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晋陝行 2023.5.24~6.3

继延

<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24日我们兵团战友和亲朋好友24人从北京出发开始了北大荒旅行社组织的晋陝游。</p><p class="ql-block"> 大巴经过怀来的官厅水库、张家口天路…直奔山西应县。</p> <p class="ql-block">中午抵达应县。顾不上吃饭我们冒雨先去参观应县木塔。</p><p class="ql-block"> 应县木塔简称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之木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p><p class="ql-block"> 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p> <p class="ql-block">木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层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每层都供奉着佛像,其中第层供奉的释迦尼佛像具有鲜明的契丹族特点,它是罕見的辽代艺品珍品,高约11米,是我国最大的室内坐像。</p> <p class="ql-block">应县街景</p> <p class="ql-block">窗外的田野象一幅幅变化的水彩画…</p> <p class="ql-block">  当晚8点终于找到我们预定的芦芽山国际大酒店並办理了入驻手续,晚9点吃上了晚饭。</p><p class="ql-block"> 芦芽山国际大酒店真够气派!在这较为偏僻的山里有个这么捧的四星大酒店真是意外的惊喜!为到这里大巴在村里和公路上转了三个小时真不容易呀!真没想到山西公路用限高限大货也央及了旅游大巴,哎,只能一声叹息!</p> <p class="ql-block">无人机空中俯瞰(旅友摄)</p> <p class="ql-block">酒店外景很大气,远看如一只展翅的凤凰。</p> <p class="ql-block">酒店内景古香古色又与现代元素融和交汇,舒适耐看。</p> <p class="ql-block">5月25曰,游览了万年冰洞、悬空村和汾河源头。</p><p class="ql-block"> 万年冰洞在忻州市宁武县城西50公里处的春景洼村境内,处旅游专线旁,海拔2300米。经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洞穴专家现场考察认定:此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约三百万年,故名万年冰洞。</p><p class="ql-block">2005年,宁武万年冰洞在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评审中,成为国家地质公园。2011年3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万年冰洞真令人称奇,以前见过的溶洞都是钟乳石的,而冰洞里全是冰形成的,外边十22度,里面一4度。入洞起初200来米由于冷热交织扶手上阶梯上都是厚厚的冰又冷又滑十分困难,真下去了路面反而没冰了。五光十色灯光下的冰柱冰花千姿百态令人眼花瞭乱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冰洞四周山上都是原始次生林,空气十分清新。</p> <p class="ql-block">  悬空村,也是晋西北宁武管涔山深处的古村落,现为芦芽山风景区的一个景点。浓密葱茏的林海之中,有三个古老神奇的悬空村:王化沟村、五花山村、曹家梁村,均属宁武县涔山乡,三村相距很近分别建在悬崖绝壁间,远望好似空中楼阁,天上人家。</p><p class="ql-block"> 村里房屋都建在百米高的悬崖绝壁上,街道是立木支撑、圆木铺架的“栈道”。在这个古老的村子里,处处可见石砌的小径、古朴的民居,村民们悠然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村子古老、静谧,却远近闻名。</p> <p class="ql-block">汾河源头</p><p class="ql-block"> 下午游览了汾河源头,它位于宁武县东寨镇西北约1公里处,据《山海经》云:“管涔之山,汾水出焉”,所以后人认为这里就是汾河水的源头。源头处是一个水塘,塘上的石壁上刻有四个大字“汾源灵沼”,石壁中雕有一个龙头,龙口中喷出一股清泉,终年流淌不绝。源头附近有一座寺庙,名为雷鸣寺,始建于明朝,后被毁。后又重建。广场上有曾任山西省省长胡富国提写《汾河源头》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恰逢老钱夫妇五十年金婚,快来拍照留个纪念吧!</p> <p class="ql-block">  今天游览的芦芽山景区位于山省忻州市宁武县的管涔山腹地。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水利风景区。2017年2月28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认:管涔山一芦芽山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预备名单。</p><p class="ql-block"> 在没来芦芽山之前我们对其还真是知之甚少。只知有个万年冰洞。来了才知道这里还是山西的母亲河汾河源头~想起郭兰英那首著名的《人说山西好风光》里说″汾河流水哗啦啦的响…"原来源头在这里呀,很是惊讶!汾河的水从泉眼里不断流出清彻甘甜,从未断流过,果然名不虚传!这里峰峦挺拔、奇石尖峰林海茫茫飞瀑流泉古庙栈道…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我们只游了几个主要景点:万年冰洞、悬空古村、汾河源头,还匆匆看了个大集,大家称赞不巳,感觉芦芽山景区真是不错,有自己独特之处,好好开发将会大有可为。