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车西藏行(二):不冻泉G215--玉树,然乌湖,怒江72拐

寒梅

<p class="ql-block">第7天(3月30日):不冻泉(格尔木曲麻莱县)--玉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月29日晚10:00多,翻过昆仑山口到达海拔4500米的不冻泉。到达加油站队长和燕子姐就忙着给车加油,可能是走路有点急,两个人上车后就开始飘飘欲仙,高反了!</p> 队长和后勤部长因高反相继趴了,还好燕子姐适应得快,第二天就基本没问题了,队长还是昏昏欲睡的感觉。开车的重任就交给能开这么大的房车,年龄最小的美女小宁了。 从不冻泉到玉树,跑了一天国道215,海拔一直在4500米左右。蓝天白云触手可及的感觉,从最烂国道到最美国道,这景色只有天上西藏才有。 蓝天白云和金色的草原,还有通往天边的路……,如果愿意可以跑到地老天荒。 都说只有荒凉的无人区,没有荒凉的人生。这条孤独的公路要去适应荒漠的环境,就像我们要去适应青藏高原稀薄的空气和突袭而来的高原之美。 在无人区一群草原精灵藏原羚,撅着白色桃心的小屁股,悠闲悠哉,萌萌的真是可爱。 牦牛是草原的精灵,也是牧民的生活。在这样的路上跑久了,真是羡慕牧民的生活。远离喧嚣,生活简单。满眼都是星辰大海。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是一片神奇的荒原。 平展的草原公路,一望无际,整条路上就一辆车在跑。远处是绵延的雪山,此时此景我也试着上车练练,过一把青藏高原开房车的瘾。<div> G215前半段拦路很多,能把人颠簸得怀疑人生。后半段,一路坦途,堪称天花板级别的风景。 </div> 这里属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长江源区的核心地带。周围的高山草原湿地,风景旖旎。野生动物频出。 长江的正源是沱沱河。沱沱河位于格尔木市南域唐古拉山镇,是长江源(通天河)的主源(中源)。除正源外,长江还有一个北源,一个南源。 长江北源是楚玛尔河,又称曲麻莱河、曲玛河。 经过楚玛尔河大桥,浩瀚的楚玛尔河,冰封玉砌,幽旷平和,苍茫空濛。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傍晚到达玉树市,入住香格尼玛大酒店。酒店富有民族特色,很温馨。去酒店马路对面的西部美食城来一碟牦牛肉,一碗牦牛面,唇齿留香。不负这一路的长途跋涉。</p> 第8天(3月31日):玉树结古寺、博物馆、迦那石经城--唐蕃古道--囊谦 2010年的那场地震,给玉树带来的几乎是灭顶之灾。如今,它涅槃重生,我们站在半山腰,一座崭新的玉树新城拔地而起,被晨雾笼罩,胜似仙境。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力量! 都说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而长江、黄河、澜沧江都源自玉树。有三江源、隆宝滩和可可西里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树是一片让你躲得过物质的诱惑却躲不过精神与心灵、史诗与歌谣召唤的高天厚土。 结古寺是藏传佛教萨迦派在玉树地区的主寺。历史上出过许多高僧,最出名的要数一世的嘉那活佛,结古寺九世他参与设计的。九世班禅大师却吉尼玛1937年在返藏途中圆寂于本寺。 整个依山势而建,殿堂僧舍错落有致。远望似多层楼阁耸立,蔚为壮观。寺院以建筑宏伟、寺僧众多、文物丰富、多名僧高徒等,在我国藏区闻名遐迩。被称为:云上结古寺。 看着耸立在结古山顶的寺庙,同伴他们几个因怕高反,不敢上去。芳姐和我顺着当地藏民上山的小路爬上了结古寺。