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妇女小组是基层妇联组织的“微”单元, 是妇联组织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为深入贯彻落实群团改革有关精神,充分激活基层治理“她”力量,推进妇联组织架构延伸扎根至门栋“最小单元”,6月19日下午,汉阳区妇联在四新街澜菲溪岸社区老关新城小区召开妇女小组现场观摩会暨汉阳区“妇女小组”工作推进会,各街道妇联主席、社区妇联干部等40人参加。</p> <p class="ql-block"> 澜菲溪岸社区深入践行群团改革,进一步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打通联系妇女群众的最后一百米。从先锋带头作用、群众基础好、业务能力强等方面入手,采取居民推荐、自荐的方式,在老关新城小区分别成立了3号门栋的“巾帼红”妇女小组、5号门栋的“娘子军”妇女小组、6号门栋的“妈妈帮”妇女小组以及8号门栋的“邻里亲”妇女小组,形成以妇女小组为中心、以楼栋妇女群众为主体、覆盖小区广大妇女的“姐妹共建·幸福家园”工作模式,实现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服务妇女群众“零距离”。一是打造妇女小组工作室、会议室、图书室、舞蹈室、综合活动室等各类阵地,夯实妇女工作硬件基础。二是妇女小组组织开展各类巾帼志愿服务,挖掘妇女领袖人物,吸纳更多妇女参与到小区发展中,彰显巾帼风采。三是开展妇女间的关爱帮扶、手工制作、文艺表演等活动,满足妇女文化、娱乐、社交需求,拉进彼此间的距离。四是联合辖区社会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技能培训、科普讲座等活动,提升小区妇女综合素质,为小区妇女能力提升赋能。</p><p class="ql-block"> 老关新城小区妇女小组在楼栋入户大厅张贴门栋妇女小组成员信息,方便居民能够就近找到妇联组织;展示楼栋家风故事,向居民宣传楼栋优秀妇女典型;展示特色队伍活动剪影及活动安排计划,方便妇女群众了解妇女小组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设置微心愿树,方便收集妇女群众的意见、建议和需求。妇女小组们充分发挥“熟人效应”,积极调动小区居民共同参与到小区治理中,传达辖区居民反映的诉求,架起社区与居民之间沟通互助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 当天,大家一同参观学习了5栋、6栋妇女小组建设情况;在老关新城小区红色驿站,现场观摩了3栋“巾帼红”妇女小组成立大会,妇女群众代表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选举产生了新的妇女小组组长1名、组员2名;澜菲溪岸社区妇联主席张晶交流了组建妇女小组的有关情况和经验做法。</p> <p class="ql-block"> 随后,区妇联主持召开了汉阳区“妇女小组”工作推进会,各街道妇联汇报了妇女小组工作进展情况及下步工作打算;区妇联四级调研员冯小红解读了成立妇女小组的原则和要求,向各街道明确了成立妇女小组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并表示,各街道社区妇联在选任妇女小组组长、组员候选人的过程中要广泛征求楼栋妇女代表意见,确保选优配强妇女小组骨干。指导妇女小组按照“一亮二访三问四实”工作方法开展工作,即在楼栋贴出公示牌亮出身份;入户访民情、访需求;问需问计问效;组织建设实、和谐相处实、解决问题实、群众满意实。要以服务妇女儿童需求为导向,结合楼栋实际,开展巾帼红色宣讲、素质技能提升、邻里关爱互助、弘扬传统文化等各类活动,确保妇女小组组建得实,活动开展得多,作用发挥得好。</p><p class="ql-block"> 下一步,区妇联将持续推进妇女小组建设,提档升级妇女小组服务功能,让妇联组织建在“家门口”,融入“微”治理,实现组织有形化,活动日常化、服务常态化,切实发挥妇女小组实际效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解决群众房前屋后的小事难事,将妇女小组打造成联系服务妇女群众实践“升级版”,让妇女小组成为凝聚妇女人心、实现妇女自治、展现妇女魅力的“巾帼红”组织。</p><p class="ql-block"> 汉阳区妇联</p><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