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美好 如约而至——《走进夏至》长安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na

<p class="ql-block">  芒种已过,夏至悄然而至,为弘扬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让孩子们对二十四节气有更直观的了解,长安路小学开展了以《走进夏至》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p> <p class="ql-block"><b><i>夏至的由来</i></b></p> <p class="ql-block">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个节气。每年公历的6月21日或者22日,是一年一度的夏至。今年夏至日,是2022年6月21日,“夏至”的到来标志着炎热夏天的开始。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p> <p class="ql-block"><b><i>节气特点</i></b></p> <p class="ql-block">  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夏至过后,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始逐日降低,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b><i>夏至习俗</i></b></p> <p class="ql-block"><b><i>  夏至古诗词 </i></b></p><p class="ql-block"> 了解了关于夏至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读一读关于夏至的古诗词,感受诗人们的夏日情怀。</p> <p class="ql-block">  唐代诗人刘禹锡《竹枝词》中巧妙地借喻这种气候特点,写出“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最后两句因为音义双关而成名句,而这两句诗描写的正是“晴天里的夏日雨”这种奇妙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b><i>夏至书法</i></b></p> <p class="ql-block"><b><i>夏至绘画</i></b></p> <p class="ql-block"><b><i>夏至手工</i></b></p> <p class="ql-block"><b><i>夏至思维导图</i></b></p> <p class="ql-block"><b><i>夏至手抄报</i></b></p> <p class="ql-block">  “夏天是一场盛大的宴会,高潮从夏至这天开始”。</p><p class="ql-block"> 时节的推移、季节的变化,面对着大自然的物换星移,不由得赞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希望每位同学能在这一次次的校本课程精彩展示与实践中,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产生学习与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争做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小使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