早晨的结古寺,清幽殊胜。我俩安静的参观、转塔,心里有莫名的宁静与祥安。 结古寺的主殿,也是玉树人民心中的圣殿。 玉树州博物馆,是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 玉树州博物馆馆藏文物有着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岩画、藏服、陶器、面具、乐器、唐卡、壁画......让观众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了解和看待三江源、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藏族文化、宗教源流等。对玉树的前世今生以及千年的唐蕃古道有了直观的了解,对我们即将踏上的旅程充满了无限美好的期待。<div><br></div> 新寨嘉那嘛呢石堆相传由藏传佛教高僧第一世嘉那活佛多德松却帕旺创建,如今已形成一个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包含25亿块嘛呢石的石经奇观城。嘛呢石是藏族群众在普通的白石头上刻写经文以及各种佛像和吉祥图案,并饰以五彩而制成的。虔诚的僧侣信徒们不断堆放石经,其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 嘛呢堆气势恢宏,规模堪称世界之最,同时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祈福许愿之地",其嘛呢石单体数量达数十亿块之多。获吉尼斯世界记录。嘉那嘛呢石曾被誉为"与圣地拉萨媲美"的佛教圣地,闻名于"汉、藏、霍尔地区"。 我们围着石经城转,仿佛每一块经石都有故事,每一块经石都在咏诵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 嘛呢石是藏传佛教文化的产物。集宗教与民间艺术为一体,是自然崇拜的延伸,是巨石文化的再创造,是本教与佛教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在藏区,各种各样的嘛呢石和大小不一的嘛呢石堆随处可见。然而像新寨嘛尼石城这样规模宏大,且有着悠久历史的却不多。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下午的石经城,转经的藏民浩浩荡荡。这也是他们的幸福时光。 参观完新寨嘛呢石经城,从玉树开始正式踏入千年唐蕃古道,沿着昔日文成公主的进藏路线,开启进藏之路。即国道214,一路景致也是美不胜收。 从玉树至囊谦,车行驶在山间蜿蜒的公路上,就像一个移动的观景台,透过车窗欣赏着窗外的美景,延绵不断的群山由远及近再由近到远,这段旅途程就像一幅望不到尽头的壮美画卷。 美国人将66号公路自称谓母亲公路,很多国人自驾穿越引以为傲,但穿越我们青藏高原的214国道却令我们引以为豪。 214国道区别于其它国道的优势在于整个道路呈现着不可多得的生物多样性、地质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丰富的自然与历史文化,独特的宗教和少数民族风情。 雪山、草地,田园牧歌。这不就是我们的诗和远方吗? 穿过地址公园觉隆尕峡隧道群 过海拔4493米的尕拉尕垭口 就像歌中唱到的一样“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 。玉树至囊谦100多公里的路程,高山峡谷、草原河流,一路原生态的美,宛如千里江山图,百里画卷徐徐展开。先后翻过尕拉尕垭口、俄亚拉垭口4499米、然代拉垭口、谢尕拉垭口。 因怕赶上雨雪天,赶了一场夜路,晚上差不多10:30到达囊谦中石油加油站驻车休息,这是一个隐在大山深处国道边的加油站。 