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张氏有文公后裔联谊会三届三次理事会会议召开

教育研究与培训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中国传统村落莲塘村的核心文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张氏合族祖祠及四个举人牌坊介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月10日,正月二十,宋琼大尹张有文后裔聚集海口琼山三门坡莲塘村举行一年一度的祠堂祭祠活动。2019年6月,国家住建部等6部门公布了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海南有17个村庄榜上有名,莲塘村是其中之一并居榜首。(中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的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为中华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海南省在莲塘村<span style="font-size: 18px;">等64个</span>中国传统村落基础上,2022年又新添12个全省共计76个。)中国传统村落<span style="font-size: 18px;">莲塘村的核心文物是张氏宗祠(合族祖祠)。</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莲塘村始建于元代1314年至1321年间,古称“清水峒”,又称“官隆部”。村子的东面是一座蜿蜒起伏的小山岭,西面则是一片开阔的田洋,北面有林场,南面则有农田和天然湖泊。莲塘村的中央,是张氏宗祠。宗祠前面有两棵大榕树,交错的榕树枝条形成一个天然的大门,再往前,则是两口水井,一口是供洗漱用的。饮用水井是当年建祠堂的时候就有了,时至今天,井水还可以饮用。莲塘村属缓坡丘陵,东北方向3公里处是三门坡墟,西南4公里远的地方为谭文墟,村子刚好处于两个集市之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d1ztjo4" target="_blank" data-link="create">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推荐(海口琼山加乐湖村)</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41xc66q" target="_blank" data-link="create">海南张氏有文公后裔张氏合族祖祠修缮工作简报(第2期)</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rlri0h5" target="_blank" data-link="create">中国传统村落莲塘村保护与发展记(6)</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xhvax03" target="_blank" data-link="create">清河拜祭(张氏总会视频)</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wnio4lq" target="_blank" data-link="create">皇清侍赠显考端厚张大公等墓考</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ch3llcz" target="_blank" data-link="create">祠堂祭祀是国之大事更是宗族盛事——探花故里入祠工作快报</a></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11月13日,宋琼大尹张有文后裔联谊会2022年第二次理事会在中国传统村落莲塘村召开。按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来自全省各市县相关与会代表25人,参加了现场考察和集中开会两个阶段会议。会议根据会长张泰超指示精神,结合海口市人大常委会刚刚通过的海口市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规定,全力支持祖祠古建合法修缮,由海南张氏有文后裔联谊会执行会长张运美主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先生作有文公后裔合族祖祠调研报告,提请大会交流讨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执行会长张运美作捐款褒奖办法(草案),提请大会讨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自各市县理事会与会人员充满激情,本着对公益祖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发表了成立机构、资金筹集、宣传发动、组织施工、项目管理、芳名形式等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最后形成会议决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无论如何必须尽快修复合族祖祠。