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济南》(四十六) 我请李杭鉴定画

快乐客

<p class="ql-block">为纪念李苦禅先生去世四十周年,6月11日,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播出了介绍一代国画大师李苦禅的电视片,全面介绍了李苦禅先生的一生。中国美术馆也举办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在观看电视的播出过程中,我想起了七年前,我请李杭帮我鉴定李苦禅先生作品的往事。</p><p class="ql-block">——李杭是李苦禅先生的长子,是李苦禅与著名电影导演凌子风的姐姐,也就是李苦禅的前妻生的儿子。李杭离休前在原省冶金厅,即后来的省冶金公司工作,是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同时兼任着李苦禅纪念馆的副馆长。请李杭鉴定其父李苦禅先生的作品,起因是有一次,我与我的好友徐吉鸿兄,在一起欣赏我收藏的李苦禅先生作品时。吉鸿对我说,我看你收藏的李苦禅作品不错,我帮你找李杭看看。吉鸿退休前也在省冶金公司工作。记得是七年前的一个冬末,虽然冬天快将过去,但那天的天上突然飘起了零星的雪花,吉鸿领我叩响了李杭的家门。进门后李杭和吉鸿很是亲热,一看就不是一般关系,李杭先领我们看了他的画室。吉鸿对李杭开玩笑说,你真有钱,买这么大房子。李杭说,哪里啊,我把单位的房改房卖了,凑钱才买了这套房。是两户140平方的,从中间打通了一个门,这一套的客厅做了我的画室。在李杭画案背面的墙上,挂着其父李苦禅先生的一幅画作,画的两边配着郑板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诗句对联拓本。郑板桥这两句诗,在世间影响很大,清末潍坊大金石家,陈介祺将这两句诗刻在枣木板上,拓印了许多,赠送好友。我曾在中山公园的书市上,花两百元钱买到过一副。我当天带了李苦禅先生两件作品,待我打开那张四尺整纸的老鹰时,李杭说这是我父亲画的宿鹰,他很少画这种状态的老鹰,是傍晚落在岩石上,将要夜宿的鹰。你看画中的鹰爪,七十年代以后他才这样画。他把我带来的李苦禅先生手卷,放在画案上打开,让他的儿子李明,拿出照像机进行拍照。边看边说,鉴定我父亲的画要着重看书法,赝品的破绽除了画的功力达不到以外,书法都相差很远,先父在书法上下过很深功夫,几乎天天临贴,这副手卷是拟明代徐渭——徐青滕的笔意。他接着又道,你看我父亲画的这玉簪花,在当代画家中没有谁能超过他。我带来的这两件李苦禅先生的作品,所题都是长跋。看完画后,他又和儿子李明与画合了影。我见李明一头白发,问他,你今年多大年龄?李明说,属猴,今年刚退休。我说我也属猴,咱俩同岁哈。李杭父子真如李苦禅先生一样,待人既热情又实在,有其父遗风。出了李杭家门后,我对吉鸿说,没想到你俩关系这么好。吉鸿笑道,我们在一起工作多年,经常一起出差,很投脾气,李杭人很好,人又厚道,曾送我多张他的画。李杭的画是学他父亲大写意那一路的花鸟画,很多人向他求画,有不错的市场。</p><p class="ql-block">——我在收藏李苦禅作品过程中,交过不少学费。一是李苦禅先生性情豪爽,为人热情大气,有喜欢他的画作者,经常随手送人。加之他又是从齐鲁走出的画家,四十年代曾为躲避战乱,在济南居住过一段时间,他的第二位夫人李慧文女士,就是于济南结的良缘。有喜好收藏的人、特别是他的学生中,藏有几十幅,甚至达百幅以上者都有。青岛有他一学生,因李苦禅先生暑假过去避暑,手中藏有连历年的通信到课稿、书画,竟达二百多幅(册页等)。省中医的老医师曹其旭,文革前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曾自我介绍登门拜访李苦禅。苦禅先生送给他画稿、画作,还为他的习作题了跋,达十几幅之多。这些我在他家中都见过,后来他又请魏启后和郭志光两位先生,在这些小品上题了边款。李苦禅先生的二儿子李燕曾著书写过,六十年代初,先父李苦禅曾将一人领回家中,又招待吃又招待喝,临走还送上一幅老鹰,走后家人问此人是谁,苦禅老人说,不知道,是在街上碰上的。六十年代初,正是自然灾害时期,许多家庭正在为吃上一顿饱饭而发愁,李燕说他家那时也几乎揭不开锅。还有一次,有一人说是新疆来客,请李苦禅先生为机场做一大画,苦禅老人连忙作画,第二天赶快交给来人,多少年过后,一问新疆机场,根本没有此事。由于近些年艺术品收藏热的升温,市场上李苦禅的伪品也很多。在收藏过程中,我也请一些专家和行家看过,但都不能令人满意,一是他又没花钱,看错了也不心疼;再是听了他们的意见,经不起推敲,没有说服力。天下的事,有些只能靠自己。我就经常跑到万竹园的李苦禅纪念馆。