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日记12——我的业余爱好

巴人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初,正值社会变革时期。刚步入军营的我,对外面社会的认知真如一张白纸。 </p> <p class="ql-block">1986年 甘肃武威</p> <p class="ql-block">  1983年元旦,去邮局寄家信,见门口一堆地摊市场,有卖纪念邮票和信封的。一种信封大小标着年份的彩色页片,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也不好意思问,看有人在买,价格不高,就跟着买了一张。</p><p class="ql-block"> 后来才知道那是最初的“明信片”,在收藏纪念邮票的同时,有意将此留作自己永远的纪念。</p><p class="ql-block"> 刚进打字室,墙上还挂着前前任杨打字员用有光纸写的草书作品。</p><p class="ql-block"> 在别人眼里,打字员都是字写得较好的。其次打字室有自己的“小天地”,有练字的纸张和条件。</p> <p class="ql-block">1983年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  因此,在完成工作之余,业余时间最先拾起了小学时就开始的书法练习。</p><p class="ql-block"> 那年月,社会时尚、潮流及新观念、新思想层出不穷。部队并非真空之地,军营年轻军人多,受各种思潮的影响是全方位的。</p><p class="ql-block"> 加之机关环境较为舒适,贪图享乐和人的惰性既是本真,亦是天性。对一些不求上进的人来说,干部如同“养老”。战士自律意识差的,也就是白混三年。</p><p class="ql-block"> 一个时期,也曾被大街小巷的港台电影录像所吸引,或沉迷于会议室的电视,从开始看到“再见”,但并没失去方向。</p><p class="ql-block"> 1983年5月从电视上看了张海迪的事迹报告,被她身残志坚的顽强精神感动得泪流满面,她成了我学习的榜样。坚定了“世上无难事……”的勇气和决心。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自制文摘笔记本封面张海迪</p> <p class="ql-block">  后来备受争议的曲啸同志关于《人生、理想、信念、追求》的演讲:“原谅自己就是堕落的开始” 等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p><p class="ql-block"> 当时,部队无论干部还是战士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最初机关还开办了文化补习班,后来又开展了军地两用人才培训,机关多数岗位因工作关系,不可能离岗学习,只能结合工作选项自学。 </p><p class="ql-block"> 1984年放弃了复习报考军校的念头,家里来信要我争取参加当时十分吃香的驾驶员培训,但那时我连乘车都晕,对开车毫无兴趣……。 </p><p class="ql-block"> 我与同宿舍的战友约定晨起练书法、背唐诗,晚睡前练臂力和腹肌。从未接触过的军体拳、乐器、吉他、羽毛球等体能训练和业余爱好,都曾有过兴趣。 </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全新的环境,由于长期工作在机首长和干部身边,接触五湖四海的战友,我开始学习和尝试用普通话与人交流沟通。 </p><p class="ql-block"> 过去在山区连架子车都没见过的放牛娃,学会了骑自行车。那是多大的突破和进步! </p><p class="ql-block"> 回忆那段往事,真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啥都新奇!啥都想学。特别是放弃报考军校后,内心“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深刻印忆。</p> <p class="ql-block">1983年 武威文庙</p> <p class="ql-block">  1985年,我参加了上海文化艺术专修学校硬笔和毛笔书法函授教育。既描红又临帖,钢笔毛笔同时上,先临柳体后摹欧颜,真草隶篆皆知皮毛。 </p><p class="ql-block"> 接着,自费报考江西省文秘新闻速记函授大学,学完了全部课程毕业。 </p><p class="ql-block"> 年底,与政治部高军干事一同参加甘肃《新闻学》函授分校驻地辅导班学习。 </p><p class="ql-block"> 主动承担机关团委和营区机关院黑板报的工作,增添军营的文化色彩和氛围。 后来的板报曾被政治部宣传科张学仁干事以图片形式推上了《人民军队》报。 </p><p class="ql-block"> 受“书画同源”思想的影响,曾一时心血来潮,报名参加过当地一中学的绘画学习班。较长时间内心存有办一份内部小报的梦想。 </p><p class="ql-block"> 1986年初,平生第一个“豆腐块”变为铅字见报。 </p><p class="ql-block"> 同年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后通过了《新闻》、《新闻简史》、《哲学》、《大学语文》等重点单科考试。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与牛主任上报</p> <p class="ql-block">  当时部队对新闻报道工作非常重视,政治部抽调专人设立通讯报道组办公室,我被定为通讯报道组成员。 </p><p class="ql-block"> 政治部牛酒泉主任殷切地鼓励我:“早练书法,晚写文章,必成名成家!”。</p><p class="ql-block"> 牛主任指导我写作的照片由解放军报摄影记者陆元国等拍摄刊发在《人民军队》报副刊《育才报》上,那是我第一次上报。 </p><p class="ql-block"> 当年,还参加了由当地著名篆刻书画摄影大家郑铁林先生授课的军地摄影学习班。</p><p class="ql-block"> 利用接触机关图书和报刊杂志的有利条件,除了勤奋阅读各种书籍,如饥似渴地吸取新知识,还长期坚持写日记和读书笔记。</p><p class="ql-block"> 平时热衷于分门别类地将一些报刊文摘中好的资料收集在若干个自制的剪贴本内,有一种“饥不择食”的感觉。知道“勤奋在于收集,聪明在于学习”。此时,更像一种“强迫症”和爱好。</p><p class="ql-block"> 我还有购书的癖好,各种工具书、字帖及文史类,包括中外名著、传记、散文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当年《人民军队》采访笔记本</p> <p class="ql-block">  先后长期订阅《辽宁青年》、《青少年书法》、《书法》报、《读者文摘》、《演讲与口才》、《八小时内外》及后来的《杂文选刊》等。</p><p class="ql-block"> 十分珍惜与文字材料打交道的机会。并执着地认为,凡是能印成铅字的书籍纸张都是有用的,只是个人选项不同罢了。这种嗜好几乎影响了我一生。</p><p class="ql-block"> 在机关,不仅与政治部的“笔杆子”来往比较密切,同时因承担复印机对外业务,有机会接触和认识驻地文化教育界的朋友。耳濡目染,虽无鸿鹄之志,愧许“读万卷诗书……”之愿。</p><p class="ql-block"> 到1987年,已帮助机关起草作风纪律整顿和管理方面的文稿、每年的烈军属慰问信及元旦献词等。参与了司令部作战室大型军事挂图标题和标注文字的描绘书写。 </p><p class="ql-block"> 长期相对独立的工作环境,从没执行过公差勤务,甚至连政治学习都极少参加,每天听广播军号上下班、吃饭和作息。虽然工作繁忙时,八小时之外也常有加班加点,但多数时间均为自由支配。</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硬笔书法</p> <p class="ql-block">  因入伍前略识点水性,业余时间除了学习 ,夏天游泳,冬天滑冰,成全了山野的放任自在。除了偶尔与战友喝两杯之外,从无其他不良嗜好。</p><p class="ql-block"> 正是这种环境,形成了我严谨的工作作风;学会了“慎独”的自律意识; 成就了我信马由缰的性格;养成了眼高手低、见异思迁的毛病。</p><p class="ql-block"> 帮人写对联,甚至布置婚房。无所不好地写写画画和附庸风雅,正应了“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大忌。当有人赞许“多才多艺”时,自嘲“万金油”而已。</p><p class="ql-block"> 就部队机关而言,新闻素材极为有限。似乎每次都需要走出军营才有“收获”。但我们并没公务或下基层工作的条件,于是便利用周末骑自行车去郊外乡村采访。回忆那种激情和往事,让自己都为之感动。</p><p class="ql-block"> “苦心人,天不负”。在一篇篇“豆腐块”文章被报刊电台采用而沾沾自喜的同时,笔触中不自觉地透着“匹夫”的愤青之气。于是,“杂文”成了我新的取向。</p><p class="ql-block">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始终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实现自身价值。不断地挑战自我,积极探索未知领域。(待续)</p> <p class="ql-block">1984年机关院军容风纪纠察车上与同年兵乡友胡长春黄维奎留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