</p> <p class="ql-block">  5月26日</p><p class="ql-block"> 今天先游览了李家山村,这是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位于山西省临县碛口镇黄河岸边向南五公里,隐于大山深处,空灵幽雅。是碛口繁盛时带动发展起来的周边村庄之一。</p><p class="ql-block"> 李家山村内共有高低九层、合计九十八院的古住宅群,是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优秀景观村落。始建于明代,根据《李氏宗谱簿》的记载,李氏的祖先李端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到此,后来李氏家族在李家山村世代繁衍,清中叶逐渐繁荣,。后来李家经商致富之后大兴土木,在村庄内修建了大量建筑。村中保留有包括豪华清代民居和普通窑洞在内的多种不同的民居形态,蕴藏着黄土民情风俗和丰厚的黄河文化,是研究我国古代民俗的宝贵材料,也是当代许多画家和摄影师的创作基地,被称为艺术殿堂世外桃园。</p> <p class="ql-block">磧囗古镇</p><p class="ql-block"> 碛口镇位于晋西吕梁山西麓,黄河之滨,临县之南端。明清至民国年间,凭借黄河水运一跃成为北方商贸重镇,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是晋商发祥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磧古镇全貌,依黄河磧囗而建</p> <p class="ql-block">坐在黄河边小憩</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从陝北东渡黄河登岸处(山西磧囗地区)</p> <p class="ql-block">我们往在黄河边的磧口麒麟山庄,非常不错!</p> <p class="ql-block">5月27日早上起来从山庄平台再看看黄河,平流雾使黄河和对岸的山时隐时现很好看。今天将告别山西去陝西。</p> <p class="ql-block">眺望黄河</p> <p class="ql-block">经过两座黄河大桥都因封桥和限高无法通过,无奈之下绕了一个多小时在当地老乡的传授下终于走山路找到能走大巴的一座黄河大桥,从山西进入陝西。太费劲了!</p> <p class="ql-block">进入陝西,建在山里的窟洞多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波浪谷</p><p class="ql-block"> 靖边波浪谷位于距陕西省靖边县东南22公里处龙洲乡的闫家寨子,俗称闫寨子。靖边波浪谷岩石叫红砂岩,学术上被称为"砒砂岩",成于古生代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之间。这是地球历史中地质最活跃、生物最繁茂、动物最庞大的时代。波浪谷展示的是由数百万年的风、水和时间雕琢砂岩而成的奇妙世界。波浪谷岩石的复杂层面,是由一亿五千万年前侏罗纪就开始沉积的巨大沙丘组成。沙丘不断地被一层层浸渍了地下水的红沙所覆盖,天长日久,水中的矿物质把沙凝结成了砂岩,形成了层叠状的结构。靖边波浪谷在陕北这个黄土覆盖的地方能有这样的石头景观真是个奇迹了。</p><p class="ql-block"> 龙洲波浪谷是一种红砂岩丹霞地貌,岩砂上的纹路像波浪。上世纪80 年代,人们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交界处发现了波浪谷,神奇的外观和极高的科研价值使其成为了世界八大岩石奇观之一。而靖边的波浪谷除了有着与美国波浪谷类似的红砂岩峡谷之外,还有更为壮观神奇的水上丹霞,赤红色的丹霞配上翠绿色的湖面,单凭这撞色的搭配就已经走在前列了。</p> <p class="ql-block">  龙州丹霞地貭公园~水上波浪谷。小雨絲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兴致。</p> <p class="ql-block">  晚上的跑旱船和安塞腰鼓表演很有乡土气息,是陝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p> <p class="ql-block">5月28日,参观波浪浴1#2#景区</p> <p class="ql-block">波浪谷美在哪?</p><p class="ql-block"> 美在它的颜色,“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它的丹霞地貌是形成于距今6000万年的白垩纪,风、水、地壳运动等众多因素风云际会于此,成就了波浪谷的明艳如彩霞的红。</p><p class="ql-block">美在它的造型。连绵起伏沟壑纵横5.8公里的波浪谷,如同一个被时光凝固的静止海洋,它的名字也是取于这个意思,更美的是这片静止的海洋,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呈现出有规律的线条,似行云流水,像是流动的音符,叹为观止,象是大地的年轮 |</p><p class="ql-block"> 靖边波浪谷让我们看到了数百万年的风、水和时间雕琢砂岩而成的奇妙世界。那似火的红色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波浪谷一共分为5个区域,昨天是龙州景区,以水上波浪谷为主,今天我们又游了1-2号景区,这是主景区,规模很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波浪谷玻璃景观大桥是中国第一座3D景观大桥,全长340米,最高处80米,综合运用了数字媒体技术、3D立体艺术、电子水幕、调光玻璃等创新手段,打造了碎石下坠、数字瀑布等多个体验场景,极大的增强了游客的互动感和体验感。3D景观大桥直达波浪谷核心景观,可省去40 分钟的浏览时间最关健是它给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上帝视角"来看峽谷的广大景色,这与平地感觉完全不同。</p><p class="ql-block"> 玻璃桥值得走一下,并不因为能减去多少路程,而是能用上帝视角俯瞰下面的景致,美的让人窒息。