会议成立海南张氏有文公后裔合族祖祠管理委员会,下设祖祠修缮领导小组、祖祠修缮工作小组。</p><p class="ql-block">领导小组由海南张氏有文公后裔联谊会常务理事及各市县负责人组成;工作小组以祖祠所在地莲塘村张昌焕、张运和等村各队热衷于组祠公益工作人员为主,张运美、张秘书长、张运安、张运明等参加工作小组的协调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具体名单尽快补充落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邀请政府部门指导位于莲塘村张氏有文公后裔祖祠的古建筑规划设计和修缮工作;科学、严格按照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规划要求,对待祖祠工程建设和规范管理,加强信息化大数据管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人丁100元派捐与个人乐捐相结合;项目管理决定与政府保护政策法规相结合;实施海口市人大常委会最近发布的《海口市传统村落保护规定》,争取中国社科院等有关专家支持,力助莲塘村、乐来14村以及相关中国传统村落的国家级名村工作。今年全面动员,明年动工修缮;拟筹备资金380万人民币,专用于祖祠全部古建筑修缮及内部全配套管理,含祖祠常规管理但不含祖祠范围内文化室屋顶的协调性改造,不含祖祠外四个明代牌坊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在海南张氏有文公后裔联谊会直接领导下,新成立的合族祖祠管理委员会的修缮工作小组,立即启动系列筹备工作;张氏有文公后裔联谊会着手筹备召开第三次理事扩大会议,具体部署并落实全部工作的分工,尤其是动员捐款和工程的组织实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形成会议纪要,以电子工作简报的形式向全体有文公后裔汇报。包括结合探花张岳崧故里村企合作、文物保护、全国文明村创建等,结合名村三个产业融合成功经验,推进诸如研学旅行、家风家训、社科普及等有关文旅农旅工作,尊重宗亲文旅、亲子教育活动等,以支持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先生发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关于张氏有文公后裔合族祖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调研报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莲塘村张氏合族祖祠概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张氏合族祖祠概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张氏有文公后裔合族祖祠</span>位于三门坡镇莲塘村南北中轴线上,包括庭院, 占地约 2201 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分前、中、后三进十五眼。前进面积约 135 平方米;中间一进约 176 平方米;后面一进面积约 198 平方米。建宅造型,均仿 明清庙宇模式,都是上好的土木石瓦结构。两进之间,分建东西廊庑。据传,其 中两间,还是探花张岳崧出资建造,后成为他祭祖时的休息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张氏合族祖祠后裔。</p><p class="ql-block">据历届《张氏族谱》记载:海南张姓张有文家族, 于南宋开禧二年(1206),就落籍琼山。张有文祖父张永仁,原籍河南光州固始 县(今河南潢川),后避战乱,迁苏州阊门里。宋仕闽廉访使,后定居闽之莆田 县延寿里涵江霞林村,成为该家族的入闽始祖。张永仁生三子,长子张一清,福 建举人,曾任永福县令,后事不详。三子张一纶,留居莆田。二子张一经,即张 有文的父亲,后随有文落籍琼山。南宋开禧二年(1206),张有文中丙寅科举人, 随就被调任琼山二尹,后升大尹。宦寓府城薛村。因中原板荡,就携家眷定居琼 山托村(村址在今龙塘墟附近),张有文被后裔子孙尊为迁琼始祖。现在张有文 的后人,已遍布海口、琼山、澄迈、屯昌、定安、文昌、琼海、万宁、琼中、临 高、昌江、陵水、儋州等市县,约有 250 个居住点,男丁 15000 多人,是张姓迁 琼最早的一支,至今约 800 多年,也是拥有人丁最多的一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张氏合族祖祠历史。</p><p class="ql-block">明嘉靖丙寅(1568)年,张永仁的十三世孙、尚在广西陆川知县任上的张子翼,不愿屈受“升迁”吉安府审理正一职,“飘然解绶”。辞官归里后,虑及“祖祠未及修备”,就“捐白金易一第于坊门’,以安友莲(有文嫡孙士瑄)入莲(莲塘村)之祖。”此后,官至光禄寺署正、贵阳别驾的张子翼次子张绍初,“继志述事,为捐金数百,择吉地于嘉湖建合族祖祠,以奉入琼始祖,而以友莲祖及贤达子孙配食其中。”建祠时间为崇祯庚午(1630)年,历时四载,至癸酉(1633)年才大功告成。祠建成后,张子翼的长孙万历乙卯科副榜张世熹写了一篇《合族祖祠祝文》。