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迁徙季,观景赏鸟正当时

雨后阳光

<p class="ql-block">可以说,鸟类迁徙是世界上最神奇、最伟大、最壮观、最美丽的自然景观。而每年的春季,就是观景赏鸟的最佳时节。</p><p class="ql-block">每到候鸟迁徙时,京城中总能看见黄鹡鸰的身影,镜头中被定格的那一抹黄色,实在是太讨喜。其实,讨喜的不仅只是它们的外表,其活泼机敏的性格,不停颤动的小尾巴,都让它们显得俏皮可爱。</p> <p class="ql-block">灰鹡鸰也是候鸟迁徙大军中的一员,河边湿地是它们的最爱,只要你留意,总能发现它们的踪影。同鹡鸰类鸟一样,灰鹡鸰也是“飞则鸣,行则摇”,透着机灵。</p> <p class="ql-block">北红尾鸲,有中国“知更鸟”之称,特别令人喜爱。北红尾鸲歌声悦耳动听,尤其在春夏季,雄鸟为了吸引雌鸟,更是常常放声高歌,以展示自己迷人的歌喉。</p> <p class="ql-block">萌态可掬的红喉姬鹟,其大小与麻雀差不多,但体态更为轻盈。它们性格活跃,喜欢不停地在树枝间穿梭跳跃,常发出“吱啦吱啦”的叫声,同时展开尾羽。</p> <p class="ql-block">颜值担当的森林益鸟——白眉姬鹟,格外青睐国家植物园。白眉姬鹟可谓是京城中最靓的鸟,俗称“鸭蛋黄”,羽色艳丽夺目,鸣声婉转悠扬,天然的天籁之音。</p> <p class="ql-block">中国的特有鸟类——山噪鹛,虽然长相平淡无奇,但叫声多变且富有韵律,十分悦耳动听。山噪鹛鸣叫时喜欢振翅展尾,频繁地在树枝间跳上跳下,非常的活跃。</p> <p class="ql-block">伯劳是伯劳科下所有鸟类的统称,它们凶残、嗜血,被称之为“鸟中屠夫”。红尾伯劳的体型较小,上体呈棕褐色,与其它伯劳最大的区别在于尾羽呈红棕色。</p> <p class="ql-block">我国的特产鸟——丝光椋鸟,因其背部灰色羽毛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蓝灰色丝缎光泽而得名。丝光椋鸟鸣声清脆响亮,喜欢集群活动,性格胆怯,见人即飞。</p> <p class="ql-block">怀氏虎斑地鸫,是鸫属鸟类之中体型最大的一种,身着金橄榄褐色外衣,上布黑色鳞片状斑,背部图案形似虎纹。其嘴细长而侧扁,善飞行,叫声空灵如海豚音。</p> <p class="ql-block">能被冠名“中华”二字的鸟,肯定是都不一般,中华攀雀和震旦鸦雀一样,也是我国独有的鸟种。中华攀雀不仅有着高超的攀缘技巧,更是鸟界的“建筑大师”,其雄鸟也有黑眼罩,酷似小号的伯劳。</p> <p class="ql-block">歌喉婉转动听的暗绿绣眼鸟,体型小巧玲珑,长着可爱的白眼圈,喜欢在林地间敏捷地穿飞跳跃。暗绿绣眼鸟性喜集群,活泼好动,就宛如一群绿色的小精灵。</p> <p class="ql-block">其实,每种鸟都有自己的特色,黄眉鹀因醒目的明黄色眉纹而得名。黄眉鹀性格安静,通常喜欢在灌草丛之间穿梭觅食。</p> <p class="ql-block">三道鹛草鹀,因脸部有别致的褐色和黑白色条纹,看起来像三道眉毛,故而由此得名。三道鹛草鹀从侧面看挺清秀,但从正面看脸有点像“囧”字,颇具喜感。</p> <p class="ql-block">被人吃成了极危物种的黄胸鹀,在京城各地频频现身,实属难得。黄胸鹀又称“禾花雀”,最具标志性的特征是其胸部有着亮黄色的羽毛,色彩靓丽,耀眼夺目。</p> <p class="ql-block">栗耳鹀,因脸颊有一块显著的栗红色覆羽颇具辨识度,而得此名。栗耳鹀喜欢生活在近湿地的开阔草地中,胆子大,不甚怕人,其叫声要比其他的鹀类鸟更轻快。</p> <p class="ql-block">栗鹀,是一种栗色和黄色的鹀属鸟,在过境北京的林鸟中,算得上是精致漂亮。栗鹀体型小巧玲珑,其鸣声宏亮而略带有金属音,性格比较大胆,不太惧怕人类。</p> <p class="ql-block">柳莺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黄眉柳莺、黄腰柳莺和极北柳莺三种。极北柳莺体小偏灰橄榄色,具明显的淡黄色长眉纹,有较浅的白色翼斑,其叫声单调而重复。