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粒糯米,‘粽’在一起”

吴俊豪

<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市第128中学2023年端午节包粽子品诗词享故事活动</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还有几天就要到了,而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种,从我国的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时出现在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所以说端午节是我国古代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当然在这一天,活动也是有很多的,其中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被演变成: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莒蒲,薰白芷、苍术,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为的是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为的就是纪念屈原。人们总会把端午节和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悬艾叶菖蒲、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等等各种习俗了联系到一起。这其实是经过了一些漫长的时节的演变的。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汉族人民还是少数民族的人民都渐渐的受到影响,走了一些相关的民俗习惯。</p> <p class="ql-block"> 而就在今天,乌鲁木齐市第128中学在校党支部和工会的精心组织下,于2023年6月20日,我校教师和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结亲学生、家长在学校食堂开展“粒粒糯米,‘粽’在一起”包粽子活动。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就是粽子。吃粽子的传说,和赛龙舟一样,都是为了纪念屈原。传说屈原于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后,被水中蛟龙所困,人们哀悯同情屈原,每到这一天的时候,就将五色丝的粽子投入江中,以驱赶蛟龙。后来,粽子便成了最受人们欢迎的端午节食品。所以我们今天在这里准备了糯米,红枣,蜜枣还有具备我们新疆特色的葡萄干,在这里齐聚一堂,共同包粽子,来感受端午节的氛围。尽管有很多老师、学生和家长以前没有亲自包过粽子,但是在会包粽子的老师和亲戚的带领下,大家几乎都学会了包粽子。各民族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这门手艺,同时还收货了香喷喷的粽子。除此之外,我们还开战了端午节诵读经典活动,128中的老师给同学们讲述了《粽子里的故事》。在老师娓娓的讲述中,激起了在场同学们们对粽子的好奇以及进一步了解粽子来源的渴望。在同学们们高涨的情绪中,孩子们观看了民间故事《端午节的故事》,让孩子们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认识了爱国人士屈原,明白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 在端午习俗“我知道”接龙游戏中,同学们和老师家长们都参与其中,玩中学、学中玩,在轻松的气氛中,同学们对端午节传统习俗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知道了端午节中国人民有吃粽子、赛龙舟、悬艾叶、挂香包的传统习俗,有的地方还有喝雄黄酒、栓五色线及额头画“王”字避病灾的习俗等等。最后老师引导学生们读了屈原的一些相关作品,从故事和诗歌里,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到中国地域广阔,不同的地域,粽子的制作材料与口味,各个民族使用的方法也有不同。 但是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红旗之下,有着共同的精神和传承,这也是连接我们的精神纽带,维护我们的关系,激励我们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而在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品尝了自己包的粽子,汪校长还为大家送去了清凉(绿豆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乌鲁木齐市第128中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3年6月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