其中有说:“翼子绍初,丕承父志。 初建莲塘、规模大备。配食专筳,足称无愧。”后来,二十一世孙清嘉庆己巳恩科探花张岳崧,也为祖祠撰写多幅楹联。其中两联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河洛历闽中, 琼苑迁移,世德前功为令范祖廉坊孙大尹,云礽科第,乡贤名宦绍芳徽</p><p class="ql-block">花县昔宣猷,忠孝流馨,永念象贤垂裕;</p><p class="ql-block">莲塘兹卜筑,诗书济美,无忘鸠族光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之,莲塘张氏合族祖祠,建于明末清初,若计算初创时间,应有 400 年历史,加上丰富的人文历史内涵,已成为当地少见的一份重要历史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张氏合族祖祠神主。</p><p class="ql-block">祖祠后进中堂筑神殿,分代安放本家族上祖下宗神主牌。</p><p class="ql-block">每年农历正月二十日定期举行春祭。</p><p class="ql-block">这 200 多个神主牌中,有:明嘉靖乙丑科进士张学颜、清嘉庆己巳恩科殿试第三名进士(探花)张岳崧、道光乙巳恩科进士张鍾彦、明景泰癸酉科第六名举人张翙、弘治乙卯科举人张绂、成化辛卯科举人张缙、成化丙午科举人张忭、嘉靖丙午科第九名举人张子翼、万历丙午科举人张大麒、正德己卯科举人张士毅、咸丰壬子科举人张鍾琇、咸丰辛酉科顺天举人张熊祥等三位进士和九位举人。</p><p class="ql-block">社会贤达有:l协助清将领冯子材抚黎的张祥垣、琼山中学创始人之一的张瑞銮等;</p><p class="ql-block">对家族有突出贡献的有张绍初、张嗣达、海瑞二女婿张筠等;</p><p class="ql-block">还有清末民国时期的社会精英、华侨领袖等;更有乐捐寿金建大路石桥、方 便行人、饮誉一方的张玉节母亲梁孺人;一代才女许小韫等名媛。</p><p class="ql-block">中间一进正堂, 挂有清廷颁给张岳崧的红底金字牌匾“进士及第”。自建成之日起,前面两进及东西廊庑,就成为族人议事的场所,后代子孙读书学文化的私塾、乡学,是乡人 景仰的神圣殿堂。可见“张氏合族祖祠”的文化含量之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张氏合族祖祠文化。</p><p class="ql-block">除了张氏合族祖祠张岳崧楹联等文物外,祖祠南面开阔地沿村南北中轴线上,原有四座举人牌坊:第一座“冲霄坊”,为表彰举人张翙而立;第二座“世美坊”,为旌表举人张缙而立;第三座“青云步武坊”, 为纪念举人张忭而立。第四座“鹗荐坊”为旌表举人张绂而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座牌坊,均已毁,但构件大部分保存完好,可随时修复。由海南张氏后裔及一批学者专家发起组织的张岳崧文化研究会,已成立多年,研究成果可嘉,祖祠所在的莲塘村2019年荣列中国传统村落并获国家级保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岳崧之所以成为海南 科举第一人,绝非偶然、不是孤立,与具有深厚的家族文化传承息息相关,合族祖祠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二、莲塘村张氏合族祖祠列入政府的文物保护之路</b></p><p class="ql-block">(一)2015 年 8 月 5 日,综上理由之申述,海南张有文后裔联谊会、海南省 张岳崧文化研究会联合给海口市文物局提交了关于《将莲塘村张氏合族祖祠列入 海口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申请报告,报告郑重地向市文物局提出申请,要求将“莲 塘村张氏合族祖祠”列入市文物保护单位,以发挥其以文育人,以史资政的潜在 功能,为圆民族复兴梦想做出应有的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2019 年 6 月 6 日,住建部等六部门公布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海南有 7 个市县共 17 个村庄上榜,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晨光村莲塘村名列榜首,莲塘村张氏合族祖祠自然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2020 年 1 月 8 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海南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 单位名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0 处,其中,古遗址 5 处、古墓葬 2 处、古建筑 12 处、石窟寺及石刻 1 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0 处,与张氏有关的有 高林张氏宗祠、吴元猷墓、吴元猷故居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三、莲塘村张氏合族祖祠的现状问题和修缮建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现状问题。