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871年春,左宗棠耍手腕谋害了宁夏金积堡马化龙。是年秋,兵分三路向河州进军:中路以傅先宗率鄂军40营(多隆阿旧部)由狄道进兵,一半渡河西进,一半留驻洮河东岸;左路以杨世俊率楚军20营,从狄道之南关坪进峡城;右路分别以刘明灯率楚军10营由马盘监经红土窑进康家崖,徐文秀率10营由静宁经会宁抵康家崖。并令洮州土司杨元率“番兵”四千余,把守拉卜塄、槐树关、沙马关、石关、新城堡等地,一并受杨世俊节制。三路清军在洮河东岸的康家崖一带会师后,渡洮河西进,攻取河州门户太子寺。另外令徐占彪率川军20营由中卫南下靖远、会宁、安定一带,以护卫兰州。这样,清军总兵力达到了3.5万余人。</p><p class="ql-block">刘明灯、徐文秀两部首先拿下康家崖,回民起义军撤往三甲集一带。左宗棠令中路傅先宗部和左路杨世俊部在狄道用渡船搭造浮桥,派出12营清军过河结垒,以掩护右路清军渡河。回民起义军在洮河西岸掘壕数道,并筑有炮台,严密防守。康家崖水深流急,清军多次抢渡都被回民起义军击退。11月中旬,前福建布政使王德榜率左宗棠亲兵等马步5营,由康家崖东南六十余里的站滩间道过狄道浮桥,与中路、左路清军配合,猛攻黑山头等回军据点,徐文秀、刘明灯部乘机在康家崖、新添铺渡过洮河。</p><p class="ql-block">清军渡河后,急攻三甲集。经过三昼夜激战,清军攻克三甲集,回民起义军退至太子寺(今广河县城)。太子寺在三甲集西南三十余里,是回民起义军的重要根据地。马占鳌令回民起义军在太子寺外挖了一道深约二丈余,宽四丈余的长壕,并在险要处设置了许多垒卡,与广通河北岸的很多回民村堡互为犄角。清军经大东乡和董家山向太子寺进攻,回民起义军依托有利地形顽强抵抗,清军损失惨重,转而从南面进攻。</p><p class="ql-block">清军40余营兵力密布于太子寺南面二十余里的新路坡。马占鳌令马海晏率回民起义军数百人乘夜暗潜入新路坡,占领了一个清军阵内的一个小山头,其余所有山头均为清军所占;又密派千人挑水运土,浇水筑墙,当时正是隆冬季节,滴水成冰,一夜之间回民起义军就筑成了一座光滑坚硬的堡垒。此时正是同治十一年正月初六。第二天,清军发现回民起义军堡垒突然出现在他们阵地中间时,大为震惊。傅先宗立即调派部队,亲自督攻,不料中弹身亡,回民起义军乘机掩杀,清军大败。正月十一日夜,回民起义军再次发起猛攻,全歼徐文秀所部,总兵郑守南、李其祥、杨文林、刘笃志,副将卢才华、王福昌,参将吴明胜等26名将领全部战死,杨世俊率残部倒退30里,据守三甲集。这是左宗棠自出兵以来最大的惨败。</p><p class="ql-block">回民起义军各路首领建议马占鳌乘胜追击,马占鳌却认为太子寺一仗虽然大获全胜,但总的战略形势仍然是敌强我弱,太平天国失败了,白彦虎失败了,马化龙牺牲了,仅靠河州一地,不足以长期对抗拒清军;即使左宗棠离去,还会有不知多少个左宗棠来,长此交战下去,起义军迟早会被清兵蚕食,更难免遭到清军的大屠或大迁徙。于是,马占鳌决定向左宗棠求抚,双方谈了半年时间才谈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