第9天(4月1日):囊谦--青海类乌齐--西藏八宿县邦达镇 赶夜路没看到囊谦曲泽尕峡谷里的这处一线天和小冰川。早晨,阳光明媚高天流云,回头走进峡谷,开心地拍照打卡。 从青海玉树的囊谦县到西藏昌都的类乌齐县,就正式进入了西藏境内。 西藏小瑞士,魅力类乌齐。从青海玉树的囊谦到西藏昌都的类乌齐,沿着国道214,高山峡谷,雪山冰川,草原河流,绕着澜沧江蜿蜒曲折,这条路甚至比新疆的独库公路还美。西藏不在拉萨,而在路上! <p class="ql-block">  这里虽然是一条自然风光大道,但自然风光中融入了深厚的宗教人文气息,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里就是实实在在的藏区了。唐蕃古道,不辜千年!</p> 途中加油站加油,车上带的玩具和糖果给孩子们。刚毅、羞涩和懵懂的眼神在三个大小不一的孩子脸上不同表现。 类乌齐查杰玛大殿,即类乌齐寺大殿,是昌都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寺。 查杰玛大殿的殿顶有高耸的金顶直指苍穹。查杰玛大殿的造型独特,外观呈正方形形状,给人以沉稳庄严和神圣之感。该殿一向以雄伟壮观的气势、珍藏众多的佛像经典而闻名于世。 过去,当地群众流传着"先去朝拜拉萨的大昭寺,而后再去查杰玛大殿"的说法。打卡插接吗大殿。 从类乌齐沿国道214--省道303,山谷里的单车道蜿蜒曲折,崎岖险峻,迂回曲折爬雪山。 下午2:00左右,山路狭窄,在海拔4700米的雪山顶,我们的车暂停让行对面而来的大货车。错完车再启动,车也高反了,溜车与后面跟得很紧的一辆藏牌大货车来了个亲密接触。八宿县的交警飞车赶往,两个小时后快捷方式处理完毕,第二天再去八宿县交警拿处理结果。好在两个车都是小剐蹭,有惊无险,我们是被这一路的佛光加持,护佑平安。 匆忙中这个海波4700米的雪山垭口没看到名字。 非常感谢前来帮忙大车处理事故的,热情善良的藏族小伙子,帮我们开了十几公里的雪山冰雪路段,到达邦达大草原平坦路段后他们的车又掉头回返。西藏很美,小伙子纯净的眼睛就像这湛蓝无染的天空。那笑容足够温暖和抚慰我们这几个尚且惊魂未定的心。 三江流域之高山深谷中的邦达草原是一块地势宽缓、水草丰美的高寒草原。<div><br></div><div> 晚7:30左右到达邦达镇,驻车。国道318通往业拉山和怒江72拐的路实行下午5:00关闭,早8:00放行。</div> 第10天(4月2日):邦达--怒江72拐--八宿--然乌湖 从邦达镇开始经过业拉山,进入此生必驾的318。业拉山垭口的莲花广场,一夜小雪四周白雪皑皑,海拔4658米。 “怒江72拐”有人统计实际是108拐。从最低点海拔3100米,一路攀升到最高点业拉山口海拔4658米,再盘旋下降至邦达镇海拔4100米。长约12公里。 我们是从邦达镇沿着反方向,踏着冰雪路面,在云端行走,在雾里穿行,过了业拉山海拔4658米垭口,就开始了怒江72拐。 真是悬崖边行走,拐拐都惊险。大车通过得小心翼翼的老虎嘴。 滚滚怒江水,行路何其难! 过怒江大桥,向修桥牺牲的烈士致敬! 当车行驶在这条天路时,真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感谢我身边的美女车神,一上午的心跳与美景相随,顺利平安通过,到达最低点柳暗花明,桃红柳绿。我们感叹:“今日走过了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 过了怒江72拐,下午经过风雪路段的安久拉山,依然跑得很艰难。随时会有塌方和落石的危险。 <p class="ql-block">  下午6:30到达飞雪迷漫中的然乌湖,站在湖边栈道看然乌湖,朦朦胧胧神秘的灰绿色,静谧诗意,宛如一幅水墨山水。景区很大的停车场,挂着国际自驾房车营地,结果不让停放房车,除非进景区的酒店住宿。