</p><p class="ql-block">1.莲塘村始建于元朝延佑年间(1314 年—1321 年),古称 “清水峒”莲塘,文称“官隆部”。2019 年评为中国传统村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张氏合族祖祠位于村南北中轴线上,明清庙宇造型模式,土木石瓦结 构。始于崇祯庚午(1630)年,历时四载至癸酉(1633)年大功告成,总占地约 2201 平方米。主体建筑分面积 135 平方米的前堂、176 平方米的中堂、198 平方 米的后堂共三进,各五眼共十五眼房间。二、三进的东西分建廊庑各 75 平方米; 祖祠总建筑面积 659 平方米;包括前中后庭院,总占地面积约 2201 平方米。莲塘村前的大牌坊:四座明代举人牌坊范围总长约 80 米,寛约 15 米, 面积约为 1200 平方米;属祖祠范围内,于祖祠南面开阔地沿村南北中轴线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2019 年 10 月 18 日,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海口市第四批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的通知(海府〔2019〕98 号 ),市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 25 处), 与张氏有关的有张英佐墓、张岳崧启蒙学堂、加乐湖村张氏宗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祖祠南面开阔地沿村南北中轴线上,原有四座举人牌坊:第一座为表 彰举人张翙( 1453 年)而立;第二座“世美坊”,为旌表举人张缙(1471 年)而立; 第三座“青云步武坊”,为纪念举人张汴(1486)而立。第四座“鹗荐坊”为旌 表举人张绂(1495 年)而立。四座牌坊均已毁,但构件大部分保存完好,可随时 修复。由海南张氏后裔及一批学者专家发起组织的张岳崧文化研究会,已成立多 年,研究成果可嘉。张岳崧之所以成为海南科举第一人,绝非偶然、孤立之文化 迹象。它由来有其深厚的家族文化传承,当不可忽视,具有文物保护价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二)修缮建议。</b></p><p class="ql-block"><b>建议一: </b></p><p class="ql-block"><b>张氏合族祖祠修缮要融合于中国传统村落莲塘村全面保护与发展。</b></p><p class="ql-block">成立张氏合族祖祠修缮筹备组。筹备组设立指挥部、联络部、工程部和财务部四部负责相关智能工作。</p><p class="ql-block">筹备组由海南张有文后裔联谊会及其会各市县负责人、中国传统村落莲塘村工作小组主要成员等组成。</p><p class="ql-block">筹备组视具体情况,邀请海南张氏总会领导、社会社会各界影响力较大人士、 热心张氏合族祖祠修缮管理、工程实施、组织捐款等影响力较大的有关人士等, 担任顾问。</p><p class="ql-block">筹备组接受海南张有文后裔联谊会领导;与中国传统村落莲塘村工作小组协 调,对内协调村务工作,对外联系地方政府,协调开展专项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建议二: </b></p><p class="ql-block"><b>张氏合族祖祠修缮要融合于中国传统村落莲塘村全面保护与发展。</b></p><p class="ql-block">理解国家住建部、财政部等部委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后,党中央、国务院 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p><p class="ql-block">一是保护机制已经初步建立,传统村落快速消失的局面得到了遏制;二是文 化遗产保护初见成效,60%以上的中国传统村落都对传统民居、祠堂、古桥、古 井等文化遗产进行了保护修缮,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优先得到了支持; 三是因为传统村落要活态传承,农民必须要富裕起来,才能传承下去;四是农民 的增收效果比较明显;五是社会保护意识空前提高,文化传播作用也突出明显, 传统村落标志、牌匾由住建部、财政部同一规范管理。</p><p class="ql-block">为促进海南文化祠堂的建设工作,加强中国传统村落莲塘村乡村祠堂保护与 发展,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张氏合族祖祠占地约 2201 平方米,在传统乡村生活和村落空间中居于核心位置,必须认真考虑在当代社会经济环境下的转型问 题,思考与年轻人需要、城乡融合的进程等时代背景相适应的“进化”路径,以 使这些集结了大量文化信息、凝聚着浓浓乡愁的宝贵文化财富,长期、系统地传 承下去。