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0年初夏的一个晚上,我背着学了一年多的二胡,第一次跨进了中兴小区老年活动室的门,前来参加小区戏曲团队演唱活动。演唱人员八、九个,乐队四、五人,我还未落座,“章裕,哈哈哈哈。”老同学蔡企达在呼我,真是喜出望外。企达告诉我:宗汉街道的同学陆永强也在练琴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快要退休的老年人群,大概都会考虑退休后何去何从,以及未雨绸缪了?蔡企达、陆永强和我,是七五年被公社推荐,一同上了慈溪“五七大学农作专业”的同学。企达大我一岁,永强小我一岁。“五七大学”的前身为“锦堂师范”,由爱国华侨吴作谟先生出资建造,驰名浙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学的是农业,本与琴无关。可进校后不久,学校组织庆元旦文艺晚会。蔡企达会小提琴,便代表班级登台独奏了《喜送公粮》一曲,一举成了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企达自幼聪明伶俐,跟着大人还学会了二胡、京胡,一直相当活跃。永强来学校时也会拉二胡,但只会拉些简单的革命歌曲和余姚滩簧戏。而我在小民兵时学过二胡,懂得一点乐理知识,就是拉不成曲,还没入调。看着他俩的琴技长我一大截,心中好羡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年毕业分开后,我们各奔东西,失去了联系。企达先后去了一些单位:县农业局,宁波优农公司及外贸公司等。永強比较顺利,毕业后进了公社农科站成了农技员,戴着高级农艺师冠号退休。而我先代课,再做农技员,后转为基层行政干部至退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分开后的几十年间,忙于工作,忙于生计,成家立业,各闯前程,自然都放弃了学琴。眨眼间快要退休了,十分奇妙的是我们三人不约而同想到了一块———重走玩琴之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退休是人生的又一拐弯,各人的选择各不同,我们选择了重新相聚学琴,不是谁出的主意,而是一种梦想、一种人生价值观、更是缘分的撮合。不为名,不为利,努力提升自己娱乐欣赏水平同时,主要为帮助人民大众同寻快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地最盛行的地方戏是越剧,历史悠久,戏迷广泛。而我们三人对越剧都很陌生,必须得从头跨越。“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企达基础扎实,涉猎面广而深,全面开花。永强专心致志收整曲谱,以及与曲谱相应的视频资料。我是借力使力,像蜗牛似的开始了埋头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一点东西,必须做到自律并有毅力,老年人也一样,这一点我们三人似乎相当类同。俗话说:“曲不离口,琴不离手,”“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非常珍惜当今优越的生活与学习条件,恰似久旱逢甘霖,爱不释手,渐入佳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功夫不负有心人,到退休时,企达已是市老年大学琴师,音协会作曲家及越剧团的主胡手等。永强聘任为街道戏协秘书长,而我在镇上组织了一个完整的戏曲业余团队,做了群主,也有所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们的潜心修炼,不为出人头地做好汉,仅为了协作,为了交流,为了互相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企达是主胡,永强拉二胡,我先学中胡,退休后又学了琵琶,另再邀鼓板等乐手即成乐队。我们的活动有分有合,通常以分为主。企达如另有活动就会叫上我们,永强有安排便不忘我俩,我是拉着我的业余团队与他们搞起了走亲交流做戏文。一年到头,分分合合,忙亦乐乎。戏迷票友参加演出乐此不疲,广大观众朋友看了好评如潮,一度搞得风生水起,成就感满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年疫情的侵袭,扰乱了戏曲演唱的正常活动,断续不定。但我们三人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微信天天见,小范围常欢聚。学唱的戏迷们特别喜欢我们的伴奏,请我们走进村落、公园、社区及家庭,因为企达拉琴不光技术过硬,板眼准确,还会教唱辅导与纠错帮助点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退休后如此东奔西走,起早贪黑,老伴说:只忙出帐,没有进帐;有位老同志说得更直白:你们是拱闹热,戏空头。没错,对于哪些退休后再就业还在挣钱,还能挣大钱的人来说,我们似乎显得得不偿失,比较起來是风马牛不相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玩琴,的确从精力及钱财上付出了许多,家务也放弃了不少。其实这个不好算经济得失帐,它属于自娱自乐,老有所乐范畴。我们要得的是人生活出意义,活出精彩,收获快乐,对社会的和谐共生贡献出余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余姚慈溪两市是我们活动的根据地,而企达还进军了省城,上海大剧院演出活动。通常在排练戏剧中,或在演出时,经常遇到戏迷们情至深处时,见到泪如雨下的镜头;唱功好的演员,当我们的琴弦似磁铁般与其歌喉共鸣时,那种韵味,那样惬意,就诠释了我们全部的付出有多么的高级,多么的值得与自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十多年前的琴梦,被我们无意之中激活并结成了一个桩,再说我的手像老毛蟹了还能弹弄琵琶,自己也根本不相信自己会有这般痴狂。犹如慈溪老话所讲:真的“死尸会走,白鲞会游”了。我们这个琴梦做得不错,梦想竟然成了真,双手指间有着取之不尽的快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今已近古稀之年的我们,还要何求?唯让向死而生的步伐更加坚定:为了咱们的友谊,继续为戏迷朋友们服务,携手向着简单快乐前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缘份可遇不可求,茫茫人海中有缘是幸福,是快乐。我们缘于琴,执着于琴,由琴维系着缘份,并且是老同学。我们还将琴缘续写下去,定会越行越珍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企达最近又创作了一曲“台湾新娘”,投稿于“海峡两岸论坛主题曲”中。看似普通的一首曲子,可没有五年十年,甚至几十年功夫的积累,是出不了成果的。现作为背景音乐,供大家欣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谢谢品读,不吝赐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