打当地的12345电话投诉,因路上信号不好,反馈结果不得而知。湖边简单溜一圈,驻车然乌镇。</p> 晚上我下厨,做个酸菜花肉炖粉条。 第11天(4月3日):然乌湖--仁龙巴冰川--波密通木村 然乌湖,由雪山环绕,它是著名的帕隆藏布江的主要源头。昨天下午到时邂逅雪中的然乌湖,朦胧中也是一种别样的美。上午沿着559国道去往仁龙巴冰川的路上,又幸遇雪山倒影湖水,交相辉映,湖光山色中然乌湖,大气恢弘。 我们此程的目的地是去看仁龙巴冰川。仁龙巴冰川--一处藏在雪山深处尚未开发的世界级冰川之一,仍保持着它原始神秘的状态。其冰舍末端海拔4560米,长数公里,后面高耸着巍峨的雪山。 海拔4900的德姆拉山,路边的雪在阳光下泛着光,像漫天星光一闪一闪。雪山就在身边,云雾缭绕在雪山半腰,倒影若隐若现,雪山如玉群峰苍茫,宛如走进童话世界。每一次邂逅,都是需要缘分和运气的。 来古冰川也在不远处,但不能近距离接触,门票价格高人还都多。仁龙巴冰川可以走进去与冰川近距离接触。随着旅游达人的探秘宣传,现在自驾来冰川的人慢慢多了,其实对于保护冰川来说,这不是一件好事。 仁龙巴,这是野生景区,无门票,由当地的村民自发管理进口。想要进去得坐藏民的小面包车,7公里的烂泥潭路,来回每人70元,还有1.5公里的乱石岗路,可步行也可骑马,骑马来回150元。 <div>  这里海拔4560米,队长在车上云山雾罩地高反,我们四个女士坐着藏民的五菱红光,涉水趟泥,半路车陷进烂泥里,小宁开车,我们帮着司机师傅推车,车一发动我们就跑,实实在在出力推车的芳姐,白裤子被溅了一腿泥,藏民司机帮着擦裤子,我们就在一旁乐得直不起腰。美好的一段旅途记忆,再回想起来还是很美。<br></div> 坐车、骑马跋山涉水,一路颠簸,只为去看一眼来自远古的冰川。我们来的正是最美的时候,冰雪尚未融化,满眼都是冰清玉洁白雪皑皑的世界。走过冰封的冰碛湖就是神秘的蓝色冰川。 “无蓝冰不西藏”。如果你来西藏一定要欣赏下逐年减退的蓝冰!这多像一头一跃而起的蓝冰鲸。 巨大的冰块之间那一条条的冰缝,闪着晶莹的幽蓝色彩。据说,冰的颜色越蓝,说明冰存在的年代越久远。 想用相机尽量记录冰川奇观,梦想自己从冰川中走来,想在这里,探寻生命的轮回。 这一世,有生以来第一次,置身于洁白的冰川之中,凝视着幽灵般蓝色的冰缝,目睹万年冰川的磅礴之势,我唯有的,只能是对大自然的敬重和敬畏! 穿行于蓝冰之间,触摸来自远古的纯净。 我没有从那时走来,但眼前的这一切,却莫名地折射出让人刻骨铭心地远古记忆,这似乎真的就是生命里一场阔别多年的久别重逢。 下午回程,再过然乌湖,湖水蓝绿像一汪碧玉,没有了早上看到的雪山倒影,但湖光山色如诗如画。绕湖大半圈看到不同时间不同天气里不同美的然乌湖。 然乌湖,不同时间,不同角度,湖水有不同的颜色。 然乌湖是雅鲁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江主要源头,江水像一条绿丝带流淌着液体的碧玉。 从然乌湖沿着318国道,山路险峻不次于怒江72拐,但翡翠绿色的帕隆藏布江像一条绿丝带一路环绕,直达波密。从上午的4500多米的海拔直降到2800米海拔,仿佛进入长白山的原始森林,云杉挺拔满眼都是绿色。路边的山桃花次第开放,一路漫卷。。 <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车行云杉密林中,到达波密桃花盛开的通木村,在村委门前驻车。</p><p class="ql-block"> 林芝波密通木村,位于318国道川藏线旁边,嘎隆拉雪山下面,掩映在云杉林中,是一处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我们在这里驻车过夜,真是一次绝佳的选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