</p><p class="ql-block">因此建议,莲塘村和张氏合族祖祠修缮筹备组紧密联系地方政府,争取保护 专家到现场指导工作,从修缮报告、规划建设等方面,全面考虑保护、发展等可 行性问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建议三:</b></p><p class="ql-block"><b>张氏合族祖祠修要修旧如旧保持与中国传统村落莲塘村整体协调。</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张氏合族祖祠已经具有国家文物保护性质,按照文物修旧如旧的保护原则,及祠堂功能民间之情理需求来进行, 祠堂构成:张氏合族祖祠由东西两个祠门、照壁、前中后三堂(殿)各五眼十五眼房间,及二、三进的东西两个三眼廊庑构成; 祠堂外观:全部祠堂建筑的瓦片、墙体、装饰、结构等,均按照原材料、原结构、原色彩要求进行修缮; 张氏合族祖祠南向大庭(照壁前):恢复四个明代牌坊,南直至水井及南临的农田对面坡地,均不宜种植高大林木或建筑,保持开阔的原始视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南出台首部传统村落保护法规《海口市传统村落保护规定》12月1日生效执行</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https://mp.weixin.qq.com/s/OmIRxW3pqWOXprxcjJTzoQ。</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建议我们务必按照规定要求落实修缮工作:</b></p><p class="ql-block">1.《优先重点保障传统村落村(居)民因保护需要易地建房用地需求。</p><p class="ql-block">2.建立健全认领保护制度,鼓励社会力量认领传统建筑。</p><p class="ql-block">3.不得擅自拆除、拆卸、损坏传统村落 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标志牌。</p><p class="ql-block">4.鼓励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共享、传播、展示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和产品(《规定》要求深入挖掘传统村落文化内涵,对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调查、收集、整理、研究,建设数字化服务平台,鼓励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共享、传播、展示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和产品。支持传统技艺人才在传统村落内开展授徒、传艺、展示、巡演、节庆等活动,引导传统村落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文化创意、民宿等产业。);</p><p class="ql-block">5.《规定》要求市、区人民政府支持传统村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激励机制,促进产业振兴和村(居)民增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建议四:</b></p><p class="ql-block"><b>完善、活化张氏合族祖祠三堂殿两廊庑及照壁前的文化遗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祠堂后殿的结构,因 1957 年修复过于低矮阴沉,拟在原基础上适当升高; 为防风,增加马头墙结构加固;</p><p class="ql-block">2.祠堂内部:前殿、中殿的内部,按照现实的民间常规的实用功能设置;</p><p class="ql-block">3.祠堂后殿的内部,按照十柱木结构,改造原来1957 年修缮过的金字架,恢复为原柱式结构;恢复祠堂原有对联和其他文物。</p><p class="ql-block">4.注意保护好合族祖祠文物: </p><p class="ql-block">(1)中间一进正堂挂有朝廷颁给张岳崧的红底金字牌匾《进士及第》。 </p><p class="ql-block">(2)谷诒堂:诗云:君子有谷诒孙子。吾祖自宋以来,旧德先畴力田孝弟</p><p class="ql-block">诒以谷者永矣,顾继述何如耳。诗又云:式谷似之。谨书以劝。嘉庆丙子十九代 孙岳崧书</p><p class="ql-block">(3)清嘉庆己巳恩科探花张岳崧两联:</p><p class="ql-block">由河洛历闽中,琼苑迁移,世德前功为令范;祖廉坊孙大尹,云礽科第,乡 贤名宦绍芳徽。</p><p class="ql-block">花县昔宣猷,忠孝流馨,永念象贤垂裕;</p><p class="ql-block">莲塘兹卜筑,诗书济美,无忘鸠族 光宗。</p><p class="ql-block">(4)原有四座举人牌坊:第一座“冲霄坊”,为表彰举人张翙而立;第二 座“世美坊”,为旌表举人张缙而立;第三座“青云步武坊”,为纪念举人张忭 而立。第四座“鹗荐坊”为旌表举人张绂而立。</p><p class="ql-block">(5)张氏合族祖祠修缮,建宅造型:均仿明清庙宇模式,都是上好的土木 石瓦结构。