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之好为哪般

味道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秦晋之好为哪般</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刘志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春秋战国八百年,七雄争霸战火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纵横大剧天天演,为何秦晋好千年。</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陕西和山西分别简称秦和晋。这两个简称源自春秋时期各自的诸侯国名,至今仍在沿用。延至今日新人结婚,婚礼上人们常送的一句祝福就是“秦晋之好”“喜结良缘”。这句话更是让“秦晋之好”这个吉词美名远扬,成了寓意深远而且永不过时的一句吉祥话。</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说到这里,你是否好奇,难道春秋时期只有秦晋这两个国家有过联姻吗?还是他们之间的联姻没有政治上的勾兑,真正是男欢女爱,两情相悦的纯朴爱情,可以托付终生,执手相携到地老天荒呢?抑或是这两个邻居关系铁到互不侵犯,和平共处?否则,这句约定成俗的祝福为什么不是燕赵之好,也非齐楚之好?即使是同为一河相邻的河南河北,也没有留下冀豫百年的成语?</p><p class="ql-block">追根溯源,能为这句话做注解的根由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一是三度结姻缘。春秋初期,晋国是仅次于周王朝的第一大诸侯国。按当时的规制,天子食邑千里,诸侯不得超五百里,而晋国却以天子至亲的身份,食邑“崤陕以东”七百里。而同期的秦国不仅国小力弱,且偏居西隅,南有强楚威胁,西北又被上百个更加荒蛮落后且不安分的“戎狄部落”包围。在这种情况下,秦国为了发展壮大,就制定了一个“东出”的战略计划。但实施“东出”战略,就得先有个“靠山”。秦国瞄上的“靠山”就是当时诸侯里最为强大的晋国,这也因为晋国是横亘在他“东出”路上必须迈过的第一道“门坎”。</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战略目标确定之后,战术策略就是第一要素。当时秦国尚弱,遂选择以联姻的方式交好晋国,抱上这条“粗腿”。为和晋国联姻,秦国先有秦穆公以“藩属”“下臣”的身份低姿态向晋国求取公主,又有嬴好任将女儿嫁给晋怀公,随后又嫁女给晋国公子重耳。这三段姻缘对秦国来说,虽然没有马上得到实质性好处,但攀上了高枝,就等于抬高了自己的威势,一则营造了全力发展自己的环境,二则还为秦国提供了介入晋国国事的机会。其后晋国发生内乱,秦借机出兵帮助平定判乱,顺势将自己的女婿重耳推上了王位。其实,抛开联姻的重大政治收益不说,顺势而为的意外收获也不少。有一次,秦国未经晋国同意,擅自对中原小国“郑”采取了“特殊军事行动”,这一做法无疑是动了晋国的政治奶酪,遂遭到晋国报复式的打击,导致全军覆没,将领被擒。这时重耳已经谢世,但这位曾经先嫁其侄,后嫁重耳的老皇妻利用自已“先皇后”的身份,偷偷释放了被俘的秦军将领。这场“崤之战”也为秦晋之好画上了一个句号。</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从这个角度讲,所谓“秦晋之好”的联姻,更多都是政治游戏,结亲也只是斡旋国事的润滑剂。事过情终,何来真正的“百年好合”呢?当然,对于老百姓而言,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联姻,两国结亲,总是利于和睦相处,一定时期内的天下太平,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当然挺好。</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p class="ql-block">二是数度济粮荒。</p><p class="ql-block"> 秦人素来擅长游牧,起初因为养马有功,被周孝王赏封秦地。秦襄公时又因救驾有功,被封了诸侯。其后睦晋强兵,大胆改革,广纳天下贤才,不拘一格用人才,国运日盛则势所必然。特别是在秦穆公执政时,发现虞国的百里奚是个人才,遂以五张羊皮的价格将其买到秦国,并拜为宰相,辅佐秦穆公迈上了富民强国的快车道。原本强大的晋国则因为循制守旧,权贵门阀互为壁垒,社会阶层固化,改革乏力,国势渐趋衰颓。某年晋国发生粮荒,无奈之下向秦求援借粮。但因为此前晋国公子姬夷吾曾向秦穆公承诺,若能帮他回国上位,就把河西之地割让给秦国。谁知事成之后,夷吾却言而无信,耍赖不给河西之地。