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与铁牛

瑞玲

<p class="ql-block">铁牛是父亲的座驾,也是父亲的帮工。</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从未想过父亲的铁牛会变老,就像我从未想过家乡那间填满我童年回忆的土坯屋会变老一样,四十来年过去了,留在我记忆中的铁牛依然是耀武扬威、无所不能的多面手,然而,十年前,当我陪父亲重返故土家乡,再次见到那个见证父母亲艰辛,见证我们姐弟兄妹仨成长,也见证过小山沟兴衰的铁牛时,我才发现眼前的铁牛真的好老,好不起眼。老得锈迹斑斑看不出肤色,老得七零八落,罩子没有了,机头裸露,轮胎干裂的像饱经风霜的枯枝,我绕着他转了几圈,找不出丁点存留我脑海中昔日的威风,却像一个牙齿稀落阅尽苍桑的小老头无奈的守着孤独、听天由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满眼泪花抚摸着他,从座椅到机头,从烟囱到轱辘,一个零件也不想落下,围着铁牛边转边摸,边摸边叹息,我从父亲的泪眼里读懂了揪心,那一遍遍的抚摸是父亲和铁牛用心在交流对话,一声声叹息里藏着父亲对铁牛的牵挂和不安。父亲早已将他视为亲人,可以称之为左膀右臂的亲人,他的确是我们家的一份子了,冬夏春秋、寒来暑往,批星戴月,无怨无悔陪伴了父亲几十年,为父亲减轻了多少压力,最后却因搬家无法带走,被废弃在山沟的家门外,这是父亲的无奈,也是铁牛的无奈,父亲内疚自己欠铁牛一个交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看到父亲满脸无奈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父亲为何离开老家后,曾三翻五次提起要回来安置铁牛的想法有多沉重,有多真诚。可是每次提起都被我驳回了,在我看来已是一堆不值钱的废铁而已,何必跑百十公里的山路,翻山越岭专程去处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忽略了父亲的内心,未曾想过这台现在看来破烂不堪的车上其实装满了情感,装满了父亲养家糊口的艰辛,也装满了父母起早贪黑的日日夜夜。铁牛记录了陪伴父亲跋山涉水共度难关的岁月,在父亲的眼里这就是一部写满艰辛的奋斗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人生的第一份自豪是在铁牛身上得到的,也可以说是我们全家的自豪,那是我大约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母亲把积攒下来的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面额不等的钱缝在父亲的棉腰子上,厚厚的一圈,缝了三千五百元钱去一个很遥远的地方,过了几天的一个晚上,父亲开着一辆神气十足红彤彤的四轮车回来了,那是村里的第一辆四轮车。父亲给母亲用那一腰缠的钱换回了一个惊动方圆四周的骄傲,第二天一早全村看新鲜的人站满了院子。全村只有我家和同村的干姑姑家同时开回两辆相同的四轮车,这也是当时全红格图大队比较早的私家车。说实在的,在四十多年前的农村,能一次性拿出三四千块钱,买得起一辆四轮车真的不容易。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三四十万了,是父母亲起早贪黑,面朝黄土背朝天劳作,省吃俭用攒下的辛苦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直到我读初中时候,每逢开学季,父亲开车拉上我的行李用品送我到离家二三十里外的乡中学红召中学,咚咚咚咚的响声远远地传到学校,到校园的时候,同学们投来羡慕的眼光,我骄傲的都有点不自在。铁牛给我的自豪感一直到我上了高中,村里逐渐有新添的三四轮农用车,才习以为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刚买回的车必须要经过磨车,老家的冬天来得比较早。记不清是否已入冬,地面上有一层雪,父亲开车在场面上磨车,车轱辘上面的铁皮坐上挤满了好奇的小孩,车后的雪地上留下深深的人字型车轱辘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铁牛的上阵渐渐在各个场合大显身手,算是家里的主要劳力,无论是干农活还是拉运,依靠铁牛省力也省时间,铁牛渐渐取代了养的牛马,取代了平板车,也帮了乡邻不少忙,乡亲生病着急的时刻请过大夫,出门的时候也算乡亲们搭车的交通工具,父亲在座椅后面专门加了根铁杆,方便捎带东西,也方便人乘坐的时候做把手,记得有一次父亲送我去乡里上学,一个车头上挤了八个大人。铁牛还当过结婚的喜车,头上戴着大红花,光荣的给新郎把新媳妇娶回家。铁牛的功劳都写在了父亲辛勤劳碌的身上。</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铁牛的缺点是不容易启动,每次启动是最愁人的,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让铁牛启动的,尤其是在秋冬天的早晨,母亲早早起来开始坐到灶火口拉风箱烧水,七烧锅里填满满的一锅水,大约得一个小时才能烧开,一锅滚烫的水加到名叫水箱的铁牛肚子里,母亲继续填满锅烧水,父亲把三叔或四叔喊来,两个男人合力一起摇车,听到铁牛启动的声音正常才能放手,一次发不着,填水再摇,直到铁牛启动了,才能让人舒一口气歇歇。随着铁牛陪伴父亲的时间越来越多,父亲渐渐掌握了铁牛的脾气,哪里有毛病父亲自己拆卸修理,哪个零件坏了父亲自己亲手换。给铁牛加油,父亲把吸管伸进油桶中自己深吸一口把油引到油箱,为此父亲没少喝到自己肚子里柴油,可以说铁牛与父亲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就这样不论寒冬还有酷暑无论爬山还是跑长途,曾半夜赶路也曾摸黑出发,铁牛一直陪伴父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不舍得用标配的海绵坐垫,父亲把海绵垫换成了棉花垫,没有海绵的缓冲,硬梆梆的座椅在山路上颠簸起来,能让几根很有弹力的弹簧把人颠起很高很高,幸运的是从没造成伤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最心有余悸的一次,是由于父亲开车走神,把铁牛开上了路边的桥栏杆上,铁牛的一半身子架空在桥外,稍有不慎就连人带车翻下桥梁,后果不堪设想,父亲小心翼翼下车,一个人硬是一点一点把铁牛挪回路上。父亲后来和我们说起这件事,都觉得后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贫瘠,坚强,纯朴造旧了父母那一代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子多地贫的绵长岁月里,父母都是在披星戴月,汗牛打马的为我们拼下头顶那片湛蓝的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我们长大了,走出来了,父母也都苍老了,老的触不及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以后的岁月,愿我们都能竭尽所能,感恩,厚待,宠溺我们的父母,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多抽点时间常回家看看。祝天下所有的父母健康平安!!🙏🙏🙏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