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是父亲节,父亲陪伴我们走过风雨人生数十载,我除了感激他的养育之恩,还是感激……疫情三年,改变了很多事情,感觉父亲也真的老了。所幸新冠肺炎没有压垮他,而是令他康复后更坚定地继续强身健体,健康地认真对待美好的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退休后的几十年日子里,从上老年大学开始学习,把中国山水画画得炉火纯青!也得到了书画协会的认可和青睐。父亲的好作品经常送出参展,近日在我的要求下,请他为我作了几幅画,作为纪念永存!这些画对于我的意义,是对老父亲的崇敬与感激......</p> <p class="ql-block">笔下的父亲,首先,他是我心中最顾家的男人。在我幼年记忆中,父母像中国大部分家庭一样分居两地,每年能见到父亲的日子只有一到两次。对于七十年代生活还很贫困的中国,父亲在中央直属事业单位工作,工资和劳保福利都不错,每次回家探亲,他不远千里把积攒的钱,白糖、炼乳和肥皂等物资背回家,供妈妈、姐姐和我生活。随着小平同志解决夫妻分居的政策出台,母亲调到了父亲的工作单位,我们一家终于团聚了。那时我才四岁半!从那以后一直到我上大学,我记得家里劈材、打蜂窝煤等力气活儿,全是健壮的父亲一人包了。依稀记得三伏天的周末,父亲一早和好三千斤的煤(掺一些土),赶着气温高,一天就要打完所有的蜂窝煤,到天快黑的时候,再把它们搬到储藏室码好,母亲说那够一整年要烧的煤球了。父亲在单位还有一个外号,叫“白云”牌洗衣机。虽然家里很早就买了双缸洗衣机,但母亲总嫌弃它洗不干净。母亲又有洁癖,隔三岔五要大清洗,所以,我家的被子、床单和衣服,全靠父亲双手搓洗再漂净。那时住的平房,家里有个篱笆拦着的院子,经常是一大早,父亲跑完步回来,就开始烧水,把肥皂渣用开水融化以后,再把被子床单泡起来用搓衣板搓,父亲洗出的被子又干净又白。夜晚盖着,有一股股淡淡的清香和阳光沐浴的味道。(很惭愧地说,我在读大学前的衣服,从来没有洗过,都是靠父亲的双手搓出来的,让我总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去上学。)那时父亲常说,看你妈一个人把你和你姐姐拉扯这么大,她是多么不容易啊,所以多干点也是应该的。</p><p class="ql-block">父亲对待每一件事情的认真态度,对我们是耳濡目染的。对待工作,父亲是一个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人。改革开放前,知识分子被戏称为“臭老九”,父亲在那个年代,感觉浑身有劲使不出。所以,就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小时候经常在我半夜醒来,他还在灯下挑灯夜战,原来那时他是在写论文。后来那些发表的举足轻重的论文,作为支撑材料的一部分,使父亲终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得到了认可!父亲的才华不仅仅是在工作中,他对自己的生活要求也很严格。从我记事起,每天早上五点,父亲坚持按时出门跑步,风雨无阻,大约往返十公里。为此,他的身体状况一直很好。在那时的单位运动会上,只要有父亲参加的项目,总是包揽第一名。——据说那时获得的战利品,如铁桶、脸盆、热水瓶等,现在家里还有呢!如今年迈的老父亲,无论下雨刮风,依然每天坚持要走上一万步。老人家一辈子不轻言放弃的品质、坚韧不拔的意志,使我一生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父亲还是一个大孝子,我平生看父亲唯一一次落泪,是当父亲得知爷爷被诊断为“肺癌晚期”,病入膏肓的时候。我清楚地记得,父亲一人坐在床沿,那时年幼的我依偎在父亲身旁,看着他落下了一滴滴沉重的泪水。——那是1978年的冬天,父亲接到加急电报坐火车长途跋涉回家,爷爷已经瘫卧在病床无法起身了。父亲家里兄弟姊妹多,他常年在外工作,叔叔尚年轻,一大家的生活担子都压在爷爷身上,后来父亲一直很懊悔地提及,爷爷是被累死的......父亲虽然不能在身旁尽孝,但是他对爷爷奶奶的孝心不言而喻!……</p><p class="ql-block">今天虽然是父亲节,但是我却无法守在父亲身旁,陪他吃吃饭、说说话。我也感叹我的孩子们啥时能有我一样的感受,在方便回家的时候多回去陪陪他们的父亲?!衷心祝愿全天下的父亲节日快乐,天天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