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金融广告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方便人们获取信息的同时,也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通过各种渠道平台投放非法金融广告误导金融消费者,甚至通过吸引眼球的广告内容诱骗金融消费者参与非法金融活动。金融消费者需要掌握识别金融广告的相关知识,提升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i></p> 案例分享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案例1:“张冠李戴”</b></p><p class="ql-block"> 某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违法招商投资广告其公司通过自行开发的“券妈妈”网站及手机APP软件为多个金融借贷平台提供宣传推广服务,其中在“君享金融”项目宣传网页上使用了“国企控股,收益率达14%以上”,“家庭长期理财的最佳存款方式”,“金钱包存款是一款创新型储蓄存款产品”,“是家庭长期储蓄的首选存款产品”等含有“最佳、首选”字样的广告用语,而其实际收益仅等同于国债。当地监管单位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当事人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罚款30万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案例2:“无中生有”</b></p><p class="ql-block"> 某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公司借国家机关名义发布违法广告当事人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中发布了含有“政府背景”“政府准公共服务平台发起”、“在当地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的支持下,”“资金互助会等机构共同推动筹建” “提供本息100%担保”“年化收益8%-12%”等内容的广告。在公司大厅入口处设立的易拉宝上有“本息100%保障”的字样,公司的广告宣传单上有“金融办监管唯一平台;优势保障-政府背景”等字样。实际为民间非法集资团队。</p> 常见特征 <p class="ql-block">🔶承诺低投资高收益</p><p class="ql-block">🔶承诺“本息100%保障”</p><p class="ql-block">🔶承诺“无需任何保障,只需要一张身份证,24小时随时放款”</p><p class="ql-block">🔶没有显著标明“投资有风险”“广告”字样</p> 识别方法 <p class="ql-block">📢 金融广告主必须取得相应金融业务资质才能投放金融广告,未依法取得经营放贷业务资质的组织和个人不得发布放贷业务广告等。</p><p class="ql-block">📢投放的金融广告内容必须与其所取得的金融业务资质在形式和实质上保持一致。如金融广告主不能以投资理财、投资咨询、贷款中介、信用担保、典当等名义发布吸收存款、信用贷款内容的广告。</p><p class="ql-block">📢 违反广告法相关规定,对金融产品或服务未提示或警示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承担的风险责任。</p><p class="ql-block">📢 违法利用学术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p><p class="ql-block">📢 对投资理财类产品的收益、安全性等情况进行虚假宣传,对未来效果、收益或者与其相关情况作出保证性承诺;夸大或者片面宣传金融服务或者金融产品,在未提供客观证据的情况下,对过往业绩作虚假或夸大表述来欺骗和误导消费者。</p><p class="ql-block">📢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主管部门明令禁止的违法活动内容,如宣传可以发放无特定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的网络小额贷款、“校园贷”等。</p> 快速辨别 <p class="ql-block"> 金融消费者在接触到金融广告时,在作出最终决定前,可以通过“三多”步骤来增强自身的辨别能力。</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一是多问</b>。可以询问该公司是否具备发行金融产品和投放广告的资质,询问推销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证明,询问产品存在的风险和目标群体。在不确定其真伪时,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咨询第三方机构。</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二是多想</b>。在购买金融产品和服务之前,想一想广告中的金融产品的风险在哪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有多大,了解自身的风险偏好后再做出明智的决策;</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三是多学</b>。金融消费者应通过学习和了解基本的金融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金融行为习惯和态度,提升自身的金融素养,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