两进之间,分建东西廊庑,其中两间还是张岳崧出资建造,成为他祭 祖时的休息间。</p><p class="ql-block">(6)突出崇祯庚午(1630)至癸酉(163)历时四载才大功告成的历史。</p><p class="ql-block">(7)张氏合族祖祠修缮,总体是保持与莲塘村古建协调,即莲塘村中民居 整体布局有三种:其一、行列式沿纵轴线布置,从下向上一间接一间排列,这样 的布局多为同一氏族;其二、周边式布置,多用于不同姓氏,根据迁入村内先后 为序自由选址建屋而形成;其三、百家姓村庄的村落自由式布比较弱,村古建突 出特点:一是民居多施青砖石脚的墙壁,淡绿灰筒白泥瓦屋顶;黑色或深色的桁 条,桷条、门窗、窗框;白泥方砖墁地,防雨防盗。二是色调雅淡清爽;端庄沉 实,无喧闹、华丽、轻浮之感。传统民居布局紧凑;以低层高度的,前后紧接, 比肩接踵,即使是庭院住宅也是占地不太多而安排紧凑。三是镂空的花罩,挂落, 通透的门、窗、横披、栏杆、虚实相间布局,造就一种玲珑通透的意境。四是厅 堂较多,而且高大开敞;防火防风。五是民居房屋为砖木结构,硬山式简板布瓦 顶,进深两间,中间厅堂两侧厢房。前庭侧边或大屋两侧是横屋,用做民居多施 青砖石脚的墙壁,淡绿灰筒白泥瓦屋顶;黑色或深色的桁条,桷条、门窗、窗框; 白泥方砖墁地,防雨防盗。每个群落形成一条中轴线,通堂式,大门上下相对, 通风透光,是同支兄弟之间和睦相处的家属院落。六是厨房或什物间,每个群落 形成一条中轴线,通堂式,大门上下相对是传统的海南民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建议五:</b></p><p class="ql-block"><b>张氏合族祖祠后殿的神龛适当加宽并按照历代规矩增置神主牌。</b></p><p class="ql-block">张氏合族祖祠后殿的神龛 200 多个神主牌有:明嘉靖乙丑科进士张学颜、清 嘉庆己巳恩科殿试第三名进士(探花)张岳崧;道光乙巳恩科进士张鍾彦、明景 泰癸酉科第六名举人张翙、弘治乙卯科举人张绂、成化辛卯科举人张缙、成化丙 午科举人张忭、嘉靖丙午科第九名举人张子翼、万历丙午科举人张大麒、正德己 卯科举人张士毅、咸丰壬子科举人张鍾琇、咸丰辛酉科顺天举人张熊祥等。社会贤达:协助清将领冯子材抚黎的张祥垣、琼山中学创始人之一的张瑞銮 等;对家族有突出贡献的有:张绍初、张嗣达、海瑞二女婿张筠等;还有清末民 国时期的社会精英、华侨领袖等。更有乐捐寿金建大路石桥、方便行人、饮誉一方的张玉节母亲梁孺人;一代才女许小韫等名媛等等。 建议结合现代社会实际,按照张氏合族祖祠有关规矩,增置部分后人名人神主牌;按照褒奖办法,营造张氏合族祖祠文化氛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建议六:</b></p><p class="ql-block"><b>易学介入指导系列工作。</b></p><p class="ql-block">3 月 19 日,联谊会特请海口市周易协会张运安会长一行,到琼山区莲塘村张氏合族祖祠考察,联谊会张昌焕副会长接待;结论是:</p><p class="ql-block">福居寅山申向 兼艮坤,乙方行龙,水出辛戌,时间关系没有看随龙水。村后来龙方位已给挖水 利沟时挖伤过,最好要做一次补龙镇龙平安斋。今年壬寅年,莲塘村坐寅山太岁, 太岁方可修造但须特殊日课,向方申位冲太岁一般不做修造动土,有文公祠堂方 位在村里的申位冲太岁的方位。如宗亲商议务必修复,需请当地道士化解后方可 动土。这是我个人的见解,请参考决策。建议七:张氏合族祖祠修缮工作,设计图拟邀请施工方提供;建议参考莲塘 村张氏合族祖祠平面布置图、立面图、鸟瞰示意图修旧如旧的效果实施。内部布 置按照地方常规进行。神主牌规格同原牌尺寸,材料为菠萝蜜格老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海南张氏有文公后裔联谊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关于捐款修缮张有文公合族祖祠(莲塘)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褒奖办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草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迁琼始祖张有文公,从南宋至今已有近九百多年历史。公生下英佐、英养、英法三子,其后裔子孙蕃衍海内外,世代兴旺发达,是 海南张氏迁琼始祖的一大家族。</p><p class="ql-block">2007 年,海南张氏有文公后裔联谊会正式成立。在张泰超会长 的带领下,广大张氏宗亲大力支持,至今已完成了重建张有文公墓园、 长子张英佐公墓园、三子张英法公纪念园(次子张英养公纪念园也在 筹建之中),完成了第十五届张有文公族谱修编等项工作;同时协助 海南张氏总会创建好海南张氏大宗祠。</p><p class="ql-block">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光大张氏迁琼始祖大业,自十三 世祖张子翼公牵头创建,其次子张绍初克承扩建后,逐步形成了一座 前后有二进宅,左右有厢房,前庭有左右二大拱门,院外有四座张氏 名人石竖牌仿、具有明清两代古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其规模雄伟壮 观,名誉海内外;现算来已有 400 多年历史。