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起源 <p class="ql-block">有一天,王悦欣小朋友从家带了一片口香糖分享给自己的好朋友,结果,其他小朋友都纷纷围了上来。</p><p class="ql-block">“我吃过口香糖,甜甜的。”钱黄生迫不及待地说。</p><p class="ql-block">陈羽沫说:“我妈妈给我买过,这个口香糖是用纸包的,把纸剥开就能吃了。”</p><p class="ql-block">钱黄生说:“你这个口香糖是绿色的,我妈妈给我买过黄色的。黄色是香蕉味道的,可好吃了。”</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兴奋地讨论着。糖果是孩子们生活中所见过、所吃过的食品,精美的包装和漂亮的颜色吸引着他们的兴趣,借着这个教育契机,我们班开展了一系列糖果的甜蜜之旅。 </p> 寻糖 <p class="ql-block">在周末的亲子时光,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去超市、小卖部寻找各种各样的糖果,并完成了“糖果调查表”,回忆并总结了“我吃过的糖”与“我见过的糖。”</p><p class="ql-block">诸星晚说:“这是巧克力糖,是我最喜欢吃的。”</p> <p class="ql-block">甜甜的调查</p> 吃糖 <p class="ql-block">“我最爱吃糖了!““这个糖太好吃了!”……甜甜蜜蜜的滋味,没有哪个小孩不喜欢,那么“吃糖“当然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了。首先,在“糖果介绍会”上,孩子们积极踊跃的介绍了自己带来的糖果,然后在“糖果品尝会”上,孩子们带着糖果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分享,看他们吃到糖果后那甜蜜的笑容就知道有多开心了。</p><p class="ql-block">史景修说:“我和好朋友分享的是风车糖,可甜了。”</p> <p class="ql-block">在“糖果品尝会”上孩子们各个活跃的像只快乐的小鸟一样,开心的寻找着自己的好朋友,彼此交换着手里的糖果,乐的嘴都合不拢了。</p> 探糖 <p class="ql-block">1.糖果不见了</p><p class="ql-block">“咦!瓶子里的水怎么变颜色了?”“我的彩虹糖怎么不见了?”“原来彩虹糖化了。”让我们来看看哪些糖“化”的快?哪些糖“化”的慢。</p> <p class="ql-block">通过这个“糖不见了”的小实验,孩子们通过观察不同的糖在水中的变化,通过“搅一搅、看一看、尝一尝”了解了“溶解”的现象,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2.多吃糖果对牙齿的危害</p><p class="ql-block">有了这么多的糖果,那可不能全都吃掉,人人都知道“多吃糖果会长蛀牙的”,可是,面对这么多诱人的糖果,谁又能忍得住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蛀牙是怎样形成的?”。小朋友们知道了糖果虽然很好吃,但不能多吃,我们要保护好牙齿,尽量少吃糖果。</p> <p class="ql-block">3.绘本《没有牙齿的大老虎》</p><p class="ql-block">大老虎之所以被称为“山中之王”正是因为它那锋利无比的牙齿是人人畏惧的。然而,当大老虎吃了很多糖果又不刷牙之后,不得不把嘴里的牙齿全部拔掉,可见,糖果对牙齿的危害有多大。所以,我们要少吃糖果,养成天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p> 玩糖 做糖 <p class="ql-block">我们灵巧的小手做了很多漂亮的糖果,快来看看吧!</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做的“黏土棒棒糖”</p> <p class="ql-block">《指南》中指出:“儿童的学习方式是以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经 验的。《欢聚一“糖”》 课程故事是幼儿自主自发、在教师的支持和回应下持续探究而生成的一系列活动。在寻糖、吃糖、做糖、探糖、玩糖等活动中激发了幼儿积极主动,自主探究、细心观察和大胆尝试的学习品质,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感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孩子们的甜蜜之旅虽然告一段落了,但是生活中还有好多好玩的东西等着我们一起去发现,敬请期待我们更多的精彩故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