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幽探古太原城

晚香玉

<p class="ql-block">窦大夫祠</p><p class="ql-block">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太原市西北20公里处的尖草坪区上兰村,北依烈石山,西南依汾河,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窦犨而建的祭祀建筑,也是历代地方守臣及民间百姓的祈雨场所。</p><p class="ql-block"> 祠庙建筑巍峨壮观,古朴幽深,大殿中塑有窦犨坐像,神态自若。祠周围环境优美,清泉自烈石山苍崖下汩汩而出,清澈见底,泉水温度较低,人称“寒泉”,与翠柏古祠交相辉映,古雅有趣。</p><p class="ql-block"> 窦大夫祠山门殿“明三暗五”,两侧内墙各有琉璃团龙两个,为元代原作,殿内原塑有红白两匹骏马传为二郎坐骑,门殿两侧钟鼓楼,东边鼓楼以石柱支撑,号“鼓楼石柱”,令人称奇,进入祠院,迎面是献亭,占地130多平方米,4根大柱直径达0.8米,将亭顶稳稳撑起,献亭造型雄伟,飞檐翘角,如大鹏展翅,它的藻井更令人赞叹,完全由木块和木条交错层叠咬合而成,没有一个钉子,排列疏朗,造型精巧,呈八卦形,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文殊寺</p><p class="ql-block"> 太原文殊寺在迎泽区,位于明太原府城东北处,晋王府西侧,有5200多平方米的占地面积,是太原府城内的重要寺院。寺庙的具体建设时间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根据记载明代晋王曾经重修文殊寺,说明寺庙早在明代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寺庙现存的建筑主体结构是清朝早期的木质结构,因为年久失修,殿内的建筑、彩塑、壁画等损坏严重,寺庙里的主要建筑钟鼓楼、东西厢房、大殿等在2013年时进行了重修。</p> <p class="ql-block">双塔寺</p><p class="ql-block"> 双塔寺又名永祚寺,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太原市郝庄村南,由于双塔耸立,被称为“文笔双塔”,成为太原的标志建筑。双塔寺为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创建。</p><p class="ql-block"> 寺内现存主要为砖结构的建筑,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皆系无梁殿形制,以青砖雕仿木结构建造。双塔因是万历皇帝母宣文太后李氏出资所建,故又名宣文塔。主塔平面吴八角形,十三级,高五十四点七米,檐下饰有琉璃脊兽,绚丽壮观。院内还有客房、禅堂、方丈室等。在大雄宝殿前有明代丁香和牡丹,每到春季开花时满园花香馥郁,花色鲜艳,与院内的松柏交相辉映,肃穆幽静,古香古色!</p> <p class="ql-block">纯阳宫</p><p class="ql-block"> 太原纯阳宫,道教著名宫观。在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吕祖庙,始建于元代,明万历年间重修,清乾隆年间曾有整修与扩建。</p><p class="ql-block"> 前有四柱三楼木牌坊,内主要建筑有呂祖殿、回廊亭、巍阁、配房、砖券窑洞、关公亭等。主要建筑吕祖殿面阔三间,雄伟壮观,殿内原奉吕洞宾塑像,殿后两院,各以楼阁式建筑组成,高低错落,曲折回旋,形式别致,后院中巍阁是宫内最高建筑,登阁远眺,市区风光历历在目。宫之四隅各建八角攒尖亭一座,是太原著名道教宫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晋祠</p><p class="ql-block">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瓮山麓的晋水之滨,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广老叔虞(后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环境优雅,风景优美,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具体的就不多说了,希望各位朋友有机会自己去观赏吧。</p><p class="ql-block"> 一部手机在手能让我们轻松的说走就走,趁还能动,尽量让自己活的开心快乐,活的潇洒自如。</p> <p class="ql-block">2023年6月太原之行游记。</p><p class="ql-block">此次寻找到几处小众景点,游人极少,但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环境优雅,不虚此行!</p>