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81师是一支极富传奇色彩的英雄部队,更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皮旅”,</p><p class="ql-block">它的光辉历史,是一幅血火交织、可歌可泣的壮丽画卷,是一首英雄辈出、催人奋进的不朽史诗。</p><p class="ql-block">181师是我军序列中一支具有光荣历史和辉煌战绩的老部队,享有“皮旅”美誉,其前身是1944年9月组建于河南林县的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支队司令员皮定均、政委徐子荣,</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时,写下“皮有功、少晋中”的批语。中共九大时,他还特意对皮定均讲:“干革命就要有你们‘皮旅’那种不怕死、不怕苦的精神。”</p><p class="ql-block">1976年7月,皮定均将军在福建指挥军事演习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殉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皮旅”的由来</b></p><p class="ql-block">181师是我军序列中一支具有光荣历史和辉煌战绩的老部队,享有“皮旅”美誉,其前身是1944年9月组建于河南林县的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支队司令员皮定均、政委徐子荣,下辖第3、35团。1945年2月改为河南军区第1支队兼1分区。同年11月,支队在桐柏整编为中原军区第1纵队1旅,下辖第1、2、3团。1946年6月,参加中原突围,东进苏皖解放区后,改番号为华中野战军第13旅。1947年1月,改为华东野战军独立师,归1纵建制,师长方升普,政委徐子荣。</p><p class="ql-block">1948年2月,该师调入华北内线作战,改番号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3纵队37旅,旅长王诚汉、政委张春森,下辖第109、110、111团。1948年5月,随纵队归华北军区第1兵团建制。1949年2月,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81师,归18兵团61军建制,原辖各团依次改称为第541、542、543团。1950年11月,181师调归60军建制。</p> <p class="ql-block">旅政委徐子荣▽</p> <p class="ql-block">方升普副旅长</p> <p class="ql-block">541团前身是1944年9月由八路军385旅和林县大队抽调5个建制连组建的第35团,后沿革为中原1旅1团、华中13旅1团、华东独立师1团、华北37旅109团。该团有红军基础,朝气蓬勃,纪律严明,作风优良,战斗力强,有“老虎团”之称,为军、师主力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西安人民向181师赠送锦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永远高举“皮旅”旗帜</b></p><p class="ql-block">1953年9月,满载战功的“皮旅”奉命归国,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81师番号,转入保卫社会主义和进行军队正规化建设的新时期。先后圆满完成了国防军整编、营房建筑、担任军事院校教学演习、迎外参观、战备训练、支援地方经济建设、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p><p class="ql-block">奉命改番号为陆军第180师,因60军原180师在朝鲜战场上遭受过重大挫折,很长时间内,“皮旅”的干部战士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1984年9月,“皮旅”召开建师40周年纪念大会,决定以师党委的名义,向南京军区和中央军委写报告,请求恢复原番号。</p><p class="ql-block">时任南京军区政委郭林祥、成都军区司令员王诚汉等老首长做了不少工作,与“皮旅”有一定渊源关系的叶飞也非常支持,他说:“皮旅是一支老部队,作风很顽强,能攻善守,在孟良崮歼灭国民党整编74师战斗中表现很突出,内部很团结,群众纪律好。把番号改过来很好,不能让部队背上这个历史的包袱,改过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p><p class="ql-block">经过上下努力,皮旅恢复181师番号的时间是:1985年9月18日恢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中原突围的皮旅,除了旅长“少晋中”,还出了两位上将</b></p> <p class="ql-block">△中原突围时,王诚汉任皮旅第1团团长,在旅长皮定均的指挥下,他们顺利突围到苏皖解放区。此后,王诚汉历任解放军团长,旅长,师长,参加了“两淮”、盐城、鲁南、莱芜、孟良崮、胶东等战役,指挥了咸阳阻击战,重创“马家军”。1951年,王诚汉任志愿军第61军181师师长,率部参与了抗美援朝。1955年,他被授予了开国少将。此后,王诚汉又担任过成都军区司令员,四川省委常委和军事科学院政委,书记等职。1988年,王诚汉晋升为了上将军衔。</p><p class="ql-block">2009年11月20日,王诚汉将军去世,享年92岁。</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位则是皮定均的下级,时任皮旅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郭林祥。他出生于1914年,16岁就参加革命,开始了戎马生涯。郭林祥曾任第一方面军连指导员、师组织科科长、团政委,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和直罗镇战役。抗战时期,郭林祥历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政委,太行军区分区政治部主任,参加了百团大战。</p><p class="ql-block">1955年,郭林祥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此后,他又历任成都军区、总后勤部、新疆军区、南京军区政委,中央军委纪委书记,总政治部副主任,中纪委常委等职务。1988年恢复军衔后,郭林祥晋升为了上将。</p><p class="ql-block">郭林祥将军于2010年4月25日去世,享年96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皮旅精神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力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