期间,虽有小修、小补, 终因经年风吹雨打,自身退化,变成现在破陋不堪的情景,实在令人 心痛。</p><p class="ql-block">2015 年 1 月,本会已向广大张氏宗亲发出重修莲塘张氏合族祠 堂的倡议书,由于种种原因,加上近年新冠疫情蔓延,至今尚未启动。 今年正月二十日,莲塘张氏合族祠堂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各 市县代表看到祠堂破败,个个激奋,强烈要求要及时重修合族祠堂。 我们认为,宗亲兄弟很高的呼声,正好是张有文公后裔宗亲兄弟团结 一致,齐心协力重修莲塘张氏合族祠堂的时候了!</p><p class="ql-block">我们知道,重修合族祠堂是一项宏大的工程,除需要广大宗亲 出谋献策外,还需要有一大笔资金进行运作。为了激励广大张氏宗亲 热心祖业,踊跃捐款,早日完成重修合族祠堂的工作,经讨论研究, 特制定本褒奖办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一章 捐助原则</b></p><p class="ql-block">第一条 本会本着自愿的原则,接受海内外企业、宗亲团体和个人捐赠资金及实物。</p><p class="ql-block">第二条 捐款不设时限,可随时面交或转账汇入重修莲塘张氏</p><p class="ql-block">合族祠堂账户。捐款以 200 元(含 200 元,人民币,同下)起步,上 不封顶,多多益善。捐款总额为累计数为准,直至重修合族祠堂竣工 为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二章 褒奖办法</b></p><p class="ql-block">第三条 对捐款人在《功德册》《功德墙》《功德碑》上进行 永存芳名褒奖。</p><p class="ql-block">第四条 对个人捐款褒奖办法</p><p class="ql-block">(一)按人丁每人 100 元上交款,以市、县、乡、镇、村户主 名的人数、总金额,在重修祠堂的《功德册》、《功德墙》上刻记姓 名留念。</p><p class="ql-block">(二)捐款 200 元(含)以上至 500 元(含)者,在《功德册》、 《功德墙》上刻记芳名留念。</p><p class="ql-block">(三)捐款 500 元以上至 1000 元(含)者,除同第(二)项褒 奖外,在《功德册》上配个人一寸彩照留念。</p><p class="ql-block">(四)捐款 1000 元以上至 2000 元(含)者,除同第(三)项 褒奖外,在《功德册》上作 80 字左右的个人简介留念。</p><p class="ql-block">(五)捐款 2000 以上元至 5000 元(含)者,除同第(四)项 褒奖外,在《功德册》上其姓名配 3 寸本人彩照或全家福彩照,作150字左右的个人简介留念。</p><p class="ql-block">(六)捐款 5000 以上元至 10000 元(含)者,除同第(五)项褒奖外,在《功德册》上其姓名配 5 寸本人彩照或全家福彩照,作 200 字左右的个人简介留念,并增补为莲塘张氏合族祠堂管理委员会 副主任。</p><p class="ql-block">(七)捐款 1 万元以上者,除同第(六)项褒奖外,在单独竖《功德碑》上,配个人彩照,刻记个人创业史,并在祠堂里悬挂个人 彩照永久留念。</p><p class="ql-block">(八)单项捐建较大的建筑物,如香炉、石狮子、造牌仿等价 值超过 1 万元者,除同第(七)项褒奖外,并在建筑物上刻记芳名留 念。</p><p class="ql-block">第五条 宗亲团体捐赠的钱物参照个人捐助办法执行(此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三章 资金管理使用</b></p><p class="ql-block">第六条 所有人丁上交款和捐助款,专项用于重修莲塘张氏合 族祠堂,不得他用。</p><p class="ql-block">第七条 本会下设莲塘张氏合族祠堂筹建委员会,由各市县选 派 2 至 3 个代表组成。设立主任、副主任、委员、会计、出纳。捐献 人要写明市、县、乡、镇、村及本人姓名,或迁琼始祖第几代裔孙; 指定专人负责,开设专门账户,编制捐赠登记册(簿),发放捐赠凭 证(条据),及时公布捐款账目;开设莲塘张氏合族祠堂筹建委员会 网站,随时接受咨询和监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确保资金使用 的专项性、合法性。</p><p class="ql-block">第八条 本会严格执行国家财务制度,大笔资金开支必须由筹 委会讨论通过,正、副主任签名审批,每项报销手续,都必须使用于 项目、经手人、证明人和审批人签名。</p><p class="ql-block">第九条 本褒奖办法由本会监督实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开户名称:</p><p class="ql-block">开户银行:</p><p class="ql-block">银行账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海南张氏有文公后裔联谊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 2022 年 3 月 15 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