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清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朱绍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淮安市,简称“淮”,古称“淮阴”,江苏省辖地级市,位于江淮平原东部,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 , 坐落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处在中国南北分界线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淮安历史悠久,文风昌盛,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淮安人杰地灵。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韩信,《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抗金女英雄、铁娘子梁红玉,伟大的爱国者李公朴,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等都是淮安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工作的原因,2021年6月到2023年6月这两年中,我大部分时间都住在淮安。2021年6月到2021年8月,住在位于长江西路的格林豪泰酒店,2021年8月入住位于翔宇北道的金陵大酒店,2022年8月入住位于清江浦区水渡口街道环宇路2号的万达广场二期住宅出租房,直到离开淮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工作之余,观光游览,对淮安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颇感兴趣!现将观光游览中看见和听到的东西整理于此,一方面是与朋友们分享,同时也是对自己这一段经历的记录。</p>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淮安,最先听到的介绍就是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这是一个不南不北的地方,正好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上,体现这一特征的,便是建在淮阴区淮海北路东侧古淮河两岸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在这里,你可以一脚踏南北,当然也可以身处南北手牵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身后那个球形的东西就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方的两位校长,一位是来自内蒙古的吴为民,一位是来自山东的齐志海;南方的两位校长刘琼珍、朱绍聪都来自云南。为了共同的事业,我们来到了淮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脚跨祖国南北,胸怀教育大志。</p> 里运河文化长廊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全长1700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流经淮安,这里被称作“中国运河之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全长32公里的里运河,承载着淮安千年的运河文化,见证了昔日淮安漕运文化的兴盛,是淮安人的母亲河、文化河,里运河文化长廊,正是淮安城的精华所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里运河文化长廊,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的牌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船北马,是指南北交汇之地,南方人北上到这里改骑马,北方人南下到这里改乘船。南方河流多,便于行船;北方平陆,多乘骑马匹。也体现出南方人善于驾船,北方人善于骑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舍舟登陆,指南北交汇之地,南方人下了船北上改骑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船北马”是明清时期清江浦和王家营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形成的水陆转换交通现象,其直接原因是清口枢纽的运行困难形成的。朝廷要保证漕粮北运,关键时段只让漕船过闸而不让其他船只通行。行旅之人到清江大闸之东就要下船,上岸北行,渡过黄河,来到王家营,然后再乘马或马车沿通京大道经渔沟北上,这样的转换实际上比坐船要快得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位于慈云禅寺北侧的国师塔,是为了纪念清代顺治皇帝的老师、清代名僧玉琳禅师而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约到傍晚7点30分左右,随着灯光开启,眼前顷刻间呈现出一片灯火辉煌的景象。这时运河游船开始运营,50元一张票。人们购票后排队上船,去欣赏里运河美丽的夜景。游船上彩灯闪烁,两岸风景如画,一幅“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行”的画面让人陶醉!</p> 中国漕运博物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吴王夫差公元前486年开凿邗沟,淮安的城市发展即与运河息息相关。淮安完整经历了大运河的全部发展阶段,她不仅伴随着大运河走过了2500年,也见证了大运河从短距离、局部性扩展为长距离、全国性的历程。明清时期,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相继设于淮安,使淮安逐渐成为了大运河名副其实的管理中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运河之都”的淮安,为充分展示漕运文化,建造了中国漕运博物馆。馆内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运用声、电、光等现代技术,全面展示了大运河的发展历程。</p> 淮安府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淮安府署,是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府级官衙建筑,坐落在淮安老城淮安区东门大街,总督漕运部院以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淮安府衙与其南面的总督漕运公署、镇淮楼、山阳县衙首尾相连,雄居古城中轴线,总长度约1千米左右,占地近2万平方米。衙内有房屋50余幢、600余间,分东、中、西三路而建,淮安官衙大堂建筑具有官式建筑特征,体现了中国明清时期府衙建筑明确的形制规范与等级要求,具有淮安地区建筑文化特色。</p> 河下古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河下古镇,曾名“北辰镇”,位于淮安区西北边陲。古镇形于春秋末期,距今已有约2500年历史,明清两代这里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素有“三鼎甲齐全”之称。