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不久来到安徽省徽州,走了一些徽州古村落。这里每个村落都会有溪流或小河流经,有些村落宣传栏上还特意说明本村落的发展和富庶得益于本村的水口,这引起了我对水口文化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水口文化:</p><p class="ql-block"> “水口”是徽州村落中带有玄学色彩的历史文化的展现,是中原文化与徽州土著文化交融后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山限壤隔”的地区,江河水系成为了徽州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渠道。</p> <p class="ql-block"> 水口大多是在村庄的要道口,选择什么狮象把门、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吉祥地形,或挖河、或开渠引水,然后垒石筑坝,坝上植树,溪上造桥,道路旁盖上小亭阁、社屋、小庙,砌几个石栏、石凳,这就是关系村民命脉的水口了。</p> <p class="ql-block"> 按照徽州民间的说法,水口是地之门户,故有“入山寻水口,登局定明堂”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每个村落水口布局设计,讲究“开天门,闭地户”,融入徽俗民情,荟萃生活情趣,使山与水、村民与自然和谐统一。</p> <p class="ql-block"> 村庄多数位于水口内侧,也有相距一二华里的。</p> <p class="ql-block"> 山、水、树是徽州水口的三大要素。</p><p class="ql-block"> 理想的水口是“两山对峙,涧水环匝村境”。一般水口选址遵循着前有朝阳山,后有倚龙山,溪水似玉带,是为“狮象把门,园林锁口。”</p><p class="ql-block"> 树木的选择多有讲究,最常见的是以银杏、槠树、松树、榆树、樟树为主,力求达到“绿树村头合”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过去风水先生认为:“水口乃地之门户”,当“一方众水的总出处”。</p> <p class="ql-block"> 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村落里潺潺的流水,这是水口布局的灵魂,最能体现徽州先民的独具匠心。</p> <p class="ql-block"> 人们建水口是为了人丁兴旺和积聚财富。有些村庄还会建起敲更楼或者文昌阁,祈求文运隆昌。</p> <p class="ql-block"> 在水口修建时常会建筑桥梁作“关锁”,辅以亭、堤、塘、树等镇物,达到留住财富之气、文运之气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旧时的村民对此没有不信;今天的人对此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所以水口树木茂盛,很少有人破坏。</p> <p class="ql-block"> 水口的小庙,旧时供的是社稷神、五猖神、土地公公等。</p> <p class="ql-block"> 水口小亭是村民嫁娶、丧葬迎来送往的地方。当时民风淳朴,亭中备有茶水供路人休憩。</p><p class="ql-block"> 当然,水口还有防卫、防风、蓄水等实用功能。</p> <p class="ql-block"> 对于徽州人来说,水口作为一个村落水系的总枢纽,既掌控了一个村落的风水,也代表了一个村落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 水口,不仅是徽州村落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因受自然、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使得水口文化在徽州地区显得更加多元。</p> <p class="ql-block"><b> 本美篇部分图片及文字源于网上。</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