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做香囊 浓情迎端午—安远县镇岗乡赖塘村童伴之家端午节主题活动

童伴妈妈唐清英

<p class="ql-block">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为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儿童的文化生活。在端午节来临之际,赖塘村童伴之家开展了“巧手做香囊 浓情迎端午”主题活动。活动中童伴妈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讲解了香囊的文化、起源、意义以及用途,孩子们徜徉在端午小知识的海洋中,既懂得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又对亲手制作香囊的环节充满了期待。</p> 讲由来  话习俗 <p class="ql-block">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午节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端午节的习俗有包粽子、赛龙舟、插艾叶、挂香囊等。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到汨罗江,百姓们十分尊重他,为了不让鱼虾咬蚀他的尸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还划着像龙一样的小舟驱赶着河里的鱼虾,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五月五日这一天称为端午节。</p> 巧手做香囊 <p class="ql-block">  浓浓端午情,悠悠草药香。端午制作香囊、香包是我国传统民俗,佩戴用艾草、香草等中草药填充的香囊有助于安神、防蚊虫叮咬,同时也对美好愿望的寄托。 童伴妈妈详细的讲解了制做香囊的分解步骤,边讲解边演示,让大家学会香囊的制作过程。从放挂绳、装香草到一针一线将香囊缝合,活动现场氛围十分融洽。</p> 作品展示 <p class="ql-block">  在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精美的小香囊制作完成。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在一锤一捣的研磨中及一针一线的缝合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到了动手的乐趣,也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  童伴妈妈项目介绍:</p><p class="ql-block"> 2015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启动“童伴妈妈”项目,通过培育乡村女性开展乡村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采取“一个人、一个家、一条纽带”的模式,以童伴妈妈为抓手,以童伴之家为平台,以县级横向联动机制为保障,建立村级留守、困境儿童监护网络,确保儿童福利服务递送最后一公里。截至2023年3月底,已覆盖川黔赣滇鄂皖陕晋冀豫湘11省117县1531村,惠及78万名儿童。</p><p class="ql-block">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p><p class="ql-block">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于 1989 年,是在民政部注册、由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全国性公益织。2016 年 9 月,被民政部首批认定为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截止2022年底,累计筹措资金和物资 103.36 亿元,惠及受益人口和灾区民众达 6659.68 万人次。</p>

香囊

端午节

端午

童伴

乡村

儿童

妈妈

巧手

制作

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