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首先谈谈观察到的有趣的设定:纳美人头发上的接口、小尾巴、六条腿的生物、生物身体上的接口;会发光的植物,有置身海底世界的感觉……</p><p class="ql-block">卡梅隆团队为这个精彩绝伦的潘多拉世界不遗余力,不仅为纳美人设计了一套语言系统,连动物也有特定的语言系统,对于服化道的把控更是精益求精。</p><p class="ql-block">特别想说(吐槽)的一点是杰克征服魅影之后,那个之前被他驯服的小飞龍会怎么想?</p><p class="ql-block">按潘多拉星球生物的设定,当二者对接成功就意味着“一生只为一人”的双向关系已经建立,小飞龍把它一生只为的那一个人忘掉是不可能之事。已经建立了深刻的联系;最怕的就是被抛弃。</p> <p class="ql-block">只因自己恰好不是那个象征“伟大”的魅影;</p><p class="ql-block">而自己的主人又恰好是宿命论预言下的“魅影骑士”。</p><p class="ql-block">阿凡达的故事是空洞的,人类动用武力的态势出现后,那么历经数年制造阿凡达的意义何在?</p><p class="ql-block">为了研究出一套纳美族人的生存方式与潘多拉星球生物样本集?</p><p class="ql-block">既然想要灭绝人口,文明的留存还有什么意义呢?</p> <p class="ql-block">牵制地球舆论?地球生活遭遇严峻威胁下,人们才不会关乎远在天马座的潘多拉星人的生死。</p><p class="ql-block">在宇宙的尺度下,从资本主义标准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说,发现即进攻是最聪明的选择。</p><p class="ql-block">这个方面的探讨我很喜欢刘慈欣在《三体》中的处理。</p><p class="ql-block">让我们重温赫赫有名的黑暗森林法则吧:</p> <p class="ql-block">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一个带枪的猎人,像幽灵一样在森林中潜行,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要小心翼翼:必须小心,因为森林之中到处都是带枪的猎人,如果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就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猜疑链的作用下,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p><p class="ql-block">在《三体》的世界观中,地外文明在发现新的文明后,上来就是一顿揍,根本不废话,唯一考虑的问题就是“时间”问题。</p> <p class="ql-block">三体人一方面用智子牵制地球,一方面火速进军地球;</p><p class="ql-block">歌者文明更是简单利落,二向箔直接降维打击。</p><p class="ql-block">怕不怕?</p><p class="ql-block">怕有用吗?</p><p class="ql-block">毁灭你,与你何干!</p> <p class="ql-block">就《阿凡达》而言,简单的故事背景放在地球一些区域完全可行,西方白人移民新大陆屠杀原住民的戏码又重新上演。宏大的设定用来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可以理解成卡梅隆为资本书写的一封道歉信吗?</p><p class="ql-block">《阿凡达》整部电影我最喜欢部分的就是杰克征服魅影后去求助“圣母”救助植物学家的一场戏。好就好在没有救活她,伴随着一句“我看到圣母了”而死去。</p><p class="ql-block">这个时候“圣母”这个符号恰恰在她去世后更大化了,并没有因为她的“失灵”而失效;反而因为她的“失灵”使圣母这个形象更加崇高。因为纳美人眼中的“圣母”是真正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信仰不只是一个对象,当你开始崇拜时,信仰就会随之产生。</p><p class="ql-block">反而现在看后现代种种被包装起来的“信仰”,总有一种失真,那是被谎言建构起来的“信仰”。</p><p class="ql-block">观看这部电影影只需于大荧幕前沉醉在潘多拉星球精彩纷呈的绚烂世界之中。</p><p class="ql-block">享受这件艺术品,便是对这部里程碑最大的回报与尊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