</p> <p class="ql-block">下午参观了小河会议旧址</p><p class="ql-block"> 194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转战陕北,从1947年6月8日至9日、6月17日至8月1日,毛主席他们在靖边小河生活战斗了47个日夜。</p> <p class="ql-block">5月29日终于来到延安!</p> <p class="ql-block">进入革命圣地延安,先参观了枣园。</p><p class="ql-block">枣园曾经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城西北8公里处。枣园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现旧址大门石柱两侧尚有康生所书“延园”二字。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p> <p class="ql-block">  来到延安,看到宝塔山的那一刻,耳边便响起诗人臧克家的那首著名的诗~《回延安》: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摟定宝塔山…</p><p class="ql-block">每个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会知道延安知道宝塔山~曾经的中国革命圣地</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宝塔山追忆延安的昨天眺望今日延安全貌,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参观凤凰山麓毛主席旧居</p> <p class="ql-block">凤凰山下的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5月30日我们住在甘泉县下寺湾镇。</p> <p class="ql-block">  今天去了甘泉大峡谷,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下寺湾镇雨岔沟,为红砂岩地质,历经千百万年的风沙切割和流水溶蚀、冲刷而成,在陕北黄土高原大体量呈群落分布,国内罕见,有“黄土高原自然地缝奇观”之美称。甘泉大峡谷由大小120条峡谷组成,水、阳光、青苔相互交织、光影变幻、色彩斑斓,每条峡谷都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由于红砂岩在不同季节的含水量不同,对光的吸收和折射率也不一样, 因此甘泉大峡谷一年四季会显示不同的色彩。特别是动态的色彩和细腻的微景观,将甘泉大峡谷的生命气息展现在游客面前,具有极高的地质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被誉为“世界活丹霞,中国梦之谷”。</p> <p class="ql-block">待开发的龙头谷</p> <p class="ql-block">  老乡真热情,吃了顿香喷喷热腾腾的饺子,出门在外却感受了家人亲情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5月31日</p> <p class="ql-block">参观下寺湾毛主席旧居</p><p class="ql-block">六届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1月3日在甘泉县下寺湾召开常委会议,同日,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张闻天主持,出席者有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王稼祥、凯丰、刘少奇、林伯渠、彭德怀、李维汉、李德。会议决定:中央对外公开用“西北中央局”;成立西北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中央分两路行动,张闻天、博古等率领中央机关北上,进驻陕甘晋省委所在地安定县瓦窑堡。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率领陕甘支队南下甘泉象鼻子湾,与红十五军团会合,准备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北苏区的“围剿”。同日,中央红军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叶剑英任参谋长,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p> <p class="ql-block">  陝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p><p class="ql-block"> 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下寺湾镇义子沟村。该旧址由11孔坐西北面东南的石窑洞和院落组成。1935年4月下旬至11月5日,中共陕甘边区特委、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和陕甘边区军委机关驻地在甘泉。当时,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直辖甘泉境内3个区,管辖甘肃陇东地区和今陕西吴起、志丹、富县、安塞等11个县(区)全部或部分地区。陕甘边区特委甘泉时期,在不断巩固驻地的同时,一边继续领导甘肃庆阳、合水、华池和陕西富县等地的革命斗争,一边组织领导开辟新的游击区,建立革命政权。为了粉碎国民党对陕甘边根据地发动的第二次“围剿”,开辟新的根据地,扩大苏区,1935年4~5月,陕甘边党政军机关由荔园堡、闫家湾一带迁驻下寺湾、义子沟和贺家湾等村,陕甘边苏维埃政府迁到义子沟。从此,洛三川成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领导中心、指挥中心和巩固的后方基地。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根据根据地的需要,积极开展各项活动,颁布各种军政法令。