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花甲庆生有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遥望苍穹,浩瀚无垠,光阴似箭,转瞬进入了难忘的公元2023年6月15日,对于我个人来说,也迎来了花甲周年。这天,独自度过了一个孤独与温馨交织的庆生日。蓦然回首,人生不过几十载,自己在浩渺无尽的时空中,仿佛极其微小不见经传的尘埃,已经跌跌撞撞、懵懵懂懂的划过了60年岁月之旅。屈指算来,人生已过了约三分之二。</p><p class="ql-block">之前,妻女爱婿就惦记,备齐了礼物及美酒,搭载新时代科技列车,千里之外,捎到了我面前。于是,得以在庆生之时,顿生雅兴,自行拾掇了两样可口的下酒菜,孤家寡人般地自斟自饮起数杯美酒。在感恩妻女爱婿创造了这一尽享独处时光的同时,也心怀无比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更有对自己人生过往的无限感慨和惆怅。</p><p class="ql-block">首先,父母养育之恩铭记心间。古语云,儿女生日,就是母亲受苦之时。自从儿子逐渐成熟,特别是到了知天命年龄后,更是深知父母养育吾等之辛苦,抚育吾等之不易。此时此刻,回味自己也身为人父,更是亲身感受到了父母在子女健康成长和未来命运所应有的作用,其影响是多么的深远重要和不可替代啊。我那慈爱的老母亲就在辞旧迎新之际,没能抵抗住可恶新冠病毒的侵袭,怀着对儿女不舍、对美好生活留恋,永远离开了我们。虽然也有半年光景了,但是,时至今日,我每次到老虎台办事时,仍然感觉母亲还在她住所里,翘首期盼儿女们的到来,也时常在梦里与她老人家相见。常常听到有人说,父母养儿小,儿养父母老。心智等各方面健康的为人父母者,绝大多数都能做到养儿小。可是,试问,有几人作为儿女的又能真正做到贴心的儿养父母老呢?我们的长辈大多养育了若干子女。但是兄弟姊妹之间,在赡养老人问题上,没有几个能无怨无悔、尽心尽力的,更多的是互相攀比,推诿扯皮,斤斤计较。轮到我们这一辈日渐需要赡养了,可大多又是独生子女。可想而知,独生子女在赡养老人问题上,虽然攀比的概率很低,但是由于他们被生存空间、生活压力等沉重负担,折磨的透不过气来,举步维艰,心有余力不足。既要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赡养他们夫妻双方的老人。实属分身乏术。更有甚者,有的还要道德捆绑父母充当不仅免费而且还要出力搭钱的保姆角色。所以,我们首先就要有心理准备,然后自我安慰,沉着应对即将衰老的困扰。只有看淡一切,坦然从容,别无他求,才不会给自己平添无谓烦恼和忧伤,才不会感到无谓失落。</p><p class="ql-block">其次,成长经历之思萦绕心头。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成员选择了忘记过去,那就意味着对这个国家民族发展史的背叛。同理,作为每一个人来说,如果他对自己个人成长经历选择遗忘,那他就不会自我总结人生旅途中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也不会主动完善过去所留下的未尽事宜,弥补自身所存在的缺憾和过失,更不会正视自己所存在的缺点和瑕疵。我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虽然大多数人不能做到像中华民族许多伟人英雄和优秀儿女那样具有巨大影响力,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应该对民族未来和后人成长有所借鉴的进步意义,尽一些微薄之力,还是必要的。所以,我们在客观应对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不断消磨自己的同时,还要敢于正视自己过去人生成长中所犯下的错误,勇于更新改造自己不够完美的地方。常言道,人过留声,燕过留影。毕竟人无完人,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尽最大努力完善自我,修复自我,尽最大可能提升自我,尽力为后人留下美好形象,留下值得后人受用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再次,人生遗憾之痛必须抹去。人生在世,绝大多数人的经历,都是在跌宕起伏、坎坷崎岖中度过,没有几个一生面对的都是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的坦途。通常来讲,因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受其情商智力、性格爱好、家庭条件、人际交往以及所接受的文化教育、自身修养、社会环境等主客观因素制约和局限,会得到对等的结局。但也不排除凡事都有例外,有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和意外收获。到晚年了,经过退休前的努力,人生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一切都成定局,都要正确面对欣然接受。人生没有彩排,即使感到不如意,哪怕有再大的心不甘,也没有办法重来。只能平和乐观,知足知止。所有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人生不如意,都会有经历过成长中的顿悟、懊悔、失落、忧虑和烦恼等许许多多的反思之痛。这是非常符合人生成长规律的自然现象,不要纠结于过去的不如意和种种失误及挫折,也不要沉迷于过去不能自拔,更不要深陷失落阴影中走不出来,自说自话,自我折磨。</p><p class="ql-block">最后,晚年生活之余不容颓废。每个人从出生呱呱坠地到逐渐衰老直至消亡,这是一条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我们处在其中,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客观存在。特别是步入老年,什么都做不了,改变不了,唯有从容淡定,沉心静气,修身养性,仁爱豁达,大度宽容。重点处理好四件事。一是正确对待自己。既要与自己灵魂和解,又要与日渐衰老的身体相处。二是懂得社交取舍。对自己人生旅途中结识的社交圈子,分门别类,区别对待,把握尺度,慎重筛选。三是持续珍重亲情。在与家族兄弟姊妹等亲属保持良好往来的同时,更要重视同自己所养的儿孙和谐融洽相处。四是重新定位自己。结合自己潜力和特长,培养一些力所能及的兴趣爱好,适当从事一些可以承受的劳作量、简单轻松的事务,舒缓自己逐步衰老心态,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6月15日草于抚顺家中</p> <p class="ql-block">攀岩于抚顺天女山自然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在水中自由自在的尽情游玩觅食的鱼儿们</p> <p class="ql-block">最美的家乡夕阳无限好</p> <p class="ql-block">退休前曾经工作过的抚矿集团公司东露天矿巨大坑下作业现场全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