄的杏肉非常好看,香味也十分独特。</p><p class="ql-block">不过,杏子不能吃太多,苦杏仁也有毒,不能直接吃。</p> 夏至诗词 <p class="ql-block">《夏 至》 </p><p class="ql-block">宋 范成大</p><p class="ql-block">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p><p class="ql-block">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p><p class="ql-block">这首诗的意思是:大人们腰间挂着李核敬祖先,粽丝系在手臂上求安康。应节的物品竞相随着风俗呈现,老人家慈祥地看着孩子们在祭祀现场打闹。又是一年夏至至,祝愿大家诸事顺遂,身体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