建立革命政权,搞土地革命,建立武装,成立了下寺湾等集市贸易,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改旧私塾为列宁小学,开展扫盲识字等运动,并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迅速扩大了根据地,壮大了红军主力,发展了游击队,为毛泽东领导的中央红军把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永宁古寨、秦直道和心形峽谷</p> <p class="ql-block">永宁古寨</p><p class="ql-block">永宁古寨,孤峰绝壁上的千年要塞。位于志丹县永宁镇甘志公路旁,是东西走向的石寨。古寨分上、中、下三层,设有瞭望哨、射箭孔、炮塔等。崖壁开凿的石室、石窑、石洞已达100多间,有各种设施,总体可容纳千人驻守或居住生活。土著者认为此处“永远安宁”,因此有了今天的永宁山之称。</p><p class="ql-block"> 地导告诉我们:陕北一直流传着一首民歌:高楼万丈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顶,边区的太阳红又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这“盘龙卧虎高山顶”说的就是永宁古寨。古寨山脚下萦绕的洛河就像盘绕在山下的龙,而山上的巨石便如卧虎一般,永宁古寨的风光果然很大气宏伟。 可惜今天下大雨,我们虽到了景区门口,但景区工作人员怕大雨爬山出危险而不让进,只好遗憾离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直道</p><p class="ql-block"> 延安境内的秦直道南自沮河支流大南沟水源头进入黄陵县境内,经富县、甘泉、志丹、安塞四县,在安塞县王家湾乡与靖边县青阳岔镇郑石湾交界处出。</p><p class="ql-block">历史上蒙恬北击匈奴大扩秦朝疆域,最强军事通道创造了奇迹。这是中国最古老的高速公路,历经2000年不长草,令人难以相信。</p><p class="ql-block"> 秦直道,位于内蒙、甘肃和陕西省境内,是一条秦代修筑的交通干道。该道路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但没有具体的建成日期。建成之后的秦直道在清朝之前都有使用,至清朝时逐渐废弃。20世纪70年代时,考古学界重新展开了关于秦直道的研究,关于秦直道的走向问题成为学界争论的焦点。2009年,陕西延安市境内的秦直道通过考古发掘确认,至此关于秦直道的走向几乎已全部确认。2006年和2013年,秦直道遗址、秦直道起点遗址和秦直道遗址延安段、秦直道遗址庆阳段分别列入第六批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册。</p> <p class="ql-block">远处即是秦直道遗迹</p> <p class="ql-block">心形峽谷</p><p class="ql-block">这次在甘泉运气挺好,我们的地导是位摄影爱好者,年轻热情朴实真诚,告诉我们不少好景緻和好机位,所以旅友们照了不少好片,大家都十分高兴。</p><p class="ql-block"> 心形峽谷就是他告我们的野景,山谷里野花巨石很多,但如果没有他指点我们根夲看不出月形和心形,按他告的位置真能照出心和月牙,不禁感叹发现者的聪明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象不象弯弯的月牙?</p> <p class="ql-block">自然的″心"</p> <p class="ql-block">下寺湾镇子里的壁画很多色彩丰富内容多样很接地气</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下寺湾镇的民宿很有陝北特色</p> <p class="ql-block">  雨后的下寺湾兰天白云石桥流水十分清澈美丽!</p> <p class="ql-block">7月1曰</p> <p class="ql-block">来到位于陝北宜川县的壶口瀑布</p> <p class="ql-block">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滾滾黃河奔流不息汹勇澎湃一往无前不可阻挡,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伟大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运气真好!遇见了壶口瀑布彩虹</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旅馆就在黄河边上,吃的还挺丰盛,自然少不了黄河大鲤鱼。</p> <p class="ql-block">7月2日</p> <p class="ql-block">山西的忻州古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忻州古城是按照中华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结晶。历代多为郡、州治所,险关要塞,人杰地灵,商贾往来,兵家必争,故有“晋北锁钥”之称。</p> <p class="ql-block">  匆匆中在古城小吃街吃了顿山西老百姓的当家饭:肉燥子刀削面,果然名不虚传,好吃不贵还香。</p> <p class="ql-block">夕阳中告别沁州古城,时间太短还没逛够呢!</p> <p class="ql-block">7月3日</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久闻其名如雷贯耳。这次终于有机会来到这里。</p><p class="ql-block">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p><p class="ql-block"> 来到这里才知道,毛主席1948年途经此地曾提写了“雁门关"三个字,历史上楊家将满门忠烈就是在这里镇守边关的。地势险要关口坚固果然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城楼和長城关口(旅友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