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紧张并充满渴望的四年大学学习生活从此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每天早上六点,《东方红》及《国际歌》广播象起床号一样准时响起,外婆与同学们立马起床,开始了早锻炼活动。《东方红》与《国际歌》每天一起连着放,由于两首歌的歌词“中国出了个大救星”与“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之间互相“矛盾”,后来引发了一场“有趣”的学生与党史老师的对话,这个是后话。</p><p class="ql-block"> 带着英语单词本走出校门,沿着校园外的环湖石板路跑上一圈,十多分钟就过去了,然后开始了每天的“晨练后背单词”。</p><p class="ql-block"> 凤凰树下的小石板路,块块留下外婆的足迹,玉兰树的花芳天天陪伴着外婆的晨读。</p><p class="ql-block"> 虽然此时中国开始了拨乱反正,混乱的文革日子刚刚过去,粮油肉蛋供应还不是很充足,但国家对大学生的伙食供应还算不错。每天早餐都能吃上馒头,偶尔早去排队,还能买上一、二根油条。猪肉还是凭票供应的,每人每月能吃上八块红烧三层肉,这对于外婆及同学们,也算是一种特别的伙食改善。以至于外婆她们毕业后的每次同学聚会,红烧肉成为了必点菜,以此怀念当年的大学生活。</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