这件事让秦穆公记恨在心。面对晋国的请求,当时摆在秦穆公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是报复晋公子夷吾食言的前怨,并可趁晋国粮荒之危发兵攻晋,收复河西之地。二是借粮于晋,借以收服天下民心,进而谋取征服中原的宏图大业。权衡利弊,秦穆公听取了百里奚的建议,答应借粮于晋。于是就有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壮观的一次救援行动,轰轰烈烈的泛舟之役开始了,从秦都雍城到晋都绛阳城,长达五百里的水陆两道上全是秦国往晋国运粮的舟船车马,浩浩荡荡,络绎不绝。秦国这一以德报怨的非常之举,一下子改变了中原各国原来对秦蛮的鄙夷印象,也极大的笼络了晋国民心,不仅为其后秦国争夺固属于晋国的河西之地打下了道义基础,更为挺进中原,一统华夏开辟了政治上的與情先导。强弱势转,若浪淘沙滩,一切都发生在不经意间。</p><p class="ql-block"> 秦国向晋国借粮以后次年,秦国又遭遇了饥荒,于是又向晋国借粮,结果晋国不吃水了就填井,不但不借,反而乘机攻秦。秦穆公对晋国这种忘恩恩负义的做法大为恼火,亲自上阵,大败晋军,并乘胜夺取了晋国的河西之地。世事就这样玄妙,因果皆在冥冥中还报。秦晋两军激烈混战,秦穆公一度被晋军包围,差点被俘。就在这危急时刻,突然冲来一队人马,数量有三百之多,帮秦穆公解围脱了险。原来这是当地的晋国农民,他们因之前受过秦国济粮之惠,一直心怀感激,听闻秦穆公被困有难,于是赶来相救。这不但救了秦穆公一命,还使战局转危为胜。这就是民心向背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其实此后两国之间还有过几次借粮互济,虽说当时的借粮都是买卖关系,但在古时农耕条件下,灾荒不由人,如果连续两年大旱,就有可能造成人吃人犬吃犬的悲惨后果。若无外济粮源,饥民变乱,也会影响朝堂安全。粮食问题就是政治问题。剔除政治谋略因素,能在关健时刻出手济粮,其功远胜联姻。</p><p class="ql-block"> 至于两国之间的兵戎相见,却似家常便饭并不鲜见,秦攻晋咄咄逼人,晋伐秦英勇无畏,著名的河曲之战,崤之战却也差点让秦全军覆没。如此你来我往的拉锯战反反复复延续百年,互有胜负,几乎是打了个平手。但总体趋势是秦国实力越来越强,晋国却因为内部矛盾积弊日深,越来越弱。三家分晋以后,曾经强横一时的晋国最终被秦国吞并。从春秋至战国,在这数百年的时光中,秦晋联姻的美好光景远没有杀伐征战的年份多。秦吞晋地,即便够不上血海深仇,但无论如何也算不上百年好合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真正促成秦晋之好的,还是源于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互换家园。</p><p class="ql-block"> 据《史记·魏世家》记载:“六年予河东地方四百里,也是在魏昭王六年(公元前290年),魏国迫于秦国压力,献河东四百里土地请和。秦昭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86年),秦国派司马错进攻魏国河内。迫于军事压力,魏国主动献出了郡的治所城市安邑,这标志着秦国完全占据了河东郡。”</p><p class="ql-block"> “秦国鼓励人民迁往河东郡,平民迁河东赐爵位一级,罪犯愿迁往河东的,其罪赦免。河东的魏国人全部迁往关中平原,学习秦国的法治,成为新秦人。”</p><p class="ql-block"> 可能有人会说,这个魏国已经是春秋之后的魏国了啊,与晋无关。是的,此时的国名虽然由晋换成了魏,但地还是这块地,人还是这方人,三国分晋之后的魏赵韩不是还习惯称为三晋吗?对百姓而言,最在乎的是安身立命故土家园,所以,晋之后的魏人,仍习惯性把自己当成晋人。这个互换家园的政策,彻底打乱了人与地域归属互依的概念,化解了秦晋两国数百年间郁结的仇恨忿怨。你种着我的土地,我住进你的家园。对故土亲人的热恋,转化为一河之隔两地人的共同情结。于是,过往的政治联姻也少了阴谋戾气,人们会更加怀念联姻期间的种种美好,济粮度荒的佳话也念念不忘。两地的方言、生活习惯不仅没有因黄河而阻隔,反而因河而融为一体,情更切,心更贴。家园互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地一家亲的情缘最终在民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p><p class="ql-block">至此,“秦晋之好”才真正地成了一句民间喜闻乐用的祝福成语,进而成了一个代表中华民族特殊文化内涵的符号。</p><p class="ql-block"> 吾之推论,你赞成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