</p> 洪泽湖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洪泽湖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淮安市洪泽湖区正是因湖而得名。洪泽湖景区主要包括洪泽湖湿地公园和古堰景区两部分,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游览了洪泽湖大堤和渔人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渔人湾的美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傍晚的渔人湾,夕阳映辉,景色迷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龙壁铭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是洪泽湖大堤,站在堤坝上观看洪泽湖湖面风光,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p> 周恩来同志故居和周恩来纪念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恩来,字翔宇,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诞生在江苏省淮安市驸马巷的一座民居内。1910年,12岁的周恩来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后来走上革命道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恩来的乳名叫大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淮安周恩来故居收藏的一份1982年6月8日有周恩来的侄子周尔圻签字的访谈录中说:“恩来名字的由来,我听我母亲和八老太讲是这样的,在万氏临盆时,梦见有一鸾凤之类的神鸟入怀,然后就生下了恩来,取小名大鸾,因有鸾凤来临之意,故取学名恩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恩来的生父周贻能是旧社会的一名职员,曾在湖北武汉等地教书,为家庭生计常年在外辛勤奔波,收入微薄。这使周恩来从小就懂得生活的艰辛。周恩来对父亲感情深厚,父亲去世后,周恩来还把亲笔写有“爹爹遗像”的照片放在皮夹里一直贴身携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恩来的生母万氏,小名冬儿,是清河县(今淮安市)知县万青选的第十二个女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万冬儿聪明、美丽,性格开朗而又刚烈,深得万老太爷喜爱。当时,在清河县,万老太爷出去访客会友、处理政务时,绿衣官轿后面有一小花轿尾随着,花轿里坐着的就是他的爱女万冬儿。这在当时清河县是一件人人皆知的事情:万老太爷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把自己的爱女带在身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万冬儿生性豁达开朗,办事精明干练。她和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结婚后,周家和万家两个大家族,有什么纠纷发生,都是万冬儿出面调停处理。周恩来耳濡目染,跟生母学到了许多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方式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只可惜,周恩来的生母万氏在30岁时就去世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恩来的叔叔周贻淦体弱多病,结婚后没有孩子,在周恩来不到半岁时就由父母做主过继给了叔叔,希望能给他留个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恩来过继过去后不久,叔叔就去世了,因此,周恩来一直跟着嗣母陈氏生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恩来的嗣母陈氏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文化水平很高,因此,周恩来在她身边也学到了很多知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氏性格文静,不喜欢出门,每天在家里教周恩来读书、写字,还给他讲很多历史上的故事,堪称周恩来在文化教育上的启蒙老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恩来有3个母亲,生母万氏,嗣母陈氏和乳母蒋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母万氏聪明、美丽,处事圆融,协调能力强,在前、后两家都有很高的威信。周恩来在处事和协调方面表现出来的高水平,正是遗传了母亲的优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嗣母陈氏出身于书香门第,善诗文书画,是周恩来在文化上的启蒙老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乳母蒋氏,出身于山阳县(今淮安区)一个劳动人民家庭,勤劳而善良。在周恩来幼年时,乳母就经常带着他到后院的空地上种瓜浇菜,讲述春种、秋收等许多农耕知识,培养了周恩来从小就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周恩来亲切地称她“蒋妈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08年,周恩来的生母、嗣母相继去世,八婶母杨氏成为了周恩来的实际监护人。为了一家人的生存,杨氏和周恩来一道跑当铺典当衣物,将房子押给人家,维持那半饱半饥的生活。杨氏笃信佛教“积善行德”,在周家十分败落艰难的困境下,仍不忘烧香拜佛,并在住宅面前栽种了一株观音柳。这株柳树生命力极强,历经百年沧桑、霜打虫蛀,仍是一片生机,枝繁叶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贻赓,字翰臣,又名曼青,周恩来的四伯父,生于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浙江绍兴人。20世纪初到奉天府(今辽宁)任职,民国时期,改任吉林省财政厅制用科科长,不久,即到天津等地任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周恩来的父亲手上,家道中落,周恩来的母亲在30岁时染病去世,小时候的周恩来无钱读书,只能在家做一个成熟的男孩,帮忙打理家务。到周恩来12岁时,产生了想要读书的强烈愿望。他想起四伯父很有钱,并且也知道四伯父疼爱他,于是就鼓起勇气给四伯父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想出去读书的想法。收到信后,四伯父被周恩来诚恳的来信所打动,于是,便把周恩来接到东北读书。这一年,周恩来12岁。这一次离开淮安后,周恩来就再没有回过淮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四伯父到天津任职,周恩来也随同到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后来,周恩来到法国勤工俭学过程中,也一直得道四伯父的资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4年夏,周贻赓在河北省民政厅任赈灾科长,积劳成疾,病逝在任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恩来在奉天(今沈阳)、天津读书期间,他的生活由四伯母杨氏照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恩来有两个弟弟,二弟周恩溥和三弟周恩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周恩来的读书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恩来故居内的古树和老井。