一看就是大半天,慢慢地在看李苦禅先生的作品上,找到了感觉,再买苦禅老的作品,就有点敢下手。在到李苦禅先生纪念馆,一次次观看苦禅老人的画作时,每次都被他那大气磅礴,气吞宇宙的画面作所震撼。著名戏剧家曹禺曾形容苦禅老人的画:苦禅先生是雄壮之美的化身。文学家之语,一言中的啊。</p><p class="ql-block">——说起位于趵突泉公园万竹园中的李苦禅纪念馆,我们不能不怀念,曾任过济南市委书记的翟永浡同志,说起来我应该称他翟叔叔。文革期间,他在烟台地区蓬莱县任县长,我的父亲在地区生产指挥部支左,当时地区各部门已经瘫痪,生产指挥部就是烟台最高的指挥机构。后来翟永浡到省水利厅和省供销社任职,也住在解放桥附近,他有时过来看望我父亲。有一次我正好在家,听他说,那时真有点快挺不住了,老首长下来看我们,当给我在胸前的衣襟上,别上毛主席像章的那一刹那,我都快要落泪了。1986年,在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任上的翟永浡,当听到李苦禅的家人有捐赠的意向后,赶紧让文化和园林部门拿出方案,抓紧联系实施,拿出济南最好的地方,来办好纪念馆。整个过程不到三个月,一座让泉城增辉的名人纪念馆,便留在了济南。现在想想,如果按现在济南的行事作风,大概又要泡汤。紧接着,借势宣传,又将王雪涛纪念馆请进了济南。王雪涛是河北成安人,与李苦禅都主要生活在北京。他们两人是中国画坛,一大写意一小写意两座高峰。两位画坛大师巨匠纪念馆,都落户在济南趵突泉公园,你想想这事,放到今天,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在这件事上,真要感谢翟永浡书记。翟永浡在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的任上退休,今年5月13日在济南去世,享年93岁。大多数参观李苦禅和王雪涛纪念馆的观众,大概都看不出展品,现在已换成了微喷的复制品,因为纪念馆建立之后,曾被人盗窃过。其实换成仿制品也无妨,现在书画作品的复制,已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李苦禅纪念馆开馆时,我曾去过,李苦禅的亲属不单捐献了《红梅图》、《劲节图》等巨幅画作,还捐献了近22平方米的《盛荷图》。在李苦禅亲属捐献的400余件作品中,还有一部分李苦禅先生收藏的文物。我记得,其中有八大山人的《鹿》、高其佩八尺大画《指墨云龙》、唐伯虎之师周东邨的山水,明末大书法家傅山的山水、文徴明的山水、齐白石的对联,以及唐代铜镜、西藏密宗鎏金佛像等。还有苦禅老人生前休息用的躺椅;其中一对写有大明万历制的漆绘官作扶手椅,一个满工雕有云卷纹饰的大画案。我当时不懂,画案是桦木的,虽然不及紫檀、黄花梨价格昂贵,但雕刻这种重重叠叠、而又繁缛华丽至极的纹饰,绝非是一般大户人家所用,非皇宫王府所不能占有。李苦禅先生不但书画具佳,成就为一代大师巨匠,其收藏鉴赏的眼光也很厉害。从他收藏的文物看,也绝非一般人的眼力,其文物价值和经济价格,以现在来计,是何等的不菲!李苦禅与著名画家黄胄是好友,两人经常结伴逛北京的琉璃厂,他两人都是画家中的收藏大家。</p><p class="ql-block">——李苦禅先生作为中国大写意画一代宗师,越来越在中国近代画坛上显现出,其卓越和不可撼动的地位。中国画百年之间的发展,都绕不开李苦禅先生,其大写意花鸟画,开一代新风。他将中国画传统笔墨的干、湿、浓、淡、枯,发挥运用到极致,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不断创新,把中国画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李苦禅出生于山东高唐一个贫苦之家,1919年毕业于聊城二中,与同班的同学张乾一,一个考入北京大学,他考入北平国立艺专,在聊城一时传为佳话。他早年,在从师徐悲鸿先生的同时,又第一个拜齐白石为师。齐白石当时并未享大名,在北平也不是主流画家,但他却敏锐地看到了齐白石的真趣和绘画天赋,拜在齐白石门下。他学师又不囿于师,跳出窠臼,创出被其师兄许麟庐,所称之为的李苦禅画派。齐白石曾在李苦禅的画作上题到:余门下弟子数百人,人也学吾手,英(苦禅)也夺吾心,英也过我,英也无敌,来日英若不享大名,天地间是无鬼神矣!他的挚友,同为当代画坛大师巨匠的黄胄说,李苦禅老先生,我觉得他现在还活在我们心里,在美术界是难得的少有的人物,是一代宗师。前些年,国家有关部门,曾经组织制做并播出过一部,反映中国画坛一百年风云的《百年巨匠》电视连续片,选中的几位画家之中就有李苦禅先生。随着人们对传统中国绘画,认识与鉴赏水平的提高,李苦禅先生的绘画艺术将会绽发出不朽的光芒。(2023.6.1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