</p> <p class="ql-block">巨嘴柳莺,俗称“厚嘴树莺”,是一种中等体型的橄榄褐色而无斑纹的柳莺。巨嘴柳莺在以体型小巧灵活而著称的柳莺类鸟中,嘴相对较大,喜单独或成对活动。</p> <p class="ql-block">山麻雀,相对于其它种类的麻雀,不喜欢和人类一起居住,主要生活在山脚平原地带。山麻雀腰栗红色,腹部灰白色,背中央具黑色纵纹,在麻雀类中颜值较高。</p> <p class="ql-block">鸦科鸟的成员大都以智力见长,松鸦也不例外。颜值高、智商高,且又善于学舌的松鸦,不但会模仿各种猛禽的叫声,甚至有时还会主动与猛禽正面交锋。也许,它们懂得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吧。</p> <p class="ql-block">杜甫诗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而诗中的“黄鹂”指的是一种名为黑枕黄鹂的美丽之鸟。黑枕黄鹂羽色鲜艳靓丽,它的美不仅体现在外表,也体现在歌喉,其歌声美妙优雅,婉转动人。</p> <p class="ql-block">灰斑鸠,全身羽毛呈现浅灰色,后颈部配有一条黑色的细颈纹。灰斑鸠的分布范围广泛,但种群数量稀少,且因其喜欢乡村和田园的生境,故在京城中并不常见。</p> <p class="ql-block">黑卷尾,俗称“龙尾燕”,通体黝黑,上体和胸部及尾羽具蓝色光泽。凡是黑色的鸟通常都不好惹,而且智商高,黑卷尾也是如此,是一种敢于攻击猛禽的鸟类。</p> <p class="ql-block">红脚隼又称阿穆尔隼,是北京地区比较常见的猛禽之一,也是世界上迁徙旅程最远的猛禽。红脚隼圆头圆脑,长相乖巧,但别看它呆萌,捕猎时却丝毫也不含糊。</p> <p class="ql-block">自带美瞳的猛禽——黑翅鸢,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鸟中的白富美。黑翅鸢一双如红宝石般的大眼睛最吸睛,常振羽停于空中寻找猎物,有“空中小霸王”之称。</p> <p class="ql-block">赤腹鹰,又称“鸽子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胸和两胁呈粉红色而得名。虽然赤腹鹰形似鸽子,但其尖锐下勾的喙和锋利的爪子,无疑彰显着它猛禽的基因。</p> <p class="ql-block">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鹞,作为猛禽的一种,其天性机敏。白腹鹞喜欢开阔地带,尤其是多草的沼泽地或芦苇地,常擦着植被低飞滑翔,或在空中悬停观察。</p> <p class="ql-block">每年都会准时出现在京城的小可爱——东亚石䳭,看见它就知道夏天临近了。东亚石䳭最喜欢站立在开阔区域的草本植物梢端上四处张望,活泼好动,机灵可爱。</p> <p class="ql-block">儿歌中“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的主角“小燕子”,指的是家燕。家燕是京城最著名的夏候鸟,常常成群在空中穿梭不停,轻捷伶俐,尽显潇洒。</p> <p class="ql-block">金腰燕和家燕的特征和习性大致相同,但金腰燕腰部有显著的金黄色横斑带,这也是其名字的由来。同家燕一样,金腰燕飞行技巧也很高,常在空中做飞行表演。</p> <p class="ql-block">鸟儿临水立,芦苇丛中鸣。有着“鸟中高音歌唱家”之称的东方大苇莺,可谓是鸟如其名,其叫声清脆而宏亮,外形秀气而灵动,独具一种东方的古典之美。</p> <p class="ql-block">大杜鹃,闻名世界的“报春鸟”,俗称布谷鸟,其鸣叫声既高亢又悦耳。寄生,这个词在人们心目中就是不劳而获,坐享其成,而大杜鹃就是典型的巢寄生生物。</p> <p class="ql-block">随着芦苇丛中不断传出东方大苇莺高亢的鸣叫声,和紧随而来的“鸠占鹊巢”的主角——杜鹃“布谷布谷”的宏亮歌声,宣告着北京将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