1960年,淮安县委的领导同志到北京看望周恩来总理时,周总理还问起他家的古树和老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恩来的亲属们归纳出来的周恩来给他们订的“十条家规”。</p> 吴承恩故居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吴承恩故居,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世界文化名人、《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的打铜巷12号,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球首部立体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的拍摄基地。由故居本体、吴承恩生平陈列厅、玄奘纪念堂、美猴王世家艺术馆、六小龄童工作室五个部分共同组成,是国内唯一综合展示西游记文化和纪念吴承恩的场所,馆内占地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为明代风格的古典园林建筑群。</p> 关天培祠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天培祠,即关忠节公祠,位于淮安市淮安城县东街,是为纪念在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关天培将军而建,古朴、肃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忠节”是道光皇帝赐给关天培的谥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祠堂大门两侧书写的是林则徐为关天培写的挽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竟教躬尽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元相送面如生。</p> 韩信故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韩信故里,即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位于淮安市淮阴区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汉初三杰,指张良,萧何,韩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韩信(约前231年-前196年),淮阴(今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韩信出身平民,早年家庭贫困,曾寄人篱下,受过胯下之辱。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韩信先投靠项梁叔侄,后投靠刘邦,均不被重用。刘邦入汉中时,韩信曾逃走,被萧何连夜追回,并推荐给刘邦。刘邦于是拜韩信为大将,与项羽争夺天下。汉元年(前206年),韩信领兵平定三秦。楚汉之争中,韩信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横扫魏、赵、代、燕、齐诸国,并数次以兵支援刘邦。蒲坂之战韩信声东击西拿下魏国都城安邑;井陉之战韩信背水一战大破赵军;潍水之战韩信水淹齐楚联军,斩杀楚将龙且;垓下之战韩信摆下十面埋伏,并采取攻心之计,用四面楚歌瓦解楚军军心。高帝五年(前202年),楚霸王项羽走投无路自刎于乌江。韩信因功徒封楚王。高祖六年(前201年),刘邦开始剪除异姓王。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因与高祖论将兵,再次引起刘邦不满。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因被人告发参与陈豨谋反,韩信被吕后与萧何合谋杀死于长乐宫,并被诛三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韩信是秦汉之际第一流的军事家。不仅指挥过许多重大的取得辉煌战绩的军事行动,而且具有深厚的兵学素养,留下了兵学著作《韩信》三篇,是《汉书·艺文志》记载的“兵权谋十三家”之一,与孙武、孙膑、商鞅、吴起等兵家并列。不仅如此,韩信还与张良一起,对流传至西汉初年的兵书进行整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区区一饭犹图报,争肯为臣负汉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鸟尽良弓势必藏,千秋青史费评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的老妇人施舍,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佩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韩信胯下之辱”。</p> 风景优美,景色宜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淮安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使我对这方土地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淮安城市绿化率高,风景优美,景色宜人,市区内有很多漂亮的公园和供人们行走锻炼的步道。我在淮安的两年,在位于翔宇北道的金陵大酒店和位于万达广场附近的万达二期住宅各居住了一年,在我们居住的周边,“樱花园”和“钵池山公园”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樱花园</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上在樱花园踢毽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钵池山公园</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文章的结尾,我特别要提到一件让我深受感动的事。2023年6月13日,我和爱人一起到洪泽湖观光。我们先乘坐公交车到了洪泽湖大堤,在洪泽湖大堤观光结束,准备到渔人湾游览。这时已经到了中午12点半左右,中午的太阳有些过度暖和,肚子也有点饿了,我们站在公路边等公交车。等了十来分钟,有一辆轿车开到我们面前后停了下来,开车的中年男人问我们要去哪里,我回答说去渔人湾,他说:“上车来吧,我捎你们一段”。我问:“多少钱”?他回答说:“不要钱”。我们连声说着“谢谢”就上了车。车到城里,他说他去的方向和渔人湾不一致,让我们在路口下车,打个车就过去了。我们问他附近哪里有饭店,他说在上面一点,他说,算了,干脆我送你们到饭店那里,随后他把我们送到饭店外才开车离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件事让我深受感动!正是淮安厚重的文化,孕育了这样善良、高素质的人。于是,在我的心